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历史同人)殊途(胤煜同人) >

第3章

(历史同人)殊途(胤煜同人)-第3章

小说: (历史同人)殊途(胤煜同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暮雪和寒蝉闻言都震惊了:“国主……”
  李从嘉闭上眼,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城破时的一刻。
  站在门口的女英,终是忍不住闯了进去……

  ☆、【玖】转眼国破山河冷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写文的时候会引用歌词哦⊙▽⊙
  【玖】
  “臣妾不走,”女英跪在李从嘉面前,“无论生死,臣妾都要和国主一起。”
  “女英,我应过娥皇,会好好照顾你。你不能出事。”
  女英含泪望向李从嘉:“无论祸福,姐姐都可以与国主一同面对……为什么姐姐可以,我却不行?”
  李从嘉想扶起女英,女英却不起。看着她这副模样,着实有些为难:“女英,你……”
  “国主无需多言,臣妾心意已决,”女英望着李从嘉,目光坚定“国主殉国,臣妾殉夫。”
  李从嘉知道多说也无用了,叹了口气,便走到廊上凝视着那碎了一地的月光。女英看着他,只觉得如今这一抹天水碧色,染上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寂……
  李从嘉欲纵火焚宫的消息传到了宋军那里。
  “什么!”赵匡胤被传来的消息吓到了,拍案而起,“命人去告诉江南国主,若他肯降,宋军绝不会伤金陵城中一草一木。若他敢有个什么闪失,朕定会让整个金陵城的百姓为他陪葬!”赵光义注意到了此刻赵匡胤眼中闪过的慌乱。大哥灭后汉,攻后蜀,何时浮现过惊慌的神色?难道,是因为李煜……
  烛残漏断,独立凭阑,风吹着有些凉意。李从嘉冷笑着,好一个赵匡胤,竟然敢拿这个金陵城百姓的性命作为威胁。赵匡胤,李煜何德何能,让你逼我至此啊!
  次日清晨,阳光照入房中显得有些刺眼。
  “暮雪,”李从嘉唤来暮雪,“去把那件梨花白的衣裳取来。”暮雪不解,却也只得照做。换上白衣,李从嘉将青丝以一支洁白的骨簪束起。看着暮雪捧着的天水碧,心中怅然,而今的李煜,如何衬得起着这通透澄澈的天水碧色?
  唯有白衣缟素,以祭故国。
  李氏三代基业,终是毁在我手上。
  桌案上,是一张一张的诗笺,上面是一行行清浅的字迹。“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抚半卷词文,金陵的凤阁龙楼中歌舞升平的景象还浮现在眼前。然而春秋只一瞬,转眼却已是国破山河冷。
  赵匡胤看着李从嘉一步一步,缓缓登上了金陵城楼。记忆中李从嘉似乎永远着了一身江南烟雨染就的天水碧色,何时见过他一袭白裳?
  风吹过,素白的衣袂翩飞。赵匡胤有种想冲上去,紧紧抓住那人的冲动,生怕下一秒,他就这么消失在自己眼前。
  城外,宋军兵临城下,白骨累累;城内,百姓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李从嘉苦笑,真是,祸国殃民……
  “开城门。”李从嘉开口,声音似乎被吹散在风里。身边的人慌了,立刻跪下了不少:“国主……”“开城门。”李从嘉再度开口。“是。”
  李从嘉闭上眼,一滴泪缓缓落下……

