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半晌之后,那人的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他眼眶都红肿了,眼睛里面也是一片通红,他颤抖着说道:“我……我……我没事。”
年轻人紧张问道:“是不是顾老师,他……他……”
那人摇头,长叹一声,语气中有说不出的颓然:“不怪他,是我,是我不好,是我错,是我错。”
年轻人叹了一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师父跟顾柏墨的恩怨,他知道的也不多,也是从旁人嘴里才知道那么一点,他师父是从来都不说的。
又过了好久,那人的情绪总算是平复下来了,他跟年轻人说道:“小关,你安心去比赛吧,别在我这耗着了,有什么事情回去再说吧。”
年轻人深深地看他师父一眼,道:“好吧。”
说罢之后,他拍了拍师父的手臂,站起身来,转身出门了。
等年轻人出门之后,那人才又痛苦地闭上了眼,嘴唇颤抖着,喃声自语:“一辈子……两兄弟……我……我也没想到会如此,是我错,是我错。”
如果有相声界的老人在,就一定能认出眼前这人,他就是相声演员曹达瑞,也是当年顾柏墨的捧哏搭档,两人在80年代是非常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也闯出了偌大的名气,行内人称“顾曹”。
后来因为顾柏墨母亲生病急需用钱,他跑出去接私活,被人举报,最后闹得他不得不退团。后来他的母亲病死,他也欠下了不少债务,连城里的房子都卖出去了。
而最让顾柏墨难以接受的是当初那封举报信上居然就有他最信任的伙伴曹达瑞的签名。
这才是伤他最深的。
也只有真正在乎的人才能伤他最深。
这件事情在当初也引起了很大的风波,毕竟顾柏墨是当时相声界最看好的年轻人,也是有望成为文哏大师的人物。
所以在遭遇了那样的事情,许多相声界的老前辈都很惋惜,但是更多人对曹达瑞都表示了相当不满。
相声搭档通常都是关系最好的朋友,甚至老艺人还说找相声搭档比找媳妇还费劲,由此可见这个关系得要多好啊。
也因为这件事情,当年被一众前辈看好的“顾曹”全都陨落了,曹达瑞这些年也一直郁郁不得志,在文工团里面也属于是靠边站的人物,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曹达瑞当年的辉煌。
反倒是顾柏墨在离开文工团后,开了很多年出租车,生活也慢慢上了正轨。
后来又被何向东挖到了向文社,还遇到了李泉江这个新搭档,事业也焕发了第二春,现在他的名气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相比之下,曹达瑞可就差太远了。
至于当年的曹达瑞为什么要害顾柏墨,这一直是相声界的一个谜团。其实顾柏墨心中也是有很大疑惑的,已经过去接近二十年了,他都一直没有想通。
恐怕这里面的原由也就只曹达瑞本人才真正知晓吧。
第0814章 扭头一击
顾柏墨是走了,不过相声大赛还是要继续,节目组也很快就把比赛顺序调整了,顾柏墨的临时退赛虽然给节目组造成了不少麻烦,但好在处理的快,现在已经全部都弄好了。
比赛也要开始录制了,演员们飞快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都在积极准备中。
观众席上也都坐满了人,录制组、导演组各方面都准备好了,何向东和一众评委也都到场了,现在也就等演员上场演出了。
评委席是在最前面的,何向东是特邀嘉宾,在观众席的前排中间位置。节目组也给稍微装饰了一下,座位前方摆着一条小桌子,桌子上也有话筒,方便他们说话,镜头扫过来的时候也能很快区分。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总导演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开始录制。
主持人上台主持,一番话语加上介绍了在场的嘉宾和评委之后,第三届相声大赛决赛正式开始了。
最先上场的是专业组的比赛,等专业组的比赛完了,业余组才会上场,这次相声大赛是分成两个组别的。
何向东是特约嘉宾,特约嘉宾有三个人,除了何向东,剩下的两位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资深媒体人。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都不算是相声界人士,但是也搭着点边,这个大学教授是个人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传统文化。
