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雄起澳洲 >

第123章

雄起澳洲-第123章

小说: 雄起澳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消息,马戈尔尼本应该高兴的。毕竟收复失地,扩大了大英帝国的商品市场,增加了收入。但他本能的皱起了眉头,隐隐觉得印度总督的举措有误。

    因为当前的形势,看似明朗。但实则不然!就好比雾里看花,总觉得不真切。

    如果深入了解缅甸历史,就会发现能统一缅甸的,都是缅人建立的王朝。从最早的蒲甘王朝到东吁王朝,再到现在的贡榜王朝,都是缅人的王朝。

    这最大的原因,就是缅人是缅甸境内,数量最多的族群。且缅人向来身体素质不错,稍稍训练一番,武装起来,就是打仗的好手。

    即使当下的缅甸贡榜王朝一次死上三四十万人,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武装出三四十万的新兵做补充。

    而那些反缅势力,加起来,都没达到缅人的总和。这就是先天的劣势!

    所以形势虽看似对缅甸官方不利,但他终究是缅人的王朝。在遭遇外族入侵时,缅人必定会向贡榜王朝靠拢。

    一般情况下,只要贡榜王朝内部不发生动乱,那一时半会儿,贡榜王朝是没那么容易亡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 缅甸烽火(四)……瞬息万变

    特别是当前,无论是反缅势力,还是暹罗军方,普遍使用冷兵器作战。虽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火枪,但整个军队中,火枪部队所占的比例不大。

    而众所周知的是,冷兵器的杀伤力有限。和火枪相比,自然是差之千里。再加上反缅势力和暹罗军队的训练方法和作战方式,都极为落后。那后勤运输,更是落后得不忍直视。

    不管是和大明相比,还是和西方诸国对照,都不能相提并论。

    借用大明的老话,他们就是还处在文明世界之外的军队。

    因此靠他们速战速决,推翻缅甸贡榜王朝,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持久战就无可避免的来了!那缅甸官方,也能获得喘息之机。再较量,很可能就攻守互换了。

    所以他不赞成印度总督在这个时候,出兵东孟加拉。

    不然缅甸挺过来,那英缅好不容易达成的和解,就顷刻间化成泡影。那对大明和缅甸的挑唆,也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印度总督已在信上写明,东孟加拉的缅甸驻军,已被英军全·歼。也就是说,现在的东孟加拉,彻底掌控在英军手中。

    这倒让马戈尔尼有些无能为力了!

    这样想着,他脸上的忧色就像化不开的阴云。好似一不留神,就会滴出水来。

    其实他猜得没错,大明在这件事上,不可能撇清关系。否则情报司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且也只有大明有那个实力,让那些反缅势力,有底气挑衅英国。

    不过稍稍有些出入的是!大明只扶持缅甸西边的反缅势力,像阿拉干的金彬、曼妮普尔邦、阿萨姆邦等一个个稍有势力的土邦王国。他们闹腾起来,给缅甸官方的影响也大一些。

    至于东边的,都是一个个小土司。势力分散,很难拧成一股绳。但他们和暹罗隔得近,所以无一例外的受到暹罗的影响。

    大明也是不想做得太过,暴露了自己,便对东边势力弱小的土司无视了。

    《大明日报》指出的事实,也是以此为依据。只是将事实夸大了一些,将所有反缅势力,都推到了暹罗头上。

    而英使失踪一事,则是金彬为表达对大明的忠心,故意而为之。那人,也早被金彬送给了情报司。在榨干了所有剩余价值后,葬身鱼腹。

    至于金彬为何要选在军营附近抓捕英国使者,还那么肆无忌惮、明目张胆。主要是想透露两层含义。

    一个是激怒英国,和英国拉开距离,尽量向大明靠拢。可能他也发现了大明的大腿比较粗,所以抱得更紧。

    二来是做给有心人看的。毕竟英国使者被抓,还是在军营附近。众目睽睽之下,保不准被有心人看见,引起怀疑。比如贡榜王朝的探子。这样一来,反而让大明藏得更深,更不容易暴露。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思,金彬才出此下侧。

