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相声大师 >

第262章

相声大师-第262章

小说: 相声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话说的何向东脸都红了,他连道:“不是不是,您两位都是跺跺脚都要震动半个相声界的人物,我这一家小破庙,哪里敢请您这两位大神啊。”
  侯三爷道:“小破庙,我看不见得吧,我看你挺滋润的。”
  何向东更尴尬了,看来侯三爷还没忘记他退出文工团那茬。
  石先生在一旁说道:“好了,何向东啊,你赶紧给我们排一场演出啊,这次我们是来给你们站脚助威来了。”
  何向东道:“好嘞好嘞,这是我们的荣幸啊,这样,要不,您二位第三个上场?”
  石先生爽快道:“行,我们听你安排。”
  何向东问道:“那您二位今天打算说一什么啊?”
  侯三爷道:“传统相声,口吐莲花。”
  ……
  演出开始,音乐响起,演员出场,走在最前的就是陈军和薛果,这孩子虽然还没有正式上场过,但是作为向文社的一员,何向东的大弟子,他还是有出场的资格的。
  二人冲着观众一个鞠躬,站在了一旁。
  紧接着出来的就是顾柏墨和李泉江,来的都是向文社的老观众了,都认识这两人,掌声一下子就响起来了。
  再出来的就是郭庆和范文泉,掌声过后,倒二出场的侯三爷和石先生,观众沸腾了。