他对相声的了解也是很多的,也跟相声界的许多前辈大腕交好,还曾经跟几个相声界人士一起编纂了《中国相声史》,对相声的宣传推广帮助很大。
他也出版过很多其他相声著作,也拓展了相声的知识维度,增强了相声的文化底蕴。
一门艺术要发展的好,肯定是需要多花样的,除了艺人的自身的演出之外,也得有媒体的推动和时评,还得有文人的参与,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门艺术,也能加深这门艺术的底蕴。
坐在何向东另外一边的资深媒体人也是因为这个理由才得到邀请,艺人想要成名离不开媒体的帮助,相声大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捧几个优秀的年轻相声演员出来,所以也需要媒体人的参与和把关。
全场都骑满坐满了,何向东也跟身边两位老师打了个招呼,三位特邀嘉宾坐好,评委们反正都是相声界的前辈大腕,没什么特别的。
特邀嘉宾反倒是有点意思,一个文人,一个媒体人,一个大红人,这组合不错,很全面。
主持人报幕结束,第一组相声演员出来表演。
何向东今天主要是来看陈军比赛的,但是被人扥到这儿了,坐什么位置,就得履行什么职责,他看别人演出的时候也多了几分认真。
这对年轻的相声演员的表演,何向东只能用凑合两个字来形容,他们的相声放在慰问演出或者其他表演舞台上,可能还行,演了也就演了,但是要放在小剧场上,这两人死路一条。
何向东敢保证,他们俩上场不到十分钟就得被人给哄下去,这两人的相声卖不了钱啊。
何向东微微摇头,轻叹了一声,其实这两个年轻人的水平就代表了现在相声界的现状,能说相声的人很多,但是能卖钱的相声演员太少了。
虽说艺术好坏不能用钱来评价,也不是说值钱的相声演员就一定是好相声演员,但是不能卖钱就一定不是好的相声演员。
何向东这些年一直在做的就是致力于相声民间化,把更多体制内的相声演员带到民间来,让他们都变成能卖钱的相声演员。
现在相声界的现状已经好了许多了,相声界也有许多人愿意去接受何向东的理念,何向东的境遇比前两年好太多了。
当然相声界之所以能这么安静,也跟去年钱国生下的死手有脱不开的关系,那一手确实吓住了太多人了。
还有就是何向东选择了和平演化,他就专心发展向文社,发展民间相声,吸引更多相声演员加入到民间相声的大阵营。
他的嘴巴也收敛了许多,前些年他尽怼天怼地怼神怼鬼了,一直变着法儿地讽刺体制内相声演员,何向东被主流相声界所不容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现在何向东和主流相声界的关系虽说没有特别融洽,但也说不上很对立,双方还是比较和平的,从何向东能跟主流相声界这么多大腕儿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参与相声大赛就能看出来了。
第一组演员的演出结束,评委开始点评,侯三爷和马老师分别点评了一下,点评嘛,肯定优点,指出缺点,然后再勉励几句就好了。
等这两人说完,按照原本的进程,接下来就是打分了,然后就是下一组的演员的演出,评委的点评有个两三位就差不多了,偶尔再掺杂特邀嘉宾的点评就足够了。
主持人本来想继续接下来的流程的,可是这时候高秉生突然说话了:“额,我说一下啊。”
主持人微微一愕,他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其他评委为也愣了一下,虽说这是场比赛,但这也是个电视节目啊,它也是讲究节目顺序和流程的,这也是有套路的。
第一场比赛的评委点评根本没有高秉生的份啊,他闹得哪门子事儿啊,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也幸好现在是录播不是直播,主持人也稳得住,就跟高秉生说:“好的,高老师,请您点评。”
高秉生清了清嗓子,满脸和煦的笑容,他对台上两人说道:“你们俩的相声说的是还是可以的,至少在年轻相声演员里面算是不错的了,但是毛病也有。刚刚侯老师和马老师也都给你们指出来了,老艺人都说宁舍一锭金,不传一句春;宁给十斗米,不把艺来传;可见艺术之珍贵啊,所以刚才马老师和侯老师给你们的教诲可以说是一字千金,你们得好好谢谢他们。”
两个年轻人也赶紧鞠躬致谢。
侯三爷和马老师客气地笑了笑,示意无妨。
主持人还有在场的评委也都很纳闷,老高这特意破坏比赛节奏,不按套路出牌就是为了让两个年轻人表示一下感谢,就是为了给老侯老马示好?
