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相声大师 >

第371章

相声大师-第371章

小说: 相声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向东一一给他们介绍,他先走到第一个中年男人那边,介绍道:“这位是古剑涛古老师,是我们评书一门的现任门长,就是看门的那种。”
  前半句还听有模有样的,后半句结果来了这么一个包袱,古老师本来还想客套几句的,结果一句话憋在嗓子里面说不出来了。
  台下观众哈哈大笑。
  程理事神情有些僵硬,古老师就是他的领导,也是曲协的副主席,没想到何向东居然把这尊大佛都搬来了,真是够有能耐的。
  不过想想何向东的评书师父张阔如也就能理解了,古老师和张阔如是一枝儿的,他是张阔如的师侄,也是何向东的师兄,这就正常了。
  古老师也挺无奈的,他摇了摇头,对何向东道:“我还看门了是吧,你工钱什么时候跟我算啊?”
  何向东笑道:“待我给你寻摸一个工头来。”
  古老师轻喷道:“玩去。”
  何向东正经了一点,说道:“好了,不闹,刚刚只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我们古老师是我们评书门的前辈高人,一会儿让古老师给我们说一小段儿。”
  古老师挥挥手道:“别,还是你自己来吧,我可说不过你。”
  何向东赶忙道:“您这样我会骄傲的。”
  古老师指着他哈哈大笑:“你呀……”
  何向东也在笑着。
  台下观众也很兴奋,笑声掌声响作一片。
  严亮眼睛都瞪大了。
  方格志更是无语凝噎。
  何向东笑侃了几句,便开始介绍下一位:“这位是中国口技的门长牛先生,牛先生是我们口技大师周志成先生的徒弟,是中国口技的正宗传人。”
  牛先生冲着观众鞠上一躬。
  相声界好多人倒吸一口凉气,何向东能把古老师请来他们倒是不觉得很意外,毕竟他们两人是自家人。
  可是牛先生不一样啊,人家是口技一门的,跟说相声的说评书的都不搭边啊,甚至于说人家跟曲艺界都不搭边。
  口技最初也讲究说学逗唱,按照表演形式来分应当是归纳在曲艺里面的,只是当年口技前辈孙泰和周志成两兄弟从香港进入内地就直接去了上海杂技团,所以口技就归纳在杂技门类里面了,所以口技是属于杂技界的。
  这毕竟是两个门类的,虽说大家都在北京,但平时交流的还真不太多,台下有几位相声大腕就没能把人给认出来。他们也没想到何向东居然能请来这尊大神。
  连侯三爷都很诧异,这小子的人缘这么好?
  牛先生微胖,看起来非常文气,身上有一股子文雅的味道,对何向东不紧不慢问道:“我是不是也要看门去?”
  何向东笑着忙摆手:“别别别,我那是跟古老师开玩笑呢,您哪能啊,你要过去,那得给双倍工资。”
  牛先生大笑了几声:“那我不还是看门的嘛。”
  何向东道:“所以才是门长嘛。”
  牛先生纠正道:“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哪有什么门长,别乱说。”
  何向东也是一笑,没有在这上面多纠缠,就跟观众说道:“牛先生是我们口技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人物,咱们口技艺人学口技用的循环呼吸法和循环运气法就是人家传下来的,包括我学的,也是牛先生所创造的成果,牛先生于我有半师情谊。”
  “好……”向文社观众大声鼓掌。
  牛先生只是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微微颔首。
  何向东对观众说道:“口技艺术是咱们的国宝,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周总理说的,只是现在传统艺术没落,越来越少人关注这门艺术了。今天也幸好牛先生在,等会儿我们让牛先生给我们表演一小段,好不好?”
  “好……”观众大声鼓掌叫好。
  牛先生也挺开心的,忙点头同意了,艺人图一什么呢,不就是图个观众喜欢和支持么。


