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玉树又是无语又是心酸,他知道自己的方老哥外表看起来很倔强,但其实他内心是很脆弱很自卑的,他知道方老哥这么多年不肯见自己徒弟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用帮不上徒弟什么,还会拖徒弟后腿,他觉得很惭愧,没脸见徒弟。
“唉……”张玉树拍拍方文岐的肩膀,沉声说道:“东子是你看着长大的,他是什么样的人你最清楚,他不会这样的。”
听了这话,方文岐点了点头,脑海中浮现了何向东从小到大的经历,一幕一幕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掠过。
是啊,东子是个好孩子,不管多久没见,他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张玉树见到方文岐的状态已经恢复了,他推着方文岐到了门边,然后把门打了开来。
何向东正在把自己带的两个大包从出租车上搬下来,突然看见门开了,他转头看来,只见在梦中无数次浮现的熟悉背影就在门口看着自己。
“师父。”何向东一声动情的悲呼,手上的背包也不知不觉滑落在地上了,他朝着方文岐飞奔过去,如同乳燕归巢一般。
到了方文岐身边,何向东再也忍不住心头的激动了,他都来不及细看方文岐的容貌,因为泪水已经模糊的他的双眼,他现在就感觉鼻头好酸好酸,眼泪怎么都止不住。
他一个人在北京漂泊两年多了,这两年他过的很苦很苦,他有很多话想跟师父说,但却怎么都开不了口,最后他只是又唤了一声师父,然后便跪倒在了方文岐的身边了。
方文岐搂着何向东的身躯,老泪纵横。
第0408章 好像在哪儿见过
看到这一幕,张玉树也感觉鼻头好酸,眼睛也泛起了泪光。太不容易了,真的太不容易了,他知道方文岐的心里有多苦。
方文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在吃苦了,从小就跟着艺人在街头卖艺,饥一顿饱一顿的,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他这一辈子连老婆都没娶,也没有后辈子孙,收了一个孤儿当徒弟,是当儿子那么养的,但是好景不长,他最亲近像儿子一样的徒弟却出卖了他。
那件事把方文岐伤的很深很深,他在世上就只有那唯一的一个亲人,可是这个亲人却是背叛他最重的那个人。
方文岐后来浪迹江湖,再不肯跟说相声同行接触也跟这件事有关系。他这一辈子太苦了,今年他已经八十了,可是却没有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也幸好他在晚年的时候还收了何向东这样一个徒弟,也算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一点牵挂,如果不是有何向东,张玉树觉得方文岐的身体早就撑不下去了。
他记得很清楚,方文岐到了上海之后,他带着方文岐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了他的身体都说他还能活到现在真是一个奇迹。
那时候的方文岐真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如果不是他真的放心不下何向东,说不定早就撒手人寰了。
张玉树后来还带着方文岐找了上海非常出名的一个老中医调养了一年多,他的身体才渐渐好转,有了点人样子。
那时候张玉树真想把何向东叫到上海来,万一方文岐有点什么不测,师徒俩也不至于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也还是方文岐一直拉着他的手,让他千万不能把何向东叫回来,不能让他知道这件事。
“唉,这俩师徒啊。”张玉树深深一叹,他只希望老天爷能对这两人好一点,不要让他们再遭罪了。
王弥苇站在出租车边上看着那两人,他长长一叹,目光里都是艳羡的神情,他有好几个学生,但是这辈子他还没有收过徒弟,他也没有儿子。都说师徒如父子,他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一个徒弟,也能有这样的一个儿子啊。
只是可惜啊。
可惜啊。
唉……
出租车司机也下来了,看着眼前这一幕,他愣住了,他不明白这两人怎么突然就这么大阵仗了。心中虽然有疑问,但是他张了张嘴,却始终没有把肚子里面的话说出来,现场的气氛让他觉得自己开口就是一种煞风景的大错。
良久之后,情绪激动的两人终于分开了,何向东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跪在地上看着师父,师父还是那么苍老,但是气色却是好了许多,看来在上海的这两年过的还是不错的。
方文岐也赶紧用袖子擦擦眼泪,手扶着何向东起来:“来,好孩子,快起来。”
何向东赶紧站起来,心里依然很激动,他的声音都带着颤抖:“师父,您还好吗?”
