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相声大师 >

第511章

相声大师-第511章

小说: 相声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要为传统艺术的发展、复兴、传承做出贡献。
  穷则独善齐身,达则兼济天下。
  2009年9月26日,北京国际机场。
  何向东因为想到了当年梅兰芳先生的壮举,他的心境也陡然发生了变化。
  从前何向东的心境,是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的心境,说的更大一点,是一个相声专家、相声宗师的心境。
  而现在的何向东,却已经是一个大师的心境了。
  大师,指的并不仅仅是艺术水平,更多的是他要承担的责任和要做出的贡献。
  这一刻,何向东终于要朝着一代大师迈步了。
  何向东看着提问记者的镜头,他眉头稍稍皱起,目露能够海纳百川的坚定,他缓缓而坚定地说道:“网上有很多人称我是‘传统艺术最后的荣光’,不好意思,我不是。传统艺术永远都有希望,只要中国人不死,传统艺术就永远不会亡。”
  何向东看着在场的记者,看着在场的同行前辈,看着在场的粉丝,看着在场的向文社的孩子们,看着在场所有人。
  何向东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他朗声说道:“向文社远赴海外演出,这不是传统艺术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何向东,我向文社,在这起点,等着各位前行。海外,我先替各位探探路,我等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光彩照亮世界的那一天。”