  ☆、【拾】弦上相思歌遍彻

  【拾】
  赵匡胤站在礼贤馆门外,看着院中的李从嘉折下一支红梅。
  赵匡胤的记忆中,李从嘉的目光永远是温和如水的,那是多情的江南沁染出的柔和。而如今他却觉得李从嘉看向他的目光带着透骨的寒意,甚至有一丝的恨意。
  赵匡胤望着李从嘉,轻轻叹气。身后跟着的三个小宫娥也只敢默默地立着,不敢言语。
  赵匡胤只微微侧过头,给三个宫女使了个眼色,又递给领头的宫女一件银色的披风。领头的宫女点了头,三个人走了进去。
  李从嘉忽然觉得身上一暖,转头发现一个看上去十六七岁的宫女为他系上披风。
  那宫女替李从嘉系好披风后,跪下行了一个大礼:“奴婢弄影,今后便是馆中的领事宫女。”
  李从嘉注意到弄影身后还跟着跪下了两个宫女,这两个宫女看上去年纪较小,正值豆蔻年华。
  “她们?”李从嘉望向那两个小宫女。
  “奴婢红芙(绿芜)见过侯爷。”两个小宫女齐声答道。
  “都起来吧。”
  “谢侯爷。”三人一起起身。
  “侯爷,”弄影看了一眼李从嘉,“外面天凉,侯爷还是进去吧。”
  “嗯。”李从嘉应了声,走尽了屋里。
  清晨,暖暖的阳光照在白雪上。
  弄影走进屋,看见李从嘉又独自坐在窗边,不由得叹气,自打她来礼贤馆以来,便一直没见李从嘉笑过。
  “侯爷,侯爷!”红芙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郑国夫人来了!”
  李从嘉起身,看见女英怀抱着娥皇挚爱的烧槽琵琶缓缓走近。暮雪和寒蝉也跟在了身后。
  “国主……”女英开口,只觉得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如何说起。看着李从嘉,女英只想落泪,却也怕他担心,只得强忍住。
  女英将烧槽琵琶递给李从嘉,李从嘉轻轻抚摸着琵琶,仿佛那女子姣好的容颜还在眼前。
  “娥皇……”李从嘉拨弄琴弦,弹奏起她最爱的那首曲子。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那首恢弘的盛唐之音,如今却染上了一分凄凉。
  泪珠坠落在琵琶上,成了一朵绽的莲花。
  女英在一旁早已是泣不成声。
  暮雪看着此情此景,也几乎要落下泪来,只得悄悄退了出去。
  暮雪掩好门,一转身才发现身后站了一个人。
  “赵……”一声“赵公子”差点脱口而出,暮雪惊觉不对,慌忙跪下了,“参见官家。”
  赵匡胤只对着暮雪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接着又挥手示意让她起来。
  屋内还有琴音渐渐传出。
  “这是什么曲子?”赵匡胤望着暮雪,流年似水,这丫头比起当年收敛了不少。
  “这是《霓裳羽衣曲》,本是唐明皇所作,后因安史之乱而失传。国主,”暮雪抬头忘了一眼赵匡胤,又低下头去“呃……侯爷偶然得了残谱,遂与昭惠皇后补全了此谱。”
  赵匡胤只默默听着。从嘉,你这是在思念娥皇吗?
  一曲终了,李从嘉抱着琵琶默默叹息。此曲虽已补全,可却在也不见那女子翩翩起舞,一展盛唐风华。
  “此曲的谱子呢?”李从嘉淡淡的开口。
  女英小心地拿出自己好生保管的丝绢交给了李从嘉,顺势从李从嘉手中接过了烧槽琵琶。那丝绢上正是《霓裳羽衣曲》的曲谱。
  昔日这被称作盛世之音的《霓裳羽衣》现在却成了亡国之音,可笑。
  李从嘉将丝绢放到燃烧的蜡烛上。
  “国主!”女英想要阻止却已经迟了。
  她不在了,南唐不在了,那么留着此曲还有何用?
  薄如蝉翼的丝绢被火光一点一点吞噬,终于,化作了灰烬……
  月上柳梢头,银霜茫茫。
  女英伸出玉手,轻轻抚过怀中的烧槽琵琶。姐姐……
  不知不觉,又是一行清泪滑落……
  姐姐,你可知道,他有多放不下你?
  姐姐,你陪他度过了最美好的年岁,而今,这段最痛苦的岁月便由我陪他一起走吧。

