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相声大师 >

第219章

相声大师-第219章

小说: 相声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说书是这样的,师父先在茶馆书场里面说书,说几个月的书,小徒弟在茶馆里面边帮忙边听师父说书,等听会故事了,自己也会模仿着说了,师父这时候才会给你规整规整。
  何向东已经跨过这一步了,永庆升平他早学了,后面的故事很清楚,但他不知道的是王弥苇这一枝儿把后面的故事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为此,王弥苇还特地带着何向东去了附近一个小公园里面,给几个晨练的老头老太说了这段儿,何向东就在一旁听着看着。
  这一说倒是不要紧,老头老太们全都上瘾了,大家口耳相传,更多老头老太蜂拥而至,里面还有不少中年人,现在是春节,大家都空,都跑出来看热闹了。
  这里面绝大部分的人是来看热闹的,但是热闹没看几分钟就全都入了迷了,热闹也看不下去了。
  所以那个小公园最近很热闹,一群人顶在寒风中,听一个老头儿给他们说书,凄风苦雨中,一群人死死相守,这瘾头真的别提有多大了。
  何向东就在一旁伺候着,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着王弥苇说书,说实话,让他很震撼,这种震撼是在录音里面找不到的。
  真不愧是一代宗师,何向东在心里暗自赞叹,佩服不已。
  等王弥苇把门子关子传授到一半的时候,春节就要结束了,向文社也要重新开业了,何向东也要离开上海了。
  方文岐还是留在张玉树家里,他不想自己去北京再拖累自己徒弟,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徒弟一定会把更多心思放在自己身上的,这肯定会影响他的发展。
  何向东也没有多劝,师父留在上海也挺好的,毕竟南方的气候养人,师父这两年来气色好很多了,身体也好多了,就别跟着自己再去北京了。自己有空就多来上海看看师父就是了,想来师父总不会再拒绝了吧。
  火车站里,张家人都来送别何向东和王弥苇了。
  “小东,这些东西带在路上吃。”张书白的媳妇把一大包东西塞给了何向东。
  何向东双手接过来,笑着道谢道:“谢谢嫂子。”
  张书白也说话了,他对何向东道:“去了北京好好工作,好好演出,有什么事儿就说一声,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如果万一北京实在不好混的话,那就来上海,大哥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给你安排个工作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何向东心头涌过一阵暖流,他是孤儿,也没有亲戚,但他在这一刻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张家人是真的把他当做了自己人的,他用力点点头:“好,大哥,我记住了。”
  张书白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玉树笑了一下:“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好好卖艺就是了,不顺心就回来。”
  “好。”何向东感动地应了一声,声音有点哽咽。
  方文岐看着长得已经比自己高的何向东,感慨地一叹,目光慈祥,他抬手想摸摸何向东的脑袋,却发现自己已经够不到了,他又是欣慰又是落寞地一笑,然后把手顺势落在了何向东宽厚的肩膀上。
  他拍了何向东几下肩膀:“孩子,你也长大了,师父也没什么好嘱咐你的了。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自己,也要照顾好张先生和王先生,遇事别冲动,能忍就忍忍吧,事情总会过去的。”
  “师父。”何向东一把抱住了方文岐,双眼通红。


