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神话迷娘曲 >

第6章

神话迷娘曲-第6章

小说: 神话迷娘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话音未落,转瞬更加惊愕地瞪大了眼。

迷娘已经打开了食盒,盒子打开,全是又白又软的包子。

因为被子紧裹的缘故,还散发着浓浓热香。

每一只包子,司徒慕欢都有看到迷娘通通咬过一小口,然后再递给连真享用。

第十五章 女儿郎(十一)

司徒慕欢的眼睛瞪到不能再大,他只顾着观看迷娘小口咬包子,连真大口吃包子,竟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负责替他送饭的家奴阿福,已经进入生童部第一组学堂,他所坐的座位旁边。

司徒慕欢贴身家奴阿贵帮助阿福麻麻利利地摆好饭菜,这才开口,唤主子用餐:“公子,可以吃饭了。”

水晶肘子,青菜碧绿汤,爆炒鸭舌,还有一碟盐炸花生,这样的菜式,在整个西院学堂都算是上等饮食。

连续唤了三次,司徒慕欢总算反应过来,一边拿起了筷子夹菜吃饭,一边开始嘲笑连真的寒酸。

连真始终充耳不闻,迷娘站在一边,鼻子里闻着司徒慕欢桌上的饭菜香味,却慢慢红了眼睛,忽然咬牙,冲着司徒慕欢含泪大声道:“有什么了不起?!你等着瞧!不用几天,迷娘就会学做这些菜了,我家公子也就不用老吃包子了!”

迷娘的声音很大,传进他耳朵里竟是有些嗡嗡地响,连真半只包子拿在手里顾不得吃,冷冷伸出另外一只拳头,往她额角敲了一记:“光耍嘴皮子,谁不会?!等你真正做到,想说什么大话都不迟。”

连真这一敲,没有留丝毫余力,敲得迷娘头皮发麻,旋即疼得撇了撇小嘴,越发眼泪汪汪道:“是。公子教训的是,迷娘知道错了。”

司徒慕欢怔怔望住迷娘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眸,隐隐泪光中,似有火焰燃烧,心里忽然说不出的讨厌。

碍眼的家伙,他只盼着能够早日除掉的好。

无论是连真,还是迷娘,这一对共同插班进西院学习的主奴,都不是能够叫他心情舒畅,尽享尊荣的普通同窗。

司徒慕欢开始后悔,与迷娘所订的三个月比武之期。

三个月,太漫长,太难等待。

他有些等不及,恨不能现在,马上,就可以出手。

吃完包子,连真带迷娘出了学堂,往各处随意转悠。

西院学堂共分为四大区域。

其一为国学学堂,也就是学生们统一上课的地方。

其二为武艺练场,学生们集中修炼,比武的地方。

其三为战阵沙地,供斌童班学生学习操练战斗阵形之用。

除开国学学堂,沙地与武艺练场,占去学堂大半面积。

最后一个区域,则是学生们课后休息用餐的食铺。

生童部的武艺练场,就在学堂教室的背面,绕过一座花圃即到。

连真带迷娘穿进去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还在食铺里吃饭,四周摆满了兵器架,架中插满了各种兵器的武艺练场,略显几分空荡。

有十来个生童部的男孩子,正三三两两地进行投壶运动。

刚刚吃过饭,不易剧烈活动,从最基本的投壶开始热身,是西院的长年规矩。

投壶很简单,参加者取没有尖头的树枝箭杆四支,站在规定的距离外,依次向壶内投掷。四枝箭全部投完为一局,每次比赛进行三局,以投中多者为胜。

这种壶,通常是以青铜制成,且设计成口阔,肚大,脖子细长的酒壶形状。

天贝郡学院的投壶,都是统一采用这种青铜酒壶。

连真走到距离他最近的投壶场地,发现壶中已经装入4枝箭,地上掉了4枝,游戏似乎进行了一会,正轮到第三人。

看起来,这场投壶游戏明显比普通游戏增加了些难度,这第三个生童部男孩所站的距离,并非最基本的十步,而是二十步。

男孩子非常认真地朝着他手里的箭,低头哈了口气,然后用力抬高一只脚,再顿到地上,一只眼睛闭紧,一只眼睛瞄准,箭立时飞了出去,直入壶中,发出一声清响。

旁边的小伙伴忍不住发出阵阵喝采。

男孩子样貌很是纯朴,当即非常开心地扣起双手,感谢伙伴们,一转头,不经意见到连真,立时笑道:“连真公子,要不要玩玩?!”

