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相声大师 >

第230章

相声大师-第230章

小说: 相声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卖五器的活儿,逗哏在说贯口的时候捧哏是会搭腔的,两人还会有一点小对话,他是用贯口的形式在说小故事。
  八扇屏更加像评书里面的人物赞,评书尤其是袍带书里面在介绍人物的时候,首先就是要说这个人的外貌,穿什么衣服,使什么兵器,长得是什么模样,这就是赞。八扇屏里面就有说赵云出场的时候是一穿白小将,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骑白龙马手执亮银枪。
  这是二者不同的地方。
  现在何向东把卖五器的贯口给改了,这相当于是改了正活儿了。张宝库有点期待也有点担心,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老艺人,可不会随随便便就认为传统相声不好了,这些传统相声可都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贝,凝聚了好几代相声前辈的智慧。
  也正因如此,所以他才担心何向东会把这个贯口搞砸。相声是要发展,段子也是需要改进的,包括卖五器这个段子是清门的相声前辈钟子良写的,可是现在说的这个版本的也是不是人家最初始的版本,也是无数相声前辈完善和改动过的。
  但是改动是有风险的,卖五器已经经过无数相声前辈完善过了,可以说这个段子已经非常成熟了甚至可以说是完美了。
  你一个年轻人要对这么成熟的作品进行修改,这难度可小不了。而且这还不是微调一下,而是直接把正活儿都给改了,那难度可就大的没边了,很容易弄巧成拙的,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还不如原来呢。
  侯三爷石先生还有楚城这些很关心何向东和薛果两人的前辈都不禁为他们捏一把冷汗,这段子实在是有点冒险啊。这两个人年轻人也真是有点太狂了,换个成熟点的段子不是一样的嘛,哪怕是你写个新相声也比这个简单啊。
  这可是改贯口啊,相声的贯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弄出来的,这里面讲究字与字之间的配合,包括音律音调还有合辙押韵,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他说的贯口还是历史故事,要在不影响叙述故事的前提下弄出来贯口要求的合辙押韵来,你说这得有多难。
  无数相声前辈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也就不过把卖五器完善成这个样子,贯口的篇幅也不敢弄得太长,生怕一长了就出了问题了。结果好家伙你这两人就直接把贯口给改了,还要从元末开始说起,你俩要疯啊。
  他们都替何向东捏着一把冷汗。
  何向东却是自信无比,没有金刚钻他敢揽这瓷器活儿吗,只见何向东双目一蹬,语速陡然加快,但是咬字却愈发清晰了,快而不乱:“武科场中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才,乃是怀远安宁黑太岁,打虎将军开平王常遇春。这位爷马踏贡院墙,戳枪破炮,摔走炮台,扯天子半幅龙袍,揪袍捋带,酒泼太师,杯砸怀王,单膀力托千斤闸,摔死金头王、砸死银头王、枪挑铜头王、鞭打铁头王,二十七座连营一马踏为灰烬。科场里头,这宗宝贝第一次现身。”
  一声断喝收尾,一番贯口下来何向东气力绵绵,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吐字圆润如同赏心的音乐一般有节奏感。
  “好……”全场观众大声鼓掌叫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是真热闹,观众们都瞧出来何向东是卖了力气了,全都很大声地鼓掌叫好。
  评审团再次一惊,还真把贯口全改了,而且居然改的这么好。
  吴建强都傻了,他可来不了这个。他再回头看看观众热烈的反应,心里第一次产生了怀疑的念头,难道传统相声真的还有人爱听?
  侯三爷石先生还有楚城顿时惊喜莫名,我的天,你还真的能改啊?
  严亮就更抑郁了,脸色也更沉闷了几分,这么优秀的人才怎么不是我的徒弟呢?
  张宝库老爷子也不靠在椅子上了,身子坐正了几分,耳朵都竖了起来。他才听了一小段儿,还没办法给他们下结论,如果后面的贯口还能有现在的水平那可就了不得了。
  这是对卖五器的又一次修改啊,而且是一次非常完善的修改,这是给相声界添产业的事情啊,这两个孩子是真了不得了,他们才多大啊。
  何向东再一次刷新了张宝库老爷子对他的印象。
  “来吧,让我们都看看你接下来的贯口是什么样的水平,让我们都看看你改的卖五器是不是已经完全超越了原版?”
  评审团的大腕儿们屏气凝神,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何向东身上。


