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

第310章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310章

小说: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耀一,编剧、码字工、插画师、平面设计师。微博id:@鞭具蛋挞耀一 。已在「一个」app发表《再热也热不过初恋》、《再冷也冷不过人心》。






VOL。370 回不去的小时候

t xt+~小<说+天>堂

作者扣扣小妖



 



1、



 



小时候,我听到最多的词语是,快点。



 



妈妈说,快点起床。爸爸说,快点吃饭。哥哥说,快点走,要不我们就迟到了。每次听到这样的句式,我来不及细想,必须快点。然后,长大,高考,读大学,毕业,谈恋爱,吵架,结婚,生子。



 



2、



 



小时候,不小心跟别人撞到头,听说会长牛角,一定要再撞回来。没办法,明明撞得很痛,还要对着痛处瞄准了,两个人头对头,再撞一次。



 



撞得满眼冒泪花。



 



3、



 



“吃了没”这句话很有时代烙印,是我小时候听过用过最频繁的问候语。逢人见面打招呼,都是这三个字。物资贫乏的年代,吃,理所当然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当然,吃了就得拉。白天,我妈要我们到外面解决内急,因为如果都在马桶里拉,屋里太熏人。但我最烦去大院里的厕所,因为客流量大,出来进去容易碰到人,碰到了还一个个轮流问:



 



“吃了没?” “吃了没?”



 



我站在厕所门口回答他们:“吃了。”



 



4、



 



从小,我面黄肌瘦,只长个子不长肉,父母的熟人看见了总说我营养不良。其实我爸一直变着花样买营养品给我吃,比如炼乳、葡萄糖、双宝素口服液。我最爱的还是麦乳精。



 



喜欢吃,那就避免不了偷吃。有一次,我妈把瓶盖拧得特别紧,我把瓶子放在桌上,一手扶着瓶身,一手捏着瓶盖,使劲拧,拧了老半天没反应,又学大人的样,拿毛巾捂住瓶口拧。一咬牙,终于拧开了瓶盖,但玻璃瓶也被我顺手打翻了,幸亏抢救及时,没摔到地板上,好险,但麦乳精已经撒了一地。



 



丽娅她妈恰好经过窗外,目睹了接下来的一幕,眉飞色舞地跑去跟我妈说:“你囡是有多饿啊,在屋里趴着舔地板呢……”



 



5、



 



有点怀念小人书。



 



小人书,学名叫作连环画,图文并茂,好看长知识,是我童年的好伙伴。大街上常见旧书摊,花一两分钱租一本小人书,就能坐到小板凳上看一天。



 



每到“六一”节,新华书店的小人书会打折促销,我爸会带我去,让我自己挑,作为儿童节的礼物。我攒了满满一抽屉的小人书,踌躇满志要摆个书摊,租给别人看,赚点零花钱。想归想,还是舍不得,怕别人把书弄脏了弄旧了。后来,好多小人书都被我小表弟拿走了,说好会小心爱护,看完就还,结果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想想就心疼。



 



上小学后,我发现小人书还有一个妙用。写日记要是没内容了,我就翻开一本小人书,每本小人书都有一页“内容提要”,也就是故事简介,我提笔就写:“今天,我读了一本小人书,书名叫作《×;×;×;》,里面的故事好看极了,讲的是……”我把内容提要从头到尾抄一遍。最后,另起一行,写上结束语:读完这本小人书,我又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至于什么道理,我可没想过。



 



运用这个方法,我曾一天之内恶补11篇暑假日记,抄“内容提要”抄得我手都软了。



 



6、



 



有一回,爸爸的一个朋友分给他一箱啤酒。



 



听说那人有亲戚在医药公司上班,走后门买了几箱酒,比普通的啤酒贵,是补酒。



那酒的名字叫三鞭啤酒。我不懂什么叫“三鞭”。我爸看着啤酒标签说,是牛鞭、狗鞭、猫鞭。



 



我爸喜欢喝,我妈嫌弃,说酒里有股子尿骚味,抿过一口就不肯再喝,于是,便宜了我和我哥。没多久,我们就喝完了那一整箱,喝得不亦乐乎。



 