至于使这么大身段吗?
一众人表示无语。
这边客套完了,高秉生脸上笑容更甚,对两人说道:“刚才侯老师和马老师都点评完了,我才疏学浅,也点评不出什么新花样来。但是呢,我现在特别想听的就是我们何老师的点评,何老师现在的名气可大啊,是现在最红的相声演员,我想他肯定能给出很好见解。”
高秉生笑眯眯扭头看何向东。
在场众人脸色霎时便变得极为精彩,原来高秉生绕了这么大圈子,枪口对的居然是这儿!
第0815章 何向东的语言艺术
谁也没想到高秉生一句话又把话题给戳到何向东那边去了。
在场的观众反倒是没有觉察出有什么不对来,他们都在兴奋鼓掌,能来这儿的都是喜欢听相声的,这里面就有不少人是何向东的粉丝,现在一听何向东要发言了,他们就都兴奋了。
可是现场这些相声大腕们却是眉头纷纷一跳,坊间一直在流传,说是高秉生跟何向东不合。当初云季和谢全独立之后,就是高秉生给他们站的台。
若是单独把高秉生刚才的话摘出来分析,那倒也没什么,不过就是想听听何向东对这两人演出的意见而已。
但是如果要结合上何向东和高秉生两人不合的因素,那这里面的文章可就大了。
高秉生说他自己才疏学浅,本事有限,说出来的观点肯定也超不过侯三爷和马老师的,他们俩已经把这两人的缺点都说完了,他也找不出新的了。
可是他话头一转,又把事情怼到何向东身上去了,说是何向东是现在最红的相声演员,他肯定能给出不一样的见解来。
这叫什么,这叫捧杀。
他把何向东往最红的相声演员哪儿一捧,何向东如果给不出更好的见解,那就证明了他的水平也一般,根本配不上最红的相声演员几个字。
现场除了央视的摄制组,还有好多媒体在呢,媒体从来都是捕风捉影,说风就是雨的,这要是被报道出去,那乐子可就大了。
还有高秉生说自己水平不行,给不出比侯三爷和马老师更好的见解,但要是万一何向东给出来了,那岂不是就是说他的水平比侯三爷、马老师更好?这要是被媒体报道出去,那乐子同样很大。
相声大腕们面容精彩,露出了准备看好戏的神色。
侯三爷面容微微沉了沉,看了看高秉生,又扭头看了看何向东。
其他所有人也都把目光齐聚在何向东的脸上,摄像机也照过来了,还有个摄像师扛着摄像机跑过来拍特写。
何向东可以说是被攻的个措手不及,因为按照原定的程序,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谁也没想到高秉生会不按套路出牌。
尽管被临时架上火炉架,可何向东毕竟是个老江湖了,在江湖上厮混这么多年了,他能稳得住,毕竟他是何向东。
何向东面上露出笑容,看着台上那两个年轻人,说是年轻人,其实他们也小不了何向东几岁,那两个年轻人倒是也很谦逊,对着何向东鞠了一躬。
学艺之道,达者为先,何向东年纪虽然大不了他们几岁,但是这腕儿可大太多了,所以何向东连座位都没起,就受了他们这一躬。
在场许多相声大腕们眉头纷纷挑了挑,都觉得何向东有些托大。其实在很多前辈眼里,何向东也还是一个小辈,只不过红的有点快罢了,跟台上那两个小年轻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何向东要跟他们平起平坐,还需要有很多年的修炼啊。
何向东的脑子转的从来都是快速无比的,台上两人刚鞠躬完了,他便说话了:“来,报上你们的师承。”
众人纷纷一愕。
相声大腕们全都一愣,高秉生也傻了一下。
台下观众更是疑惑连连。
台上站着的那两个货也都傻眼了。
就连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