第0504章 并不看好
  侯三爷和石先生可是相声界响当当的大腕儿,人家叱咤江湖都多少年了,只要是喜欢相声的,就肯定看过他们的演出。
  只是这二位要么是在电视上演出,要么就是在文工团在铁路各站跑演出,他们这些观众可没看过真人,现在一瞧这么大的一个腕儿就站在自己这些人面前,所有人都激动了。
  掌声如雷,呐喊声此起彼伏,特别热闹,现场都快要炸开了一般,这就是大腕儿的号召力。
  何向东在上场门露出苦笑,得,人家这出场动静太大了,自己才攒底的,要是叫好声还没有人家那么厉害,那就太尴尬了。
  侯三爷和石先生两人今天也是一身传统的中式大褂,两人走到台前,冲着观众深深一个鞠躬,也不多话,就分站在两旁。
  何向东是想让侯三爷和石先生两人压轴上的,或者和何向东他们一起上,可是侯三爷不愿意,说是何向东毕竟是班主,也是向文社力捧的角儿,攒底的只能是他。
  所以何向东就在最后悲惨出场了,尽管前面侯三爷他们已经声势浩大了,但是何向东毕竟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早就不怵任何场面了。
  何向东和张文海两人在最后出来,两人迈着四方步,不急不慌,身上自然有一股子从容不迫的气势。
  何向东微笑着看着现场的观众,气度俨然,施施然走到中间,自信大方。
  张文海已经走到桌子里面站好了,何向东却抱着拳,沉稳地迈着四方步走出来,朝着四方观众行礼。
  何向东虽然离成名立腕还很早,但他身上的那股子一代宗师的气势却比任何人都要足,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股摄人心魄的魅力。
  这世上偏偏就有那么一种人,只要他站在台上,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可是所有人的目光却只会聚集在这一个人身上,这人就是独一无二绝对的主角。
  无疑,何向东就是这种人,这个舞台上的大腕儿前辈很多,可何向东才是唯一的主角,他一个人的气势就镇住了全场,压下了所有人。
  但是这种气势却不是咄咄逼人的那种,反而是给人一种很亲切很喜欢的感觉,这种气势也叫台缘儿,无法言喻的强大台缘。
  何向东一圈谢完了,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其他演员都围到何向东后面。
  何向东看着差不多已经坐满的观众,脸上露出感动之色:“感谢大伙儿来给我们向文社捧场,还要特别感谢我们区里文化局的局长许干事先生亲临现场。”
  “好……”观众鼓掌。
  剧场所有演出都要文化局审批的,包括这边要拆迁了,剧场演到什么时候为止,都要向文化局报备的,自然也要包括今晚的大型演出了。
  文化局的局长挺支持何向东和向文社的,很支持传统曲艺的发展,所以这些审批很快就都搞定了,今晚的告别演出许干事更是亲自到场支持。
  何向东继续道:“我们向文社在这里也演出三年了,真的承蒙文化局诸位领导的照顾了,给了我们这些民间艺人好好作艺的环境,感恩感谢。”
  “好……”观众再次鼓掌。
  许干事在台下脸上也柔和了很多,露出了笑意。
  何向东伸手指指后面:“还有我们台上也来了大角儿了,大伙儿都认识啊,我们的侯老师。”
  侯三爷向前几步,给观众鞠上一躬。
  观众热情鼓掌,叫好声此起彼伏。
  侯三爷鞠躬完了之后就后退回自己的位置了。
  何向东等观众声音暂歇,他就侧过身子,拿手一指石先生,石先生刚刚露出笑容,何向东就道:“这就无所谓了,是吧。”
  石先生愣在当场。
  观众爆笑。
  石先生急了,大声道:“凭什么到我这儿就无所谓了啊。”
  何向东笑着挥挥手道:“嗨,别闹。”
  石先生急道:“哎,不是,上了台了你得介绍我才行啊,什么叫无所谓啊。”
  何向东道:“您的名气这么大就不用我们介绍了,大家伙儿说是不是啊?”
  观众也喜欢起哄,听相声的观众最喜欢的就是起哄了,一下子全场人都喊是了。
  何向东这孙子算是逮着理了,他对石先生理直气壮道:“您看看,您看看,我就说吧,不用介绍你,大伙儿都认识您。”
  石先生苦笑一下:“得,到我这儿还真就无所谓了。”
  何向东笑了一下,相声里面就有很多奇妙的事情,就像刚刚何向东没有说石先生的名字,但就从刚才这一番儿来说,观众对石先生的印象绝对比侯三爷要深。
  所以有时候在表演相声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相声演员在拿他的搭档后台演员找包袱开玩笑,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不好的事情,这是在帮人家,对方指不定多么高兴呢。
  何向东动情道:“最要感谢的就是你们诸位,感谢大家伙儿三年来对向文社的支持,现在向文社搬家了,还请诸位多去捧场支持,我何向东谢过诸位了。”
  “谢谢诸位。”其他人也都鞠躬。
  “好……”观众再次鼓掌,这都是老观众,对向文社很有感情,也很支持向文社的相声。
  何向东道:“好,咱们闲话少叙,这就开始演出,今天的这场演出献给所有的朋友。开场之前有一个小唱,曲目是咱们的经常唱的《大西厢》,来,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莺莺红娘,三请张生来赴宴,四顾无人跳花台……”
  何向东的唱功自然是没话说的,可是侯三爷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向文社一直在走传统相声的路子,可这真的是相声未来的出路吗?
  现在相声界不景气,对相声有感情的大腕儿都在思考拯救相声的法子,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但却都是同样的迷茫。
  侯三爷虽然很好看何向东这个人,也很欣赏他的艺术水平,可是用传统相声来振兴相声市场的路子到底能不能走通,他也很迷茫。
  而何向东还离开了文工团,又被一众大腕儿联手封杀了,不让他在上电视了,就是这样的情况,向文社还能走多远,何向东还能有多大成就?
  侯三爷真的没法太看好他们。