第0420章 牡丹奖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
  何向东和师父两年多没见了,相处了还不到半个月,他们又要分开了,这一次,他就没有上次那么失落和难受了。
  生活就像是一把巨轮推着所有人不断前行,这个巨轮会碾碎一切影响前行的情绪,包括不舍、眷念、疲惫和失落。人们步履蹒跚,一步步回头但却一步步被迫往前走,这就是最无奈的生活。
  北京还是在冰天雪地之中,何向东和王弥苇回了张阔如家里,张阔如又从别墅搬回到小胡同里的房子了,因为张清丰又离开了北京。
  张阔如不想待在那个空空荡荡的大别墅里面,就又回到这个有点人气儿的小胡同来了。
  何向东今年也没见着张清丰,张清丰现在是越来越忙了,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他几回,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可是这人却是越来越生分了。
  看的出来,其实张阔如也不希望自己儿子这么成功的,他老是觉得自己心里没底,张清丰的成功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安全感,这个从旧社会时期就过来的老人总认为爬的越高就会越不稳当。
  他更希望张清丰是一个很普通的小人物,过完平凡平淡但又不失精彩的一生,这样就足够了。
  可惜事与愿违,张清丰踏上了一条与张阔如预想大相径庭的道路,唉,连张阔如自己都没想到他生出来的孩子居然这么厉害,孩子小的时候怎么一直没看出来呢,还真是打了眼了。
  张阔如还记得自己从天津搬到北京之后,张清丰不想给人打工,他想自己做点小生意。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成熟,张阔如都觉得自己应该支持一下,如果成了那更好,就算是失败了,那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珍贵的磨砺。
  就这样,他给张清丰拿了一万块钱,让他自己去闯,想做点小生意就去做吧,反正他自己也不插手。就这样,张阔如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张清丰莫名其妙地就把生意做大了。
  刚开始张阔如还是觉得挺开心的,孩子有本事挣钱,这以后的日子应该不会过得太困难。但是张清丰却越挣越多,多的让张阔如开始心慌起来了,到了后来他都不敢问了,他怕自己的心脏会吃不消。
  他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些钱啊。
  张阔如虽然心里很担心,但嘴上却也没说什么,为人父母的都不想因为自己让孩子有什么负担,他只能是默默地把担忧都放在肚子里面,有些时候在何向东面前,他也会说起一些来。
  何向东每每听完,都只是长长一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到了北京之后,走亲访友也挺忙的,张文海和范文泉这些老先生家里都要上门去拜年,顾柏墨李泉江也少不了。
  还有田佳妮,趁现在还在春节时期,大家都还没开始上班,何向东和田佳妮好好温存了一番,一诉相思之苦。
  再过一天就要春节假就要结束了,马上就要开始上班了,何向东和薛果两人带着礼物到侯三爷家里拜年,何向东带的都是从上海买的特产。
  侯三爷一开门,见着是这两人,他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上班前才来看我,不是来走后门的吧?”
  薛果赶紧道:“诶,这可不关我事儿啊,我初二那天就来过了,只是某人非得拉我一起来。”
  何向东斜眼看着薛果道:“你把自己倒是摘得干净啊。”
  薛果一笑:“事实嘛。”
  何向东摇头笑笑,然后对侯三爷解释道:“不是我特意来的晚,我这不是特地跑上海去给您找特产了嘛,这一来一回的,能不费功夫嘛。”
  “嗬。”侯三爷都乐出声来了:“哟,你还特地跑到上海去给我找特产啊?”
  何向东脸一点都不红,信誓旦旦道:“那肯定的呀。”
  侯三爷道:“那我倒是想看看您到底给我带什么来了。”
  何向东道:“那您也得让我先进门啊,在凄风苦雨里面也太寒我的心了。”
  侯三爷都给气乐了,没好气道:“行了,赶紧进来吧。”
  两人进来后,桌子上就放着热茶,何向东倒是一点不客气,马上就给自己倒了一杯,也不管薛果到底要不要喝。
  薛果摸摸鼻子好生尴尬,然后只能自己倒茶喝了。
  侯三爷拿着自己的大茶杯暖手,对何向东道:“说吧,到底带什么来了,别光顾着喝茶,我家茶叶可贵啊,别到时候你送的东西还没我的茶叶值钱。”
  何向东拿过自己的大袋子,从里面拿出一样样宝贝:“哪能啊,我可是扫了好几家货的,都是南方的特产,您看啊,这是绍兴的梅干菜,这是上海的蟹壳黄,趁还脆赶紧吃,对了这是南方的软烧饼,在咱北京没见着有卖的。还有杭州的冬腌菜……”
  侯三爷都听不下去了,叫道:“你敢不敢来点值钱的东西啊。”
  何向东把手中的冬腌菜放下,道:“不是,我这叫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些都是好东西,您就拿杭州的冬腌菜来说,这是用长管青菜腌的,很脆很鲜,您用点五花肉切成小丁儿,然后再拿点小尖椒炒在一起,特别香。对,那个梅干菜也是一样,您弄块五花肉来,咱弄个梅菜烧肉,咱中午就吃这个了哈。”
  侯三爷翻着白眼,他都快气懵了:“合着我自己还得搭进一块肉去啊,你得亏没去做生意啊。”
  “哈哈哈……”薛果和何向东都是大笑。
  侯三爷也是无奈摇头在笑。
  何向东又在他的大袋子里面找起来了:“有好东西,您看,雪舫蒋的火腿。天下火腿出金华,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上蒋珍品雪舫蒋。”
  侯三爷笑了:“这还差不多,总算拿出一个值钱的了。”
  “那可不,咱来个火腿炖甲鱼吧,我前面听薛果说您家有好几条野生大甲鱼啊。”
  侯三爷指着何向东笑骂道:“你倒是真不吃亏啊。”
  “哈哈哈……”
  几人这样逗闷子倒是也挺好玩的。
  笑完之后,侯三爷也不开玩笑了,就道:“饭菜都有,咱们中午好好吃一顿。那个接下去你们有什么打算?”
  见着谈正事了,何向东也收起了嬉皮笑脸:“还是老一套,园子里面说相声呗,团里面要是有演出,我也会演的,两头跑。”
  侯三爷点点头问薛果:“果儿,你呢。”
  薛果耸耸肩,笑道:“嗨,我也一样。主要还是跑团里的演出,得空就去拍拍戏。”
  侯三爷道:“挺好,年后有一个比赛,我希望你们去参加。”
  “什么?”何向东问道。
  侯三爷看着两人,吐字道:“牡丹奖。”