第0716章 我这是家传
  说真的,何向东在相声界的人缘真的挺一般的,有很多人不喜欢他,有些是纯粹是嫉妒,也有些是因为害怕,还有些老古板的老先生不喜欢何向东说相声的风格,也还有些人不喜欢何向东的为人。
  先前何向东就一直和那帮人硬肛,老是讽刺那些转业过来糊弄事的家伙,所以业内很多人都认为后来那么多骂战都是何向东挑起来的。
  中国人向来讲究以和为贵,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所以他们认为何向东不会做人,所以他们虽然很希望看见相声越来越好,但却并不喜欢何向东这个人。
  综上,何向东在相声界的人缘真的挺次的,所以台下那些腕儿也没指望何向东能请出什么大角色来,谁成想台上来的这几位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是他们都请不动的人物,他们也真是没话说了。
  不是说这小子人缘不好吗?
  台上的何向东在介绍完牛先生之后,开始介绍另外一位穿着浅色大褂的儒雅男子:“这位是京韵大鼓白派的前辈苏晓生。”
  苏晓生面相观众,抱拳行礼。
  何向东继续介绍道:“传统京韵大鼓有三大派,刘白张,我们苏晓生苏先生就是白派的正宗传人。”
  台下的程理事心中默默补了一句:“也是现在白派的掌门人,扛鼎之人。”
  当年第一届牡丹奖评选的时候,苏晓生因为白派现在已经很显颓势了,所以自己便冲上第一线评选,不过后来还是让贤退出了,何向东也是因为牡丹奖才和苏晓生相识的。
  京韵大鼓刘白张三派,刘派创始人是刘宝全,白派创始人是白云鹏,张派的创始人是张小轩,现在的张派已经差不多失传了,也没有传人了。
  因为张小轩先生在唱大鼓的太激情澎湃了,他唱大鼓的时候能把大鼓都击破了,还能把手上拿着板都给弄破了,太激烈了。
  在张小轩的那个年代里,喜欢张小轩的观众还是挺多的,所以张派也成为了京韵大鼓三大流派之一。
  只可惜后来观众的审美发生了变化,他们慢慢地就不喜欢这种形式了,所以张派也就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像骆玉笙先生的骆派京韵大鼓这都是后来出来的,发展的也很好,不比刘白张三派差,但是因为他们的更早,所以一般都是说刘白张三派。
  何向东也跟苏晓生约下了唱京韵大鼓的约定,介绍完了苏晓生之后,何向东就到另外一个老者身边了:“这是咱们北京小曲的传人李艺振先生,现在会这个曲种的人可不多了。”
  李艺振也向观众鞠上了一躬。
  台下相声大腕们都给何向东捏着一把冷汗,侯三爷有点坐立不安了,因为李艺振是出了名脾气古怪,谁也把不准他的脉。老头子要是发起火来,可不管你什么场合不场合的。
  这人可是有前科的,当初某位大领导在曲艺团做考察的时候,只是因为开玩笑说了一句北京小曲名字的地域性太强了,这老头儿当时当着人家面就开喷了,也幸好人家领导大度不跟他计较,但是这也能看出来这人混不吝的性格了。
  何向东怎么把他也给请来了?
  万一一个弄不好这老头儿在台上开喷就好玩了,台下有好几位想看热闹的,侯三爷和石先生也紧张起来了。
  可是台上何向东倒是一点都不担心,他道:“北京小曲唱出来非常好听,我在向文社有些时候也唱,不过我唱的都不正宗,我们一会儿让我们李先生给大伙儿来上一段。”
  李艺振摆了摆手,老头子倒是也蛮有意思:“你少来这套,就想着坑我,我等会要是一唱,观众都说我唱的还没你好,那怎么办?”
  何向东理所当然道:“那您就给人家把票钱退了呗。”
  侯三爷面色一凝,紧张看着李艺振,他是真怕人家当初发飙啊,这老头性子太古怪了。
  方格志眼中燃烧着期待之色。
  “噫……”观众倒是先起哄了。
  李艺振居然一点都不在意何向东对他的态度,反而还笑骂出声:“你要脸不要啊?我都没拿钱,结果还要我给钱,讲理吗?”
  何向东一摊手道:“我有道理的时候,当然会讲啊。”
  李艺振鼻子都给气歪了:“合着你没道理的时候,就不讲了是吧?”
  何向东理直气壮道:“我没理了我干嘛还讲道理啊?”
  “嘿!”
  侯三爷长出一口气,看来这两人还真是对胃口,难得有能跟这个老头聊得来的。
  方格志也有些失望,得,没热闹看了。
  李艺振的脾气是古怪了一点,属于直性子人,肚子里面藏不住事情,什么不满就说什么,太随性了,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很难相处。
  但何向东跟他倒是出奇的聊得来,爷俩都已经成为忘年交了,李艺振最欣赏何向东的就是他敢跟蔡国强他们开战,现在蔡国强等人已经成为过去时了,结果老头儿还鼓动何向东找别的对手,何向东也是无语了。
  随意说了几句,这篇便绕过了,何向东走到了最旁边一人身边,那是个女人,看起来年纪不是很大,但富有成熟的韵味美。
  何向东难得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微笑,他介绍道:“这是京韵大鼓骆派的传人,田佳妮,田老师。”
  没错,最后的这位就是田佳妮,田佳妮也是曲艺界的腕儿,在京韵大鼓一门的年轻一辈里面她也是绝对的佼佼者,当初在牡丹奖评选的时候,田佳妮也曾力压群雄的。
  只是在田佳妮嫁给何向东之后,演出就减少了许多,尤其是在生下了小何之后,她更是专心带孩子了,不过现在她是向文社的董事长,她是何向东的老板。
  何向东继续道:“这是我们公司董事长,是我老板。”
  田佳妮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观众纷纷讶异,向文社不是何向东还有张先生、范先生一起创立的吗?怎么多了个女老板了?
  何向东也看出观众的疑惑了,他笑道:“除了是我老板,这也是我老婆。”
  “哦……”观众纷纷发出恍然大悟的声音,难怪了,老板就是自己老婆,还真是自家买卖。
  “哈哈……”观众笑了几声,又开始鼓起了掌。
  何向东道:“我们田老师也是个大腕儿,很小的时候就自己开办专场了,那时候我都还不知道在哪儿撂地卖艺呢,反正比我是强多了。只是跟我结婚之后,她就专心做家庭主妇了,也是我给曲艺界耽误了一个大角儿。”
  观众掌声起。
  田佳妮也笑着摇摇头。
  何向东接着道:“我有些时候在台上也唱些京韵大鼓,我这都是家传,对,家传。”
  薛果在一旁憋半天了,听到这句他忍不住了:“嗬,你对我们可没这么客气过啊。”
  “哈哈……”全场狂笑,何向东说相声从来都是占别人便宜的,自己什么时候吃过亏啊。
  何向东也大笑着一挥手:“去去,边上玩去,我这本来就是家传嘛,我媳妇会嘛,可不家传。”
  薛果眉毛都要飞起来了,他对观众眉飞色舞道:“嚯,这感觉太爽了,这孙子也有今天。”
  “哈哈……”
  “噫……”
  观众更是大笑连连,嘘声不断,现场气氛非常火爆。