第0505章 口吐莲花
  开场小唱大西厢结束之后,第一个节目是郭庆的,他师父范文泉给他量活儿,两人做开场。
  演的相声是个新本子,是郭庆自己攒的,也打磨了很久了,里面好些包袱都是新的。
  行内人听相声听得是滋味,滋味越足,技巧越好,他们越满足;但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能开怀一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观众喜欢不喜欢听老包袱,演员一张嘴他们就知道底是什么了,对演员来说这是一遍拆洗一遍新,可是对观众来说,他们却是要腻了。
  今晚告别晚会非常重要,向文社的演员们也准备了很久,这一次拿上场的全都是新节目,倒也有几个旧节目,但里面的内容都是新的,这是酒瓶装新酒。
  郭庆在台上的效果很好,他也是说相声的天才,小时候就已经初露峥嵘了,他们文工团年轻一辈的相声演员就没比他更厉害的。
  只是郭庆这些年性子都打磨沉稳了,舞台风格也非常成熟稳重,反倒是没有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了,但他的艺术水平绝对是顶尖的。
  毕竟这是和何向东这个妖孽竞争过的高手啊。
  一段相声说完,观众的掌声笑声欢呼声就没停下来过,此起彼伏,滔滔不绝。
  郭庆和范文泉两人给这场大型演出开了一个好头,把场子都热起来了,现在观众都兴奋了,后面演员的演出也就都好演了。
  何向东在后台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郭庆的实力自是不必说的,而且还这么年轻,还能说好几十年的相声呢,只可惜人家是体制内的演员,不然真想把他留在身边。
  人才匮乏啊,何向东轻叹一声,然后便和张文海两人走了出去,第二场就是他们的演出了。
  何向东向文社力捧的角儿,而且他自己也争气,在观众面前的人气相当高。
  两人一出场,观众就全都开始欢呼了。
  何向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才是一个演员最光辉灿烂的时刻啊:“人来的不少啊,刨去空座都坐满了。”
  张文海在一旁絮叨着捧道:“这不废话嘛。”
  何向东笑笑道:“感谢大伙儿来捧场,今天咱们要说的这段相声,是个新相声,名字叫做我要上天。”
  张文海疑惑问道:“你是准备和太阳肩并肩吗?”
  何向东反问道:“嘿,那你是不是得下海和王八嘴对嘴啊?”
  ……
  新相声开演,新攒的本子,效果极佳。
  何向东和张文海是在观众疯狂的叫好声中下场的,第三段儿是侯三爷和石先生,两人一出场,全场沸腾了。
  这是向文社目前出现过最大的腕儿。
  两人上台鞠躬,愣是等了好久,观众热情的掌声才渐渐歇了下去,侯三爷和石先生两人都诧异了,他们也经常跑慰问演出,可是很少有观众有这么热情的啊。
  慰问演出,观众都还是不用花钱的呢,这里观众还都是花了钱的,怎么比不花钱的还要兴奋啊,这事儿跟谁讲理去啊?
  侯三爷皱着眉头,感觉心中隐隐明悟了些什么,可总是抓不住那个关键点,可他现在正在台上,马上就要演出了,也没有时间再去细想了。
  侯三爷道:“我和石老师这些年一直在跑文工团的演出,天南海北哪儿都去过,但是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的向文社,我们还真是第一次来。”
  石先生捧道:“没错。”
  侯三爷道:“我们都是相声演员,按理说是得来给大伙儿表演相声,但我们今天要表演的却不是相声了。”
  观众愣了一下。
  石先生见状,捧着问道:“哦?不是相声,那是什么?”
  侯三爷神秘兮兮道:“我呀,要给大伙儿变个戏法,咱们中国最传统的古戏法。”
  ……
  《口吐莲花》这个节目就是相声前辈从戏法艺人得到的灵感,然后创作出来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但它却包罗万象,世间万事万物就没有不能放进相声里面说的。
  而且相声前辈们也特别擅长向其他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曲艺的任何一个曲种都能在相声段子里面找到影子。
  也正是因为相声前辈们的不断求索,与之俱进,才使得相声这门年轻的艺术在极短时间内变成了曲艺里面的巨大曲种,更是风靡全国。
  《口吐莲花》这种类型的作品是被禁演了很多年的节目,因为这个节目涉及到打哏。
  当年就有很多相声前辈认为这个节目太不雅了,所以就提议禁演了,当年站在反对的第一线的前辈就是老侯爷,老侯爷甚至因为这段相声,还专门在报纸上发表过反对的文章。
  但是今天侯三爷却把这段相声再一次搬上了舞台,说不清楚谁对谁错,当年因为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前辈们为了相声事业的健康发展,确实斩掉了一大批不适合演出的节目,当然避免不了矫枉过正了,但他们确实也是为了相声好。
  现在时代变了,相声也没落了,曾经的一些不让演的相声也可以搬到舞台上来了,这为的同样还是相声。
  大家都是为了相声,在他们的眼中对方都是错的,可在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他们却都是对的。
  ……
  《口吐莲花》是个老传统相声了,但是现在观众还真的没有接触过,所以看的那叫一个新奇啊。
  侯三爷和石先生的水平自然是不用说的,演出效果非常好,观众也相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