第0421章 不光说相声可以吗?
  何向东疑惑问道:“牡丹奖?”
  侯三爷点点头,反问道:“你不知道?”
  何向东一脸茫然:“不知道哇,这是什么?”
  薛果也无语了:“你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合着曲艺界的事情你就一点不关心啊?”
  何向东理直气壮道:“那也得有人告诉我才行啊。”
  薛果道:“嗬,你是大爷啊,还得人家上赶子来通知你啊。”
  何向东翻个白眼没理他,其实他对曲艺界的事情真的不怎么关心,他自己平时都忙得不行了,园子里和团里两头跑。
  而且他的性格也不擅长交际,他的朋友也不多,都快能数的出来了,还都是些民间艺人,谁知道人家体制内的在闹什么鬼啊,再说他平时也不上心这些事儿,就更加不知道了。
  侯三爷压压手,阻止了两人的嘴炮行为,他道:“不知道也正常,因为现在还在筹备阶段,这个牡丹奖是文联和咱们曲协共同举办的,现在还在筹备阶段,等到明年才会公布第一届的牡丹奖的获奖名单。”
  “哦。”何向东大概明白牡丹奖是什么了,他问道:“那这个牡丹奖是什么样的奖项啊?”
  侯三爷答道:“这是咱们曲艺类的奖项,包括表演奖和文学奖,按照目前筹备的目标来看,我们是把这个奖项作为曲艺类最高奖项的。”
  第一届的牡丹奖是只有表演奖和文学奖两种的,只是在后来才慢慢多起来了节目奖、新人奖、理论奖、终身成就奖,音乐奖只弄了一届就取消了。
  一句曲艺类的最高奖项让何向东和薛果两人心里当时就咯噔一下,薛果知道有牡丹奖这事儿,但是他也不知道这个奖居然会被是曲艺类的最高奖项。
  这就让两人无法淡定了,应该说曲艺界没人能淡定。曲艺界也是艺人行,艺人行当从来都是名利场是非圈,不为名不为利不会进这一行的,或许真的有那种艺术家不看重金钱利益,但他一定会重视名誉。
  每一年都有无数艺人挤破头去争夺什么金马奖,飞天奖,百花奖。为什么,还不是冲着名誉来的嘛。现在又出来一个牡丹奖,这是曲艺行的最高奖,可以想象只要这个消息向外界公布出去,曲艺界一定会疯狂的。
  尤其明年举办的还是第一届,如果有那位曲艺艺人在第一届就拿了最高奖项了,那可是相当有面子的一件事啊。
  何向东是不太管外界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个愣头青,他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了,他看的比谁都清楚。
  这个奖项在曲艺这么式微的时候设立出来,很明显就是想给已经被大众渐渐抛弃的曲艺再添上一把火,看看能不能让人民群众重新再接受。
  因为是第一届社会各界关注的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