第0717章 书场?
  高玉培看的也是感慨连连,说实话他不认识站在舞台上的这几人,但是从何向东的介绍中,他知道了这些人就是北京曲艺界各门各派的顶梁柱啊,没想到何向东把他们都请来了。
  高玉培真的是给感动坏了,他们这次来北京就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他们就想见识一下中国的传统曲艺,现在人家把曲艺各门派的当家人都给请来了,他们还有什么不能满足呢。
  高玉培看着何向东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是何向东圆了他传统相声的梦,也圆了他传统曲艺的梦。
  至于阿冰,这小子更是乐的找不着北了,作为何向东的铁杆粉丝,他表示已经偶像做什么都是对的。
  台下的曲协领导还有相声大腕们也都没话说了,他们也给高笑相声团的请了一些曲艺界人士做交流了,不过那些人都是他们直接在文工团里面选调的。
  像台上这几位他们可使唤不动,就像古老师,人家是曲协副主席,除非人家自己自愿,不然谁能强迫他啊?
  还有牛先生,人家是口技门的当家人,有几个人的面子有这么大啊,能随随便便就请的动人家?
  中国口技是国宝,这话不是说着玩玩的,牛先生都是给外国元首做表演的,还得有自己国家领导人作陪,这都是参与文化外交的。包括出国做文化交流,牛先生是跟外国总统谈笑风生的人物,人家可是吃过见过的。这高笑相声团的分量还真的不够,除非他自己想来,不然没人使唤的动他。
  再说李艺振,这老头脾气多怪啊,没人降的住他,也没人敢请他,万一老爷子发飙,他们可吃不消。
  苏晓生也是京韵大鼓白派的当家人,也不是什么等闲货色,到了他们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