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相声大师 >

第152章

相声大师-第152章

小说: 相声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何向东最初选择的就是官场斗,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一段儿他说了好些年,已经非常熟练了,所以他能把这段相声发挥地很好。
  在这种大舞台上面,一定是要表演很成熟的东西的,像团里面这样一站站演过来的节目都是事先就排好的,而且都是一样的节目,都已经演过很多次了,很成熟了,这样是最保险的。
  何向东也是如此,如果他眼前就坐着几十个人,他完全可以尝试说一个新的单口,因为人少他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的感受,也能顺利接受每一个人对他说的这段单口的反馈,以便于他下次可以做出调整。
  相声就是这样的,一个字重一点轻一点,一个词语快一点慢一点,这里面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这里面的窍门除了师父教授,就要靠艺人自己在表演中慢慢积累了。
  在这种几百人上千人的大舞台上更是如此,你想要掌握接受这么多的观众的反馈讯息本来就很困难,你再还要说一个自己完全不拿手的段子,这个危险性就很大了,出了岔子就不容易兜回来了,而且能不能响也不好说。
  何向东本来是打算说官场斗的,直到快要上场的时候他都是这么决定的,但是因为前面好多观众要走了,都那么多人站起来了。
  为了留住这些观众,把这些人的胃口充分钓起来,他果断换掉了官场斗,把九头案给放进去了,因为这个段子有其特有的吸引力。
  “马三说‘哥哥呀,您给我一条道儿吧,我是真没辙了’。闷二说了‘咱哥俩是把兄弟,你没辙了,我也没辙啊。不过现如今有一条道儿,你要是愿意的话,我不仅能还钱还能让你发上一笔财’。”
  “马三问了‘这怎么了?’闷二说‘你要是真想发财,你明天早上就早点过来,给我帮一个忙,帮完这个忙之后,我欠你的钱翻着倍给你’。”
  “‘这什么忙啊’;‘明儿一早,你去砖塔胡同,你上那儿等我去,那儿有一家死了人了,办白事,别的你甭问,看见那家办白事,你就在哪里等着,等着我过去,然后我让你干嘛你干嘛,咱俩一合手就把事情给办了,行不行?’”
  这一个坑就算是埋下了,九头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坑多,一个典型的悬疑故事,到处都是坑,悬念迭起,让人无法自拔。
  何向东继续往下说,开始刨第二个坑了:“马三就把那死尸脑袋上面的帽子摘下来带在自己头上了,然后就回家了。”
  ……
  “在家里睡觉,到了夜里十一点多的样子,他隐隐约约听见了外面有人在说话‘把帽子还给我’。”
  何向东使出了张氏评书的功夫,一下子就把故事的场景搬到了观众的面前了:“马三听到这个声音蹭的一下就坐起来了,东张西看,但是却听不见任何声音,这心里正是疑惑呢,忽然又听见外面有一个声音‘把帽子还给我’。”
  “这一声听得是真真的,马三坐这儿就感觉从脚底下有一股凉气噌楞楞地往上冒了出来,当时就傻在那里了。‘哎呀我的妈呀,谁谁谁啊,谁啊’连喊了好多声,就是没人答应。”
  现场观众耳朵都竖起来了,全神贯注地看着台上的何向东,完全忘了时间的流逝了,盯着何向东的眼睛一眨也不眨。
  现在是真的没人说要离开了,这个单口相声已经把这些人都给吸引住了,大坑小坑一个接着一个,一坑下去把这些观众都给埋了。
  连后台的演员也是如此,一个个认真地看着何向东,也没人说话,全部沉浸在故事里面了,连那些原本只是看热闹的人也是如此。
  薛果把心中的疑惑跟何向东说的单口相声进行相互对照印证,心里明白了很多,解开了他不少困惑。
  石先生也很认真在看,他不擅长单口相声,但是他听很多老先生说过九头案,现在听何向东说的,他却感觉到了有些不同,但是一下子又说不出来哪里不一样,只是单纯地觉得何向东说的让很他舒服。
  何向东继续往下说:“马三也没再怪那小伙计了,就继续往前走,他还要抓紧时间赶到砖塔胡同去,这儿走着,又路过昨天看见上吊的那死尸哪里了,他一定睛观瞧,那死尸还在,可是那帽子却竟然又戴上了。‘哎呀’。”
  最后“哎呀”一声一出来,所有人浑身就是一个机灵,有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又一个坑刨下了,何向东半点没有要埋的意思,继续往下说:“而挑着担子的小伙计……”
  侯三爷上完厕所,然后在后台整理完东西之后,这才慢慢悠悠走过来,他这一弄半个多小时都花掉了,他自己估摸着观众可能也走的差不多了,万一要是都走完了,他也好过去看一眼安慰安慰何向东。
  他这儿背着手慢慢悠悠走到了入场门,见着一大群人脑袋凑在门口那里,看的非常认真,连他进来都没人发现。
  “咳……”侯三爷咳嗽一声,结果一个理他的都没有。
  侯三爷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又喊了一声:“嘿。”
  包打听头都没回,就冲着后面挥挥手,示意来人不要说话。
  侯三爷黑着脸,沉声问道:“干嘛呢?”
  包打听也急了,回过头就骂:“都叫你别吵了,你还吵吵……吵,侯团?”
  刹那间,包打听脸色极为精彩。
  侯三爷看他一眼,也没跟他说话,往前走了两步,见着石先生也趴在那里,他问道:“哎,老石,这孩子说的怎么样了?”
  “还行。”石先生没回头,直接敷衍地答了一句。
  “什么叫还行啊?”侯三爷翻翻白眼,自己上前到出场门那里看了一眼,发现现场还有好多观众,他惊讶道:“还有这么多人啊?走了多少了?”
  石先生已经沉浸在九头案故事里面了,还是薛果答的话:“从开始到现在,一个走的都没有。”
  “啊?”侯三爷张大了嘴。
  薛果补充道:“连上厕所的都没有。”
  “这么邪门啊?”