第0987章 老外黄牛
  旧金山,晴。
  何向东来到了旧金山,这是何向东第一次出国,也是向文社那些演员们的第一次出国。
  到国外来,大家心中都有一点怯意,倒不是自卑什么的,而是他们根本不懂英语,听不懂看不懂的,觉得有点尴尬。
  也是,这帮人大多都是初中学历,懂什么英语啊。
  这次出来的这些徒弟里面也就老二一个人英语比较好,毕竟人家是清华的,学历在这儿呢,高材生。
  何向东还特地表达了对老二的亲近之情,他让老二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他美言称这是给老二开小灶。
  其实他就是想给他自己找一个随身翻译。
  向文社的相声这次在旧金山的门票卖的意外的火,何向东很意外,环天传媒也很意外,国内一大帮人都很意外。
  后来环天传媒也特地调查过,最后发现原因了,原因是网络,网络是大功臣啊。
  何向东从04年走红到现在5年多了,网上铺天盖地都是他的作品,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观众自己录制的。
  何向东在小剧场里面演出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有观众拿着手机拿着照相机在录,但是何向东从来不去管,愿意录就录吧。
  所以网上全都是他的东西,现在上网看看,网友自发上传的播放量最高的就是何向东的相声,内容最多的还是何向东的相声。
  这些相声有好多是被人剪辑过的,有的是整个的大段儿,有些是小段,甚至还有些小包袱也都有。
  单口、对口、群口,综艺节目、电视演出、商演,网上全都是这些东西。
  互联网是通往全世界的。
  国内的网友能看,国外的网友自然也能看。
  还有就是何向东的相声质量很高,大家都很喜欢看,这才是根本。
  生活在海外的这些华人,其实他们也是想家的,他们每日见的听的都是国外的东西,他们也希望能看点中国的东西。
  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中国的强大,这是真的,只有祖国强大了,他们这些华侨在海外才能生活的更好。
  当年中国积贫积弱的时候,海外华侨在国外都被人看不起,他们住的街道连环卫工人都不会过来清扫,你跟别人打招呼,人家理都不想理你。
  可是有一天,环卫工人一大早就去把华侨门口的大街打扫干净了,华侨出门看到的也是一张张微笑的脸庞。
  他们看了新闻之后,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原子弹成功了,中国成为了有核武器的国家了,所以他们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待遇。
  千万不要以为华侨不爱国,他们很爱;也不要以为华侨接触了太多的国外文化,就会开始嫌弃本国文化,他们比谁都热爱本国文化。反倒是国内的人更加崇洋媚外一点,生活在国外的这些华侨反而更加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是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但这并不包括何向东,何向东毕竟是被大家称作是传统艺术最后的荣光的啊。
  海外这些华侨基本上都听过何向东的相声,而且基本上个个都喜欢听,他们基本上全都是何向东的粉丝。
  所以在得知向文社要来旧金山演出的消息之后,旧金山的华侨们疯狂了,甚至侨居在其他城市的华侨也兴奋了,他们也要来看何向东的演出。
  不为别的,为的就是何向东,为的就是中国传统艺术。
  所以门票开售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卖完了,那些挤在现场售票门口的观众,拿着钱都买不到。
  何向东也因为这个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既是因为海外华侨的爱国心理,也是因为何向东的相声艺术水平高,这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把何向东换掉,换另外一个相声演员来,那肯定是会失败的。就算观众再怎么爱国,你的东西太差,人家实在爱不起啊。
  在海外华侨心里,何向东的地位可不比国内那些一线巨星差,甚至更好。
  何向东在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也是有万千的感慨,他心里暖暖的,这就是中国人啊,这就是中国同胞啊。
  ……
  到了旧金山了,何向东还特地去拜访了相声前辈吴天宝,为了这次演出,吴天宝可是帮了许多忙。
  何向东之前也是电话跟他联系的,现在人到了旧金山了,于情于理都是要上门感谢的。
  吴天宝倒是也很大方,直说无妨,还说何向东是相声的骄傲,这次演出也是能记入相声史的一次演出,他吴天宝能出一份力,也是与有荣焉。
  何向东也请了吴天宝吃饭,而且还邀请吴天宝在演出当天一定要来观看指导。
  吴天宝也微笑答应了。
  徐四海介绍的那个外交官,何向东也去表示感谢了,人家是国家工作人员,何向东得顾忌一些,人家也不让何向东请吃饭,说是不合规定。
  但是由于徐四海的关系,那外交官也只是跟何向东吃了个AA制的饭而已,何向东送了他两张商演的门票,邀请他来观看。实在推辞不下,他也就收下了。
  本来那外交官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对,不就是两张演出门票么,应该也值不了什么钱。
  可是等他去看演出的时候,他才发现这票价都已经被黄牛炒到天上去了,他这才知道他手上两张票到底价值多少,这可是头排啊。
  他都吓懵了,赶紧摸出电话找领导报备去了。结果他领导就在剧场里面,他领导也抢了门票来看演出了,结果座位还没他好。
  真是啼笑皆非啊。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向文社这次商演非常成功。
  终于到10月1号了,向文社的旧金山海外商演也要开始了,为了这次商演,何向东筹备良多,这一次可全都是最好的活儿啊。
  而且他们还特地早过来几天,就是要把时差都调整好,这次的演出可马虎不得。
  演出当天,他们很早就去后台了。
  经过剧场的时候,何向东看到门口挤满了人,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何向东正纳闷呢,难道还有外国人来听相声?
  正当他纳闷的时候,有个外国人走过来,眉飞色舞地问道:“Do you have tickets?I want to buy a high price。”(你有门票吗?我高价收购哦)