    显然,能成为领袖的人物,心思都不是空的。

    大明对此,也是持喜闻乐见的态度。便在扶持力度上,稍稍加大一些。却不想,这一举动引起了曼妮普尔邦和阿萨姆邦的跟风。只是英国使者早被他们轰走,也没地方抓。

    于是他们就退而求其次,活捉了一些在境内活动的英国商人。然后大张旗鼓的将消息登上《大明日报》。再以十分严厉的语气,谴责英国商人在境内的卑·劣行径,并驱逐所有生活在境内的英国人。

    这样的举动,无疑又讨得了大明的欢心。

    只是缅王孟云却不开心了!因为反缅势力越强,对贡榜王朝的削弱就越大,所造成的威胁也随之增大。当前东边和暹罗的战争,又遭遇大败。

    这种形势,实在是令他忧心如焚。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终是想起自己的盟友……大明来了。虽然他之前也想找英国。但听到东孟加拉被英国人霸占后,他才恍然大悟,感念起大明的好来了。

    于是每天召见数次大明驻缅甸大使。那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最后为了方便,还让大使住到皇宫里来。

    天天死磨硬泡,好话说尽的求大明帮忙,让大使的耳朵都起茧子了。比如什么让暹罗退兵,停战议和;恳请大明出兵,剿灭叛·乱;或者大规模提供火器,帮助缅甸渡过难关。

    能把缅王孟云逼到这个份上,也是因为叛乱和外敌一起来势汹汹,让缅甸朝廷,一时之间,有些难以应付。毕竟在此之前,缅甸朝廷的大部分兵力,都放在了缅暹边境。

    后来金彬领导的阿拉干起义,又将二十万官军引入若开山脉。在那里,天天大战不断,牵制了不少兵力。

    这两个加起来,就使得缅甸朝廷,暂时出现了兵力虚空的窘境。只要给一点时间,缅甸朝廷也能武装出一定规模的军队。

    但现在,他们就是没有时间。

    像那曼妮普尔邦和阿萨姆邦从西北方带兵长驱直入,伊诺瓦底江以西的土司见其势大,竟连抵抗都没有,就纷纷表示臣服。这就使得曼妮普尔邦和阿萨姆邦的联军,在短短数天内,就没有任何阻碍的,兵临伊诺瓦底江西岸。再往前,就是古都阿瓦,缅甸朝廷的心脏。也就是后世的曼德勒。

    东北部的掸邦各首领,也一一臣服于暹罗。使得暹军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西北部的掸邦高原收入囊中。

    而南边,暹罗攻克了勃固,扶持逃亡的孟人建立新的勃固王朝。使得下缅甸,也烽火不断。

    这使得缅甸官方的实际控制范围,锐减到缅甸中部,也就是夹在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间的伊诺瓦底江冲积平原。

    这里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是缅人的传统居住区。

    如果让反缅势力和暹罗大军攻入这里,那贡榜王朝,连存亡都是问题。

    尤其是这次反缅势力的配合度很高。完全不是从前那样,一盘散沙,各自为战。让缅甸朝廷,少了各个击破的契机。

    联军的速度如此之快,缅军的形势如此危急,也出乎了包括大明、英国等大国的预料。也是他们都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势力倒戈,反叛贡榜王朝。

    果真是战场瞬息万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啊!


第二百三十二章 缅甸烽火(五)……战略眼光

    此时新山市,廖青正坐在南峰的办公室中,语气轻快的向南峰、刘卫国汇报缅甸的最新战况。

    当说到缅甸形势危急时,廖青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南峰听着,也收起恬淡的笑容。虽然缅甸遭了报应,让他心里舒坦了很多。但过分削弱缅甸,确实于大明不利。所以他觉得现在是时候见好就收,拿出实际行动,施压暹罗,解开缅甸的内外困局。

    但旁听的刘卫国,却有不同的意见。

    只见他盯着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将焦点,都放在缅甸那块区域上。用略带迟疑的语气道:“我在想,有没有可能移花接木,将越南之策搬到缅甸。”。

    也是反缅势力和暹罗大军的进展太快了,出乎了他的预料。所以他根据惯有的战略眼光,重新评判缅甸的形势。然后萌发了趁缅甸朝廷衰微之际,掌控缅甸的想法。

    时移势也!