第0288章 管杀不管埋
  这种文工团的慰问演出一般都是边演出边走人的,不要钱的票都是这样,就像前面到了最后一个节目的时候,观众还剩下不到一半人了,就是这个原因。
  何向东的单口是结束后的加演,演到现在也有半个多小时了,天儿都这么晚了,竟然没有一个走的,连上厕所的都没有,这可就真邪门了啊。
  现在流行的观点就是相声表演时间不能超过十二分钟,时间超了观众就会不耐烦的,现在何向东一个人讲故事都讲半个多小时了,观众一点不耐烦的都没有,这可就真罕见了啊。
  侯三爷本来对何向东的单口并没有太大期待的,长篇的单口的确不适合这样的舞台,所以后来慢慢的也就没人说了,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了。
  他之所以答应何向东的请求也是为了不打击何向东为了相声的积极性,毕竟何向东是他最看重的年轻人啊,可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长篇的单口竟然这么受欢迎。
  侯三爷摸了摸嘴巴,往前凑了过去,小心地看着正在说九头案的何向东,又看了看台下听得入神痴迷的观众。
  他心里暗自咋舌。
  何向东一点不知道后台演员们的反应,他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舞台上,都集中在故事上面。
  “床上躺着一个人,被子蒙着头,下面露着两条腿,看这裤子知道这是个女人。这人是上面蒙着头,下面露着腿,小伙计站在门外。”何向东双指夹帘,挑帘观看,典型的戏曲动作,书口戏架这都是融入相声演员血液里面的基本功。
  何向东用起了山东的倒口:“‘大奶奶,您这还睡觉呢,我给你送水来了。’您诸位可记得他这动作啊,伸手挑帘,然后半拉身子探在里面。就在这个时候,小伙计身后出现一个人影,那人两只手一手抓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观众听到这里的时候,更是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了。
  “那人就站在伙计身后面瞧了,身后这主儿攥着两颗人头,鲜血淋漓。低头一看,见着小伙计身后有两个水桶。”何向东做着放人头的动作:“他就一个人头搁在一个桶里面,桶沿上还有两块白毛巾,他就把这毛巾盖在了人头之上。”
  ……
  “哎哟喂,小伙计挑起两只桶噌的一下就出去了,也没有瞧见那人是谁,也不知道那人是谁,挑起桶就回去了,一路上健步如飞,到店铺以后,把两桶摞在一块,然后就回屋补回笼觉去了。”
  ……
  何向东用折扇当烟袋,边抽烟边学山东老掌柜说话:“‘哎呀,这桶哪儿噌的这个色儿啊。’您想啊,这桶里面有人头,桶外面蹭到了血,红色的,老头还以为是哪儿蹭的呢。‘哎呀,这个小立本,怎么干事情的呢,哪儿弄得,这桶里面咋还有毛巾呢’。那烟袋这样一挑,‘哎呀,我的娘诶’。”
  ……
  “老掌柜胆子也大啊,回头四处一看,没有人,他心里想这是谁要害我啊,把上面这个桶拿出来,下面还有一个人头,一男一女,两个人头。”
  何向东话音一落,两个人头就出来了,他没有停留继续往下说。
  ……
  “那老家伙胆子多大啊,就直接把人头拎出来了,清朝嘛男人也是有辫子的,他把辫子系上一个扣,另外一个女人头也系上扣了,弄了一个竹竿子,一端挑着一个人头。老头出来了,左右观瞧,那时候还早,街上还没人,老百姓都没起呢。”