方文岐忙不迭说道:“好,好,都好,都好。”
“师父,我想你了。”
这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又让师徒两人再次泪奔,眼泪就像坏了的水龙头似得,怎么样都止不住。
“师父。”何向东又唤了一声,然后一把把方文岐紧紧抱住,如同在幼年时期还依赖在师父怀里的孩子一般。
方文岐一脸的感慨,深深一叹,叹息中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张玉树揉了揉发酸的鼻子,对两人说道:“行了,别在门口站着了,进屋坐吧,外面冷。”
何向东松开了师父,转头看着张玉树,目光在一刹那有点恍惚,然后眼前这人便迅速和自己印象中的那个身影重合起来了,他试探性地问道:“张叔?”
张玉树笑了笑,点点头说道:“你不是都叫我张大妈的吗?”
何向东反倒是不好意思起来了,小时候的自己还真是调皮啊,他道:“张叔,您还记着呢。”
张玉树故意板起了脸,道:“废话,我活了大半辈子了也没见哪个人喊我大妈了。”
何向东挠着头,尴尬地笑着。
方文岐在一旁帮腔:“张儿,你就知道欺负小孩子,还有没有点大人的样子了?”
张玉树:“哎哟呵,你还真是帮亲不帮理啊,徒弟来了你就是非不分了是吧。”
方文岐翻个白眼给他:“我管你啊。”
张玉树笑了笑,也没计较那么多,看了一眼外面站着的王弥苇,他转头问何向东:“那人是谁啊?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何向东这才想起这茬来,他来之前跟两人说过他会带着一个相声前辈一起过来,但是他也没有把王弥苇的身份说清楚。
他赶紧小跑到王弥苇的身边,把王弥苇迎到了两人身边,然后做了一番介绍:“这是王弥苇王先生,是我在北京认识的相声前辈。王老爷子,这位是我的师父方文岐。”
王弥苇把目光投向方文岐,他对方文岐好奇很久了,他很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位名师能教出何向东这样的弟子,今日一见,不说别的,单方文岐这身上的地气就是十足的。
“方先生。”王弥苇抱拳。
方文岐急忙抱拳回礼:“王先生,您客气。”
何向东再一伸手,介绍道:“这位是张玉树,张先生,他是评书门人。”
王弥苇再一拱手:“张先生。”
张玉树同样抱拳道:“王先生,幸会幸会。”
几人都很客气,相视一笑。
出租车司机先前的感动劲儿也过去了,他眼瞧着这几人居然在门口聊起天了,也没人管他了,他实在忍不住了,便喊道:“喂,你们的东西还要不要了,车钱还没给呢,别净顾着聊天耽误我生意啊。”
何向东赶紧小跑过去把车钱付了,然后把自己的两个大包弄下来,吃力地扛过来。
张玉树惊讶道:“他这是逃难来的还是怎么着啊?哪里来的这么多东西啊?”
王弥苇微微一笑道:“他为了来上海看你们差点没把北京城搬空了。”
张玉树点点头道:“这孩子还真是有心了。”
方文岐却没看何向东,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王弥苇身上,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王弥苇这人有点眼熟。
第0409章 吓一跳
“这是天福楼的酱肘子,我买了二十个,你们要是吃不掉就放在冰箱里面冻着吧,吃的时候再蒸一下就好了。这是六必居的咸菜,还有糖蒜什么的,我也买了十几斤了。对,这是内联升的布鞋……”
何向东从大背包里面把东西一样一样献宝似得掏出来,全都是响当当百年老店的产品,这份孝心真是感人啊,当然价钱更加感人。
方文岐和张玉树都看傻了,这孩子买的东西都是一摞一摞往外搬的,不说别的,他咸菜都买了十几斤了,连布鞋都买了七八双,这是干嘛?从北京批发商品到上海做生意啊?