  ☆、【拾壹】人生长恨水长东

作者有话要说:  江州的事情←_←我也只是听别人说过……吐槽轻点⊙▽⊙
  【拾壹】
  乍暖还寒,雪化之时倒是显得格外的寒冷。
  清晨
  隐隐约约院中传来女子的哭声,暮雪心生疑惑,便顺着声寻了过去。
  “寒蝉?”暮雪开口,女子转过身来,果然是寒蝉。寒蝉眼眶红红的,脸上挂着泪痕。
  暮雪拿出手绢为她拭泪:“这是怎么了?大清早的你不去伺候夫人,在这儿哭什么?”
  弄影缓缓走了过来:“蝉姐姐怎么了?”
  “没事,”暮雪抬头看看天色,“这个时辰侯爷也差不多该起来了,弄影,你先去伺候着。”
  “是。”弄影点点头。刚走到门口,门却突然开了,李从嘉走了出来:“出什么事了?”
  “侯爷,”弄影行了一礼,“蝉姐姐她……”
  李从嘉朝院中望去,看见寒蝉哭得梨花带雨,缓步走了过去。
  “暮雪姐姐,我随夫人但了汴京后,托了人帮我回老家看看父母兄弟……”寒蝉哽咽道,泪水像是断了线的珠子,“谁曾想……竟然……竟然只得到了江州被屠的消息……家中父母以及姊妹兄弟,无一幸免……”
  暮雪慌忙捂住了寒蝉的嘴:“你小声点儿,千万别让侯爷听见。”
  “什么?江州……被屠城了?”李从嘉大吃一惊。
  暮雪闻言猛地转身:“侯爷!”暮雪和寒蝉纷纷跪下,弄影跟了过来,有些不知所措,但也跟着跪下了。
  “寒蝉,这是真的?江州……”李从嘉按住寒蝉的肩膀,手止不住地颤抖。寒蝉没有答话,只一个劲儿地哭着。
  “赵匡胤!赵匡胤!”李从嘉想要冲出去,弄影惊愕地抬头,赶忙拦住了他:“侯爷,侯爷你冷静些……”
  李从嘉颓然跪下,一身素白色的衣裳显得更加落寞……
  赵匡胤匆匆朝礼贤馆走去。
  从嘉是否听说了江州的事?
  赵匡胤站在门外,听见屋内传来几声轻微的咳嗽声,推开门,一阵酒气扑面而来。
  看见案前的人醉得不成样子,却还固执地斟着酒,赵匡胤皱了眉,一把夺过李从嘉手中的酒杯:“从嘉,你别再喝了。”
  李从嘉抬眼,轻笑着:“官家可还记得,罪臣受降那日,官家答应过什么?”
  “你说过,你会饶恕江南万民的!”
  “是。朕应过。”
  “那江州呢?为什么要屠城?”李从嘉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官家若是恨南唐,就一道圣旨赐死我好了!他们是无辜的!”
  赵匡胤握住李从嘉的手,只觉得指尖都冷的吓人:“我没有想过要屠城。我听说他们要屠江州的时候,就下了特赦令,命人快马加鞭地送过去,可是,圣旨到江州的时候,已经,晚了……”
  李从嘉甩开他的手,走到窗边,推开窗,一阵彻骨的寒冷袭来。
  “你不用解释……成王败寇……终究是我无能,守不住南唐,是我,对不住江州百姓……”李从嘉闭上眼,似乎能看见江州城内血流成河,白骨森森。一滴一滴的泪水砸在了窗沿上。
  成王败寇……你我之间就剩下这些了?
  “咳咳咳……”李从嘉立在窗边,轻微地咳嗽着。
  “从嘉,你……”
  “赵匡胤,你走吧。”
  风乍起,墙角的红梅簌簌飘落,如血,如泣……

  ☆、【拾贰】往事只堪哀

  【拾贰】
  已是初夏时节,早有蜻蜓立于荷尖,十里菡萏含苞待放。礼贤馆内的梧桐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
  天边的晚霞斜照入屋内。
  李从嘉仍是一身雪白的衣衫,长发未束,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念珠拨乱。一旁的桌案上还有散落的诗笺。
  他爱词,可玲珑词笔,诉不尽千纸遗恨。
  他信佛,可佛骨檀香,偿不清罪孽孤魂。
  李从嘉轻叹一声,闭上眼去。
  佛曰,因缘果报。前世的因,今生的缘,你我便是茫茫因缘错。
  忽然,雕花的木门发出很轻的一声“吱呀”,有人缓缓步入。
  禅香袅袅,烟雾氤氲,赵匡胤注视着跪在佛像前的人。纵然是青灯素裳,李从嘉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赵匡胤没有开口惊扰他,而是注意到了桌上散落的诗笺,拿起诗笺,上面是李从嘉的笔迹。一句一句,是用血泪凝作的亡国诗词。
  “官家。”赵匡胤回过神来,李从嘉已站在他身后,拿过了他手中的诗笺,一页一页的收好。赵匡胤只默默地看着。
  不经意间,李从嘉露出了左手手腕上那一串紫檀佛珠。“你戴着这佛珠,很好看。”李从嘉闻言,愣了一下,顺着赵匡胤的目光看去,注意到了手腕上的佛珠——这是当年小长老赠与他的那串。李从嘉伸手想要取下佛珠,却被赵匡胤止住:“别摘,这佛珠,很配你。”
  李从嘉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不可置信地开口:“当年,广凉寺中的人,真的是你?这佛珠,是你……”
  “是,这佛珠,是朕让小长老转交于你的。”
  李从嘉苦笑,却停住了摘佛珠的动作。
  一时一片寂静,相顾无言……
  “我……想听当年的那首《忆故人》了。”
  赵匡胤抬头望见墙上挂着的古琴,缓缓地开口。
  李从嘉感觉心里狠狠地抽搐了一下,他背过身去:“时隔多年,那首曲子……罪臣,已经不记得了……”
  “那从嘉……可还记得,当年你我一同把酒言欢……”赵匡胤说着,只觉得恍若隔世。
  李从嘉没有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