他与连真同样,属于生童部第一组,是城里大商户之子,名唤张鹄。

“多谢。”连真摇头拒绝,转身走了两步,习惯性地叫迷娘跟紧点,却看到小迷娘依旧站在原处,一动也不动地看着男孩子们继续游戏,眼睛闪闪发亮。

连真无奈,转回去走近迷娘,往她耳边低低相问:“迷娘想玩么?”

“迷娘也可以玩么?”听到连真发问,迷娘有些犹豫地抬起头,望住小王子漂亮出奇的嫩滑脸蛋。

连真的神态,在外人面前,总是特别严肃,如果他不笑,光听他说话,迷娘有点拿不准。连真是否在生气。

“嗯。”连真点点头,转瞬取出胸口横笛,吹了两声哨子,告诉张鸹,还有其他的游戏者,迷娘要加入。

二十步的投壶距离,在生童部算是中等难度,张鸹是其中佼佼者,也只有十投七中。

而迷娘,是所有参赛者中年龄最小,身材最弱小的一个。

游戏者们看着迷娘入场,非常不以为然,都认为自己至少会羸过她。

再看到迷娘投壶的姿势,有几个缺少城府的男孩子,更是掩不住好笑又轻蔑的目光。

连真暗暗叹了口气,却不说话,只是睁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在旁静观这场有迷娘参加的投壶游戏。

照连真的眼光看,迷娘投壶的姿势非常不标准,难怪别人看不起,也难怪他会忍不住叹气。

小小的女孩儿,两脚分成八字,站在线外,以整只手掌握紧箭,高举头顶,一点技巧都谈不上,她也不看箭,更加没有重心,只是紧紧盯着前方青铜酒壶,猛然大叫一声,箭就从她手掌心脱离出去,恰似一道闪电闪了出去。

中,,,,中了!!!!

箭枝稳稳插入壶中刹那,连真的心忽然跳得很厉害。

第十六章 女儿郎(十二)

迷娘的第一投,便命中投壶内,站在游戏场地周围等着笑看她箭枝落地的生童们,满怀惊讶之余,也有很多认为她纯属侥幸,为她喝采的声音比起张鸹投箭时,明显冷清数倍。

迷娘在开始投箭之前,听过连真交待游戏规则,知道必须一口气投完四枝箭,才算圆满完成第一轮。

她此时全部的精神,都集中在前方二十步处的青铜酒壶上,那些稀稀拉拉的喝采声虽然是响在她身边,但,却完全未引起迷娘注意。

她吸了口气,站在原地如同一只小青蛙一样,跳了两跳,然后手里握紧了第二枝箭杆。

视线里骤然落入小迷娘如同青蛙跳起的身影,说不出的笨拙可爱,连真忽然忍俊不禁,笑出了声音。

张鸹站在连真背后,听得真切,他感觉奇怪地发问:“不知连真公子何故发笑?”

“我有笑么?”连真迅速收起笑容,回头望住张鸹刹那,已是满脸严肃:“恐怕是你听错了罢?”

“不好意思。”张鸹有些窘迫地摸了摸脑袋,继而盯住迷娘,若有所思道:“你家随从的投壶动作,非常独特,我实在前所未见,如果下次换我投的话,改成她这样的姿势持箭,连真公子认为,我也能投中么?”

“不能。”连真的目光与张鸹一起,安静注视着迷娘,断然摇头道:“你学不了她的动作,她也学不了你的。”

“连真公子为何说得如此肯定?”张鸹有些不服。

他好歹也是生童部第一组的箭术高手,什么样的拉弓姿势都已经基本难不倒他,更何况是最简单的投壶游戏。

“你不相信,干嘛问我?”连真说罢,再也不理张鸹,只管一心一意看迷娘投壶。

他需要进一步确定,迷娘是否在投壶方面具备天份,如果是,连真私下里认为,让他的贴身侍女从现在开始修习箭术是最好不过。

迷娘的第二枝箭,依旧是固定的姿势,双脚分开站稳,将箭高举头顶,然后,张嘴大吼一声,像扔石头一样地扔出掌心。

迷娘的吼声停止,箭也跟着停止了在半空里的凌厉飞翔,直入青铜壶中。

紧接着,是第三枝,第四枝,迷娘握在手里再放开的箭,通通像自己长了眼睛一样,精准无误地投身进壶。

观看迷娘投完四枝箭,在场的生童们莫名感觉,似乎有点喘不过气来。

二十步投壶游戏,一轮四枝全中,这是至今为止,全体生童部学生,唯有司徒慕欢达到的纪录。

不用再比,胜负已分。

负责担任裁判的男孩子,很快向着迷娘跑近来,准备宣布这场游戏结束,换新的游戏者入赛,连真却拦在他面前,声音清脆道:“可以麻烦你,将壶再放远一点么?”