王弥苇也是苦笑不迭,何向东两个大背包里面装的全都是这些东西,而且每样都买的很多,真的是跟搞批发生意似得。
两个背包加起来两百多斤了,也难怪他背不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没少花钱,这个铁公鸡这回总算是大方了一回了,他买这两背包东西就花了一万多了。
在那个年代一万多可不是个小数字啊,好多人挣一年都没能赚到这些钱呢,而何向东却眼睛都不眨就花了这么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张阔如是真有钱啊。
唉……
“哎,好了好了,孩子,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啊?”方文岐赶紧叫停了何向东的献宝。
何向东把手上的布鞋放好,说道:“嗨,我来一趟上海也不能空手来嘛。张叔,这几双41码的是给您的。”
张玉树惊讶道:“还有我的啊?”
“当然有了,还有这件羽绒服也是给您的,您看看合不合身,哦,对了,这些老北京的点心您也能吃吧,你应该没有糖尿病什么的吧,这些点心都是现做的,特别香。”说着,何向东又开始找他带来的点心了。
其实他带的这些东西只有三分之一是给方文岐的,剩下的是给张玉树还有张玉树家里人的,毕竟师父在人家这里吃住两年多了,他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就有点不像话了。
你说要是直接送钱吧,人家肯定也不乐意。张玉树的退休工资也挺高的,也不差那么点钱,给人家反倒是有点见外了,所以何向东就只能是多送礼物了。
?他在上海的这段时间也要多花钱,至少不能让自己显得小气了。张阔如很明显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出手也非常大方,直接给了何向东五万块让他花去。
张玉树欣慰地点点头,他倒是不在意何向东带了多少礼物,只要有这份心就很好了:“好了好了,别献宝了,赶紧把这些东西都搬到旁边去吧,你们吃饭了吗,肚子饿不饿啊?”
何向东答道:“在火车上吃了饭了。”
张玉树看了看时间,说道:“那成,那就先吃点水果,咱再等一会儿,等书白回来咱晚上一块儿吃饭。”
张书白就是张玉树的儿子,今天因为何向东过来上海了,他儿子也说晚上一起过来吃饭,一起的还有他媳妇儿子。
何向东点点头,说道:“好啊,那要不咱出去吃吧,我好不容易来一趟上海,也得给我一个做东的机会。”
张玉树笑笑:“行了,不用那么麻烦,在家做就是了,别出去花那个冤枉钱了。”
何向东也很客气道:“要的要的,您说接下去这段时间我们都要在您家麻烦您那么长时间,您再不让我多表现表现,我可住不安心啊。”
张玉树指着何向东哈哈大笑:“嗨,你这孩子。”
方文岐也在一旁帮腔说道:“这是孩子的一番心意,你答应就是了。”
张玉树这才道:“好吧好吧,那我得赶紧去把我的那件珍藏的大衣找出来,去咱小东子的饭局,可不能穿的随意咯。”
何向东亦是大笑。
方文岐看看两人,笑了笑,又把目光看向了王弥苇,问道:“王先生,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啊,我总觉得您很眼熟。”
这话一出,旁人还没怎么着,何向东的心一下子就提到嗓子眼了,冷汗都要出来了。
王弥苇看着方文岐的脸,灰白的眉毛微微皱了皱,他仔细在脑中思索了一下,稍顷之后,微微摇头,好像也没什么印象,就道:“呵呵,年纪大了,不记得了。”
方文岐又问道:“敢问王先生师承那位老前辈啊?”
王弥苇呵呵一笑:“家师在艺界名声不显,说了恐怕方先生也不一定会知道。”
“哦。”方文岐应了一声,眉头微皱。
何向东赶紧把话题岔开,再问下去那还得了,他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他只知道王弥苇不会在师父面前提起拜师的事情,但是他也没想到自己师父居然对王弥苇这么感兴趣,好像曾经还见过,这万一要是被自己师父知道了王弥苇的来历和底细怎么办?
自己师父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了,别的相声艺人可能不知道王弥苇这一支的单口相声传承,但保不齐自己师父知道啊。
他太清楚自己师父的性格了,这要是被自己师父知道了王弥苇的来历,还有自己要学习他们这一枝儿的单口相声传承,以师父的性子非得压着自己脑袋拜王弥苇为师不可啊。
可是自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