    南峰和廖青听到这话,并不觉得惊奇。因为他们也有过这种想法。只是仔细一想,他们又因种种原因,否决了这个想法。

    毕竟缅甸和越南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首先就是地理位置。越南和英属印度殖民地隔得远,有个风吹草动,没那么容易引起英国的注意。且当初大明插手越南,是在英国和西班牙都没有防备的时候。有一定的突然性!

    以致后来英国和西班牙反应过来时,只能瞪眼看着,没有任何办法。

    但缅甸不同!它和英国的殖民地隔得很近,稍有动静,就会引起英国的注意。且按照战略眼光来看,英国肃清印度后,矛头绝对会东移,指向缅甸。因为这个时代,清国是无可争议的经济大国。所有想做生意的国家,都不会放过清国这个市场。像现在,英国就一直偷偷往清国输送鸦片,赚取丰厚的利润。

    只是大明的存在,严重阻断了它前往清国的海上商路,致使输往清国的鸦片量,大跌了八九成。所获得的利润,也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所以从地理位置考虑,英国是绝不会放过缅甸这个和清国接壤的陆上大国。否则在后世,也不会有三次英缅之战,吞·并缅甸了。

    因此大明若是间接掌控缅甸的话,一定会刺激英国的神·经,引起强烈的警惕与反击。

    说不定,还会提前点燃明英战火。让无可避免的南洋之战,在缅甸打响。

    这种结果,大明当然是不允许发生的!

    一来是大明还没准备妥当,二来是大明要让缅甸替自己承受一部分英国的火力,不可能让缅甸这把尖刀,就这么烂成一堆废·铁。

    第二个不同之处是局势。

    大明掌控越南时,可是极有耐心的等到阮福映统一越南,天下安定。然后才送阮福映归西,扶持他儿子上位。

    可缅甸现在内忧外患,缅王孟云如果在这个时候,突然没了。那贡榜王朝内部,极有可能变成一盘散沙。毕竟贡榜王朝的缅王上位史,就是一部手足相·残史。比如孟云,就是杀了前任缅王,弑君上位的。且他做的比历任缅王都狠。一登上王位,就杀尽所有可能登上王位的亲兄手足。

    致使皇室一族,几乎没有男丁。不然他也不会对儿子的死,那么耿耿于怀了。

    所以大明若想缅甸还能发挥作用,就绝不会让孟云在这个时候发生意外。毕竟四分五裂的缅甸,只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羔羊。

    第三个不同之处是平衡!

    当初大明插手越南,是想将其变成北上东亚的海陆大通道,从而打破西班牙的封锁。在定位上,就没指望内战刚平的越南,会有多么强的国力。也更没想它帮助大明,抵消西班牙的锋芒。

    但缅甸就不同!

    一开始,就被大明定位成抵御英国的尖刀。和暹罗一东一西,从两个方向,给英国制造麻烦。

    如今暹缅之间爆发战争。

    假若缅甸败得一塌糊涂,一蹶不振的话。那暹罗绝对会实力大增,信心大涨。那对大明的敬服之心,就会有所消减。这显然是大明不想看到的事情。

    即使大明支持了阿拉干、曼妮普尔邦、阿萨姆邦反·叛缅甸,以及暹罗反攻缅甸。也只是给缅甸一个教训,而不是真的要打垮缅甸。

    这和马戈尔尼所认为的一样。

    所以缅甸这个对手,必须存在。也好让暹罗警醒着,对大明时刻保持着敬服之心。否则飘起来了,就成了大明麻烦,反伤了大明。

    仅这三点,就把刘卫国的想法,给彻底的否决了。

    只是对于南峰他们的解释,刘卫国并未听进心里。熄灭手中的烟头,站起身来。径直走到墙壁上的世界地图边,指着缅甸这块地方道:“缅甸西至印度次大陆,东至中南半岛内陆。北至清国西藏、云南,南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

    用专业术语说,就是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险要。

    如果我们掌控它的话,不但打破了英国在印度洋对大明的封锁,而且还能以此为跳板,进攻印度。

    以英国那些资本家爱财如命、守财奴的性子,是绝不允许印度殖民地出现危机。那样的话,大明和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明争暗斗,就极有可能转移到印度上来。

    这成了战场,损失最大的,必定是印度。也就变相的,等同于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