第0988章 一代名伶
  黄牛真的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社会共有的问题,这个问题无解了。
  何向东今儿可算是开了眼界了,他都见到金发碧眼的黄牛了,敢情国外也有黄牛啊?
  要说这黄牛眼力见儿不行,但是他运气还真不赖,还真能找到人问,他还真就找到何向东收门票了,这哥们也算是厉害了。
  这一次的海外巡演,国内没人认为何向东能办成功,国外的黄牛自然也不会对一场中国传统艺术的演出感兴趣了。
  可是这次售票结果一出来,震惊国内所有人的眼球,连带着海外这些黄牛也傻眼了。
  还有一大批华人举着钱都买不到票呢,这群老外黄牛总算嗅到了商机,全都过来收票了。
  只是这一次流出来的门票太少了,基本上所有的门票都是被何向东的粉丝们把持着,黄牛撬不出来啊。
  也正是因为流出来的票太少,所以这次最贵的黄牛票已经被炒到四千多美元一张了。
  要知道这次最贵的门票才卖688啊,这都翻了多少了,老外黄牛眼睛都红了。
  今天晚上就要开场了,这些黄牛都还在往手里拼命收票,也没见他们往外倒的,他们是真不怕砸在手里,可见何向东的门票是有多么畅销啊。
  这等盛景让吴天宝咋舌不已,他在唐人街也有自己开的一家茶馆,他也在里面说相声,平时也有华人过来听,但是他可完全没有何向东这么火。
  吴天宝也活了大半辈子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相声演员居然这么能赚钱。
  何向东是不是相声史上最优秀的相声演员,吴天宝不敢肯定,但他知道何向东绝对是相声史上最能赚钱的演员。
  这孙子比哪些天王巨星捞钱还狠,真是够厉害。
  吴天宝瞧着何向东的眼神都不对了,这是一座移动的金山啊。
  何向东对此也仅仅是笑笑而已,他也没刺激吴天宝,他要是告诉吴天宝,这一次国内冬瓜节演出六十块钱一张的小剧场门票都被炒到三四万一张了,老头儿不得疯掉?
  到了后台,演员们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首先在后台摆放上了祖师爷东方朔的神像,还有方文岐和张文海的牌位照片。
  这是向文社的老惯例了,重要演出前都是需要先祭拜祖师爷和先辈的,这是传统。
  何向东带领向文社众人祭拜,求祖师爷赏饭,保佑一切平安。
  吴天宝就在一旁观礼,向文社和何向东有着让他说不出的味道,他们跟谁都不一样,他们是真正的与众不同,或许也就是因为这种的与众不同,所以他们才能这么红吧。
  祭拜结束,演员在后台准备了起来,何向东带着几个徒弟去看剧场,这是何向东的老习惯,演出前要先看一下剧场,好确定等下怎么演。
  这一弄就差不多到下午了,演出安排是在晚上7点钟,租了四个小时的剧场,演出到11点,但何向东估计时间肯定还是会超出的。
  平常在国内,像这种大庆演出,还是经常会有前辈朋友来串门,现在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的,串门的人也就没有了。
  何向东也落得了个清净,大家稍微休息了一下,何向东也跟这些孩子们说了一下接下来要演出的活儿。
  说完之后,何向东又跟薛果最后对了一下活儿,这一切都弄好了,稍微吃了一点东西,接下来就等着演出了。
  此时,剧场门口已经挤满了人,这都是来看演出的。
  黄牛快忙疯了,收票售票谈价,这是大生意啊。
  一直忙到七点,演出都要开始了,黄牛这才收工,观众们也全都进场了。
  这个场子坐满了两千多人,现在一眼看过去,全都是黑发黑眼的中国人,看的这叫一个亲切。
  这里是美国,大家平时看见的都是白人或者黑人居多,像这么好几千中国人齐聚一堂的情形还真少见。
  还是中国人在一起舒服啊。
  给何向东帮忙的那个外交官坐在首排,他跟领导报备过门票的事情了,领导说他只要不拿门票去卖钱就不要紧。领导都这么说了,他也就放心了。
  他领导都没买到什么好位置,领导坐在第四排,现在外面第一排的门票已经炒到四千多一张了,而且拿着钱都还买不到票。
  他本来是说把自己的门票跟领导换一下的,结果他领导说算了,不用换,还非把他弄前面去了。
  这样就有些尴尬了,现在他和他爱人坐在第一排,领导一家子坐在后面,这位优秀的外交官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如坐针毡。
  ……
  七点整。
  台上灯亮。
  捡场的人赶紧上来把几张椅子放在台前。
  手拿着笙管笛箫的乐队出来了,这也是向文社的人,是向文社的孩子们。
  他们坐好,手上的家伙事儿都摆好弄好之后,只听得掌正手上一敲,定调定弦,众人随后便开始奏乐。
  笙管笛箫乐声一起。
  全场几千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乐器,这就是中国传统的艺术。
  他们这几千海外华侨在隔着万水千山的异国他乡居然又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他们的心都融化了,有些人眼眸都含泪了。
  不要说他们矫情,不在异国他乡生活过,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