第0441章 新贯口,惊四方
  何向东看着薛果语气放缓:“后来常遇春投靠朱元璋,这宝贝就落在了朱元璋手里。”
  “哦。”薛果也应了一声。
  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是一定能带着观众的情绪走的,前面何向东在说贯口的时候语速和节奏都非常快,而且他说的是故事,并不是简简单单一堆乱七八糟的文字堆砌。
  所以观众都是很认真听他在说些什么的,何向东也就能很轻易调动起观众的情绪了,刚刚这一段儿贯口说下来,观众心中绷紧了的那根弦随着何向东和薛果这一句对话稍稍有点松了下来,何向东下面的贯口却又要出来了。
  所以一个好的相声演员必然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他会进行事先的心理设计,让观众什么地方笑,什么地方紧张,什么地方缓一下,什么地方再笑。
  观众的所有情绪反应都早就在演员的预料之中了,越出色的演员这方面就做的越到位,无疑,何向东就是深谙此道的高手。
  何向东让观众情绪略微一缓,接下来的贯口顺势就出来了:“到后来朱元璋揭竿起义,推到大元,建立大明,留下祖训这宝贝要代代相传。传到了末帝思宗朱由检手上,也就是崇祯皇帝,崇祯帝有道无福,在位十八年,旱九年涝九年。普天之下,哀鸿遍野。逼反了大西王张献忠,闯王李自成,起义大军直抵京华。”
  “大太监曹化淳开彰仪门献降。崇祯帝擂鼓撞钟,文官不见,武将不朝,身边只剩下秉笔大太监王承恩。君臣二人,跌跌撞撞来到了煤山之上。崇祯帝,嗑破中指,写下血书‘晓谕李闯,进城之后,朝中文武刀刀斩尽,个个杀绝,休要惊动我城中百姓。’写罢之后,披发跣足,自缢于凉亭之上,旁边大太监王承恩,自缢于歪脖树上。”
  “好……”观众又开始大声叫好了。
  说贯口最怕的就是让观众替你受累,观众要是觉得台上演员说贯口说的面孔脖子粗的,随时有可能累死,那这段贯口就完了,铁定是一段不成功的贯口。
  而何向东则不一样,他气力十足,又练了口技门的循环呼吸法,肺气充沛,还可以边用气边存气,所以他说起贯口来气力绵绵不绝,游刃有余。
  而且他还练过蜡头功,这也是口技门的基本功,现在表演口技都是要用到话筒和音响的,单靠肉嗓子可没法在大型舞台上演出。
  但是用音响的时候嘴里的气会撞击在话筒之上,这样会产生杂音,从而会影响到演出效果。
  所以蜡头功的作用就出来了,点一根蜡烛放在嘴边一寸远,口技学鸟鸣,嘴里出来的气要轻要柔,不能把蜡烛弄灭了,这叫蜡头功。
  何向东是从小练到大的,一法通万法通,他现在虽然没有学鸟鸣,但是在说贯口的时候依然是控制自己的气流的,嘴里的气都是非常轻柔地撞在话筒上的,一点杂音都没有。
  而且何向东的嗓子又非常有味道,也唱了这么多年戏,吐字圆润,铿锵有味,听他说贯口真的可以说是无上的精神享受。
  评委席也有不少评委看的点头不已,这段贯口真好,这人说的也好,真是了不得了。
  张宝库眸光大亮,这年轻人真的改得这么出色,居然比原版的还要出色,了不得了,好深厚的评书功夫啊。
  张老爷子不愧是一代相声名家,一眼就瞧出来何向东的评书功夫厉害了。
  相声是一门传统艺术,但是历史也不长,就一百多年,但是它非常善于向其他艺术形式学习,吸取他们的营养来充实自己。
  贯口就是向评书学的,评书里面也是有贯口的,和相声贯口并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像八扇屏卖五器这些贯口里面涉及了好多的历史故事,这就有很典型的评书风格了。
  像何向东刚才自己编的这一段就是凭借着他深厚的评书功夫弄出来的,所以为什么相声演员最好都要去拜一个评书师父,因为这是真有必要的。
  侯三爷等人更是惊喜莫名,何向东给他们的惊喜可太大了。
  严亮更加抑郁了。
  吴建强再一次回头看看观众的反应,脸上堆满了惊讶之色,观众这反应也太……
  何向东继续往下:“闯王进京。李国祯棋盘街坠马,铜棍打死吴兵部,刘宗敏霸占陈圆圆。消息传来,山海关气坏了吴三桂,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我是焉能不报。下沈阳,请清兵,十四郎多尔衮率兵入关,李自成战死湖北九宫山,江山易鼎,改国号大清。”
  “好……”观众再次鼓掌。
  薛果也是感叹:“嗬,这渊源太深了。”
  何向东稍微缓了一下:“顺治登基以后,清理国库之后发现了这宗宝贝。”
  张宝库老爷子点头不已,高潮后又是一缓,有张有弛,这尺寸拿捏得太到位了,这小伙子了不得了。
  一缓就够了,可不能让观众的热情都凉了,何向东贯口继续:“当时顺治皇爷大吃一惊,提起笔来在午门外写了四句诗‘悔恨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紫袈裟。我本西方一纳子,因何落入帝王家。’笔摔在地上,飘然而去,五台山上出家,大清朝无人再敢提起此事。一直到清朝咸丰七年,此宝落入礼王爷的手中……”
  听到这里,评审团好多大腕儿纷纷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彻底换掉,而是进行了增添,前面加了一长段儿,后面的贯口的还是原来的。
  但也足够厉害了,后面的那一段贯口可是历经百多年时间无数名家锤炼过的精品,而前面那一段却是新加进来的,但是完全不输后面的啊。
  这到底是何人所写,应该不是这个年轻人写的吧,能有这份功力的人可太少见了,这么一个小年轻总不可能有这份实力吧。
  现场也只有侯三爷石先生还有楚城三人知道这贯口就是何向东写的,因为何向东要说的相声从来都是他自己弄得,从不会直接用别人的东西。
  这孩子的才情无双。
  何向东最后来了一个漂亮的收尾:“大礼寺正卿、刑部尚书、督察院总宪。九堂会审,打了二年半的官司,要没有礼王府的人情托到了,早就死在里头了。就为这铜器呦!”
  一番贯口说完,全场观众扯着嗓子喊好,叫好声震天。
  薛果本来是想直接捧的,但是也被现场观众的叫好声给打断了,他颇为诧异地看着观众,这反响也太强了吧。
  现在的相声都是电视上的新相声,都是讲究语言讨巧,表演形式丰富,观众哪里听过这样一番气势磅礴的贯口啊。
  人家能不鼓掌叫好嘛。