那时,感觉口感还不错,和平常买的啤酒稍有区别,还在班里跟同学炫耀:“我喝过三鞭啤酒,你肯定没喝过。”长大后,那个悔啊。老爸还自诩文化人,怎么就不拦着我呢,让我喝了那么多壮阳酒。



 



难怪我长大后,嗓音变得雌雄莫辨,偶尔在电话里,人家还以为是男的。幸好,除了声音外,别的男性特征在我身上尚未发现。



 



7、



 



学校发下来一张表格,让大家填“我的理想”。我挺纠结的,不知填什么,不是没理想,而是我的理想相当泛滥。



 



起先觉得当主席、当总理挺光荣的,跟我哥说:“将来我们一个当主席一个当总理吧。”我哥说:“好啊好啊,我当总理,你做主席。”我想,凭什么你当总理啊,我也要当,你只能做主席。两人打了一架,结果我输了,哭着把总理的宝座让给了他。



 



填表格时,我爸说不能填主席,也不能填总理,要填点实际的。我认真地想了想,这个志向并非难以实现,将来等我有了孩子,直接起名叫“某总理”“某主席”,户口本一登,白纸黑字,谁敢说不是。爸爸说:“学科学,学文化,首先,你应该争取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点头,填上“科学家”。我爸又说:“你数学好,考试都是100分,将来可以做一名数学家。”我又点头,在“科学家”后面填上“数学家”。我说:“我语文也不错,我想当语文家。”正要填上,我爸皱眉说:“不对,得说是‘文学家’。”



 



最后,我的理想是:文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其实我还想多填几个家的,表格不够宽,只好作罢。表格交上去后,发现同学们有的填医生,有的填解放军,还有的填警察叔叔,只有我填了一堆“家”,像是过家家。其实,我是很认真的。真心以为,长大后,必然能成为一代大家,不论是科学家、数学家,还是文学家。我还听说,北大、清华是最好的大学,就经常想,将来到底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呢。



 



长大后才明白,是我想太多了。



 



本文选自扣扣小妖新书《回不去的小时候》。



 



扣扣小妖,作家、编剧。微博id:@扣扣小妖


tXt,coM



VOL。371 站在三十岁的门槛上

txt?小?说?天堂

作者邓安庆



 



二十九年前的今天,妈妈生下了我。现在妈妈在老家,我在北京。每一年我回一次家。他们都永远在那个老屋里,而我总是从一个城市换成另一个城市,出发的地方总有不同。打电话回家,他们问我在外面过得好不好,我说好啊,吃得饱穿得好。我问他们好不好,他们说好啊,天气好收成好。他们总问我吃饭了吗,说着说着又问我吃饭了吗。吃饭好像是第一等的大事情。他们生在饥荒的年代,爸爸小时候在全家出去讨饭时差点被卖,他们总是忘不了饥饿的感受。最新鲜的一次,是跟九岁的侄子通话,过去他在我印象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小孩,现在他却能清晰地表达,我问他转学的事情,问他有没有朋友,我其实也很想跟他说:“九岁时,你的爷爷奶奶去了外地,我第一次学会了站在凳子上拿着锅铲做饭了。”



 



我们的生活交集得越来越少,一年一次的回家,主题渐渐变成催婚。无论什么话题都会转到结婚的事情。一次我忍受不了这样的重复,便说:“我有我的生活。”妈妈在电话那头质问:“你怎么这么自私?你考虑过做父母的感受吗?走在垸里,跟人家说话,人家问起你的事情来,我都不好意思说什么。”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我尝试费力地讲我的世界,我的想法,我的得到,他们茫然地回应着。他们在那个永恒不动的小村庄里,听着一个在远方不断流动的声音。我不敢说任何不好的事情,被中介骗,被人骂过,被偷了东西,这些司空见惯的外乡事件,都能引发他们的担忧。但是他们一定会转回来说:“你要赶紧找个女人结婚!”