男孩裁判与张鸹同属生童部第一组,也是天贝郡富户之子,他擅长奔跑,生性机灵,知道对方既是由姚肃大人引荐插班学习,身份自然不低,旋即爽快应了连真,继而依照连真意思,抱起青铜酒壶,清空了里面所有箭枝,小心放置到距离迷娘三十步远处,

一,二,三 ,四。

当着众人面,连真又叫迷娘连续投了四枝箭,迷娘很快丝毫不差地全部入壶。

司徒慕欢听到消息,摩拳擦掌闯进游戏场地,誓与迷娘比个高低。

他在西院学堂虽是横行霸道惯了,一身功夫倒是实实在在,生童部的男孩子们正感大失面子,居然输给连真带来的小随从,个个憋着劲,欢呼支持司徒慕欢出手,击败迷娘。

此时已到了下午的上课时间,生童部的教头先生来到演练场,正准备发出集合令。

连真眼尖,远远地看到一个孔武有力的青年汉子,提着一面铜锣,阔步如风迈入练场,短衫长裤,额头上包着只绣有天贝二字的方形双层布帽,毫无疑问,是学堂里的中级教头标志。

这名教头,30出头年纪,名唤崔粟灿,精骑射,在阵法方面也颇有见地,经常跟随主事官吏姚肃出战抗敌,深得对方器重。

崔粟灿还没来得及敲响集合铜锣,连真已经轻轻拉住他衣袖,沉静相问道:“不知先生贵姓,可是在学院担当生童部的教头?”

第十七章 食铺小厨娘(一)

崔粟灿有些意外地低下头,发现拉住他衣袖的男孩儿,长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脸蛋粉嫩,非常地漂亮可爱,立时忍不住心中喜欢,扔下铜锣,张开双臂用力抱起连真,咧嘴笑回道:“小家伙眼力真不错!我就是负责生童部的武术教头崔粟灿,想不想跟我学功夫呢?”

他手指触及连真肋下刹那,脸色忽然变了凝重,继而小心翼翼放连真落地,沉默半晌,继而伏近连真耳边,声音低低道:“你的真气,有没有被什么东西弄伤过?!”

崔粟灿体内法力已修至第五层,虽未到飞花摘叶地步,却也开始逼近随心化境,论其实力,早在半年前已经超过了西院总教头史进,只是他为人比较随和,不喜张扬,故而知道这一实情的人并不多。

身为内外兼修的修真者,崔粟灿一出手,便敏锐感觉到连真肌骨内焰虚弱,比起同龄人,明显低微不平,一缕真气郁积胸腹,似有还无,平常看来与常人无异,若稍微进行激烈一点的运气活动,立显性命之忧。

这样的体质,根本不适宜学武。

连真很明白崔粟灿话里意思。

受到身体条件限制,他无法在武功方面成就大器,这件事,在凤阳宫,只有连真过世的母皇连雀,还有当年替连真接生的太医牛羊氏,最清楚。

连雀肚中怀育连真六个月时,不慎动了胎气,导致他先天不足,提早出生,能够安然无恙存活至今,已是大幸。

在尚武成风的新博国,身体羸弱无力的男子,免不了受尽轻视与嘲笑,即便连真贵为王子也不例外。

为此,连雀一方面搜遍全国灵丹妙药为幼子连真调养体质,一方面暗中想尽办法寻求名师,是以连真虽然不能随意动用体内真气,但是普通的拳脚与基本的剑术,偶尔拿来应急,在他年满七岁时,都已不成问题。

这样一来,凤阳宫中都错误认定,六王子连真资质聪颖,文武全能,日后长大必可傲视一方,担起白帕国半壁江山重担。

听闻崔粟灿此问,分明是内行中人,连真心知瞒不过对方,索性神态大方道:“先生说得不错,我曾经在娘亲腹中受损,这是天生命定,谁也没有办法,还请先生为连真保密。”

“连真?!”崔粟灿猛然吸了口气,望住连真,吃惊道:“原来你就是连真!”

连真来西院之前,姚肃向崔粟灿仔细交待过,叫他注意分寸,好好照顾这位年仅十岁的新博六王子殿下。

崔粟灿说罢话,越发压低了声音,异常谨慎地向连真问安道:“小臣崔粟灿,见过六王子殿下。”

连真趁此机会,向崔粟灿提出请求,叫他别急着召集生童们上课,且从旁观看司徒慕欢与连真的贴身随从迷娘比试投壶。

如果依照崔粟灿的眼光,也认同迷娘确有天份,连真希望崔粟灿能够对迷娘严加指导,修习上乘箭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