第0442章 世间再无卖五器
  薛果惊喜问道:“那这宝贝到底是什么?”
  何向东微微一笑,自信满满道:“一个充满了历史沉淀味道的挖耳勺。”
  “哈哈哈……”现场气氛现在已经很活跃了,观众们也全都兴奋起来了,所以包袱的效果很容易就能出来。
  薛果一拍手掌:“嗨,就一破挖耳勺,宝贝什么呀?”
  何向东纠正道:“不是,这上面还有朱元璋的耳屎呢,这几百年都没有弄掉过的,这可是古董。”
  薛果一声大喝:“去,百年老屎,你恶心不恶心。”
  观众再笑。
  原版的卖五器铜器的底是一根茶壶梁,现在何向东给改了。相对于之前改的贯口,后面底倒是无所谓了,改了也没有什么大影响。
  张宝库目光沉凝,何向东之前给他展示的这一段贯口实在是太让他惊艳了,可以说这一段已经完全超越原版了。
  他真的改动成功了,不说后面的表现如何,单靠这一段儿,他就能稳进决赛。
  卖五器一共有五段贯口,后面四段他是不是也改过,是不是也会比原版更加出色?
  张宝库心里隐隐有些期待,但却又微微摇头,嗤笑一声,暗自责怪自己一把年纪了居然还这么贪心,能有一段很出色的新贯口就已经很了不得了,难不成还能痴心妄想后面几段也能如此啊。
  若真是那样,那以后的相声演员再要说卖五器,那这小伙子嘴里的可就是真正的模板了,因为你说原版是绝对说不过这个小伙子的,呵呵,不过这可能吗?
  张宝库微微摇头,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
  能坐在评审团的自然都是相声界有一号的人物,张宝库老爷子能看清楚的问题,他们自然也能明白。
  但是现场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相信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能把后面的几段贯口都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