 



我想三十年的生命中,我最常感觉到的是一个场景:我在一个小箱子里,手和脚都缩着,无法伸展开来。上学时,我担心交不起学费,担心被别人同情和嘲笑;上班后,我担心被炒鱿鱼,老是被失业的噩梦惊醒。当我跳出来看自己,我看到的是一个自哀自怜的形象:母爱缺失,总把自己放在一个需要关爱的位置上。因而去屈从,去讨好,生怕人们不爱我。我开着各种玩笑,又留心人们的反应。我想做父母的乖孩子,也想做工作中的好同事。在我的内心中,我压抑着自己。我想过的人生,坦荡而肆意的生命,总是因为我内心的恐惧而止步。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看着一个日渐趋向衰老的肉身,内心常有自我厌恶感。



 



想起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还留在上学的那个城市上班。那时候的女友打电话叫我回学校。她在车站等我,然后带我去了餐馆。推开门,坐了一屋子的人,生日蛋糕摆在桌子的中央。我内心激动而惶恐。从来没有人这么隆重给我办这么热闹的生日宴席,面对这么多的祝福我不知道怎么去回应他们。亲密的情感,从来不是我熟悉的。从小我独自一个面对这个世界,我一个人接受,一个人消化。忽然有人对我这么好,我有点手足无措。后来我离开那个城市,在另外的城市里找工作,找到又被开掉,吃不饱饭,房租也交不起,我没有告诉她。那时候我们分手了。



 



我把积蓄一部分给了哥哥,另外所有的都打给父母,留下几百块钱熬到下个月发工资,有点倾家荡产之感。我总记得上大学时父母向亲戚借钱给我上学,他们一百一百地凑钱的场景让我终身难忘。我也记得母亲当时在山上因结石疼得直哭,还要去地里干活。我想也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我终究不能完全按自己意愿生活,我的一部分是他们的。我出生时,七岁的哥哥跑到地里去叫我爸爸,然后跑回家放鞭炮。现在他三十七了。我妈妈六十了。我爸爸六十一了。哥哥如今是做生意的,欠了钱,跟媳妇儿吵翻了,也跟生意伙伴闹僵了,现在他不见了。他不见了半个月。当我人生走进了三十岁的门槛,这是我碰到最糟心的事情。我内心一直存着这个想法:他一定是好好地活着的,只不过压力过大,就躲了起来。那如果他真的出事了,我就要承担起我两个侄子的抚养责任,也要照顾好我的父母。我做好了这个打算。既然生活就是这样反反复复,我没必要悲观,平平静静地尽我的责任好了。我三十了。



 



哥哥失踪的前几天,问我妈妈:“你是不是更喜欢你的小儿子啊?他又懂事又听话。你看我的两个儿子,我跟他们妈妈吵架,老大就杵在那儿绷着脸不说话,小的就会到他妈妈那边笑笑,再到我这边笑笑。你看弟弟不就是像我那个小的那样吗?”我妈妈生气地说:“我对你们都是一样的疼爱!”妈妈告诉我这件事时,我说:“他是担心你们会嫌弃他。”妈妈那边激动地说:“他是我儿子!我怎么会嫌弃!”当我三十岁时,我会想起他的三十岁,也会想起我爸爸的三十岁。我们一个个穿过这个时间的节点,奔赴未来的生活。我常常为我父母而心疼,他们养育了两个他们无法理解的孩子。他们至今在期待一个安全而平坦的人生。哥哥最后一次电话跟我说:“我在家,根本不敢看妈妈的眼睛。她的眼睛叫人害怕。”



 



以前没有电话时,每回收到在外读书的哥哥来信,爸爸都要回信。常常是他和妈妈在房间剥棉花,我趴在桌上拿着纸笔,他口述一句我写一句,经常是这样开头的:我儿,收到你的信了;结束的话也是固定的:钱省点花,好好读书,出来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妈妈会添一句:饭要吃饱!我也会添一句:带点书回来看!现在虽然我不写信了,但是我会不断发短信给他:“我想生活总是这样,坏一点,好一点,再坏一点,再好一点,好好坏坏之中,人变得坚韧起来。就这样,不至于好到哪里去,也不至于坏到哪里去。时间继续往前走,日子继续往前过。在反复折腾中,对于人生的各种境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都有了丰厚的体会。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