  “老家伙挑着两个人头,三两步就到了油盐店那里了,油盐店就是卖各种杂货的地方,也就是杂货铺,这门口有挂幌子的地方。”
  “老家伙拿着竹竿子往上一弄,走你。另外一边,来。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就给挂在杂货铺门口两边的幌子上了。”
  ……
  “过了半个钟头,杂货铺的山西老掌柜起床了。”何向东学着山西的倒口:“二娃子,天儿也不早了,起来挂幌子吧。”
  “好嘞。小老西也起来了,拿着东西起来挂幌子,孩子睡得迷迷糊糊的。”何向东学着小老西迷迷糊糊的样子:“嗯,啊,这么早呢,还没睡醒呢,嗯。”
  “啊。”何向东往上一瞧,一声惊喝。
  现场所有人都屏住气了。
  何向东道:“这一抬头,三魂都出了窍了,怎么了,人头哇。咣当一下,东西都扔在那里了,连滚带爬地往屋里面跑。”
  ……
  “老西儿也出来了,这一抬头也愣了,心说我这是得罪人了啊,我这儿怎么还挂着人头呢,用手一数,一二三,三个。”
  最后一音重重落下,何向东一拍醒木,笑了一下,立刻转身就走,非常果断,片刻不停留。
  何向东是一个非常尊重观众的艺人,每次演出完成他都要给观众深深鞠躬表示感谢,但这次他却话音一落,便极为潇洒极为自信地往回走了,一点都不看观众的反应。
  他这里是走的开心了,台下可炸了毛了。
  “嗯?”
  “嗯?”
  “走了?”
  “没了啊?”
  ……
  台下疑声一片,观众们东张西望也不见还有哪个演员出来,他们正在兴头上呢。这群人前面都要走了,现在何向东说完了,他们倒是不舍得走了。
  主要是何向东挖的坑太多了,而且一个都不埋,立马就走了,你说缺德不缺德。
  山西老掌柜的杂货铺上面怎么挂着三个人头,不是两个吗?多出来的一个人头是谁的?谁挂上去的?什么时候挂上去的?这三个人头又是什么身份?
  拎着血淋淋两个人头的那个大汉是谁?是他杀的人吗?为什么又要把人头放在小伙计的水桶里面?他又为什么要在大奶奶的家里出现?女人人头是大奶奶的吗?
  马三在家里听到要他还帽子的声音是谁发出的?帽子怎么突然又回到那个吊死的死尸脑袋上面了?那个死尸是什么身份?
  闷二叫马三去砖塔胡同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要找做白事的人家?他说的发财是怎样发财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还有塔老大,前面费了那么多口舌来说这个人带着马三去逛玄武庙,说了一堆没用的话,这个人到底是干嘛的?他是什么身份,在故事里面有什么作用?
  最开始这个年轻的演员说故事就发生在玄武庙的门外,可是说到现在也没见到跟玄武庙有什么关系啊?是要到下面才揭晓吗?
  这么多坑,何向东是管杀不管埋,观众的好奇心却全都被勾起来了,一个个都赖着不肯走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何向东要费尽心思去找全本的九头案,因为这真是绝世名段啊。


第0289章 你不要说了
  何向东下了台,是从下场门那里下去的,正好瞧见了一堆看热闹的人围在那里,他眼神有些怪异地看了他们几眼,那些人也在看着他。
  何向东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