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

第312章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312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另一方面,因为船厂已经在法国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建造“靖海号”装甲巡洋舰,已经获得了建立4700吨军舰的部分经验,建造6500吨级的军舰无疑更为稳妥,虽说迈的是小步,但却没有多少风险,甚至在史司看来,如果建造时监造再严谨一些,完全不会有任何问题。

    无疑史腾阁的想法非常现实,而且极为可行,甚至这同样也是各国造船业正常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建造小舰向大舰一步步的迈进,逐步完成技术积累。

    但史腾阁的解释却无法让史司信服,不等史腾阁说完,便被他打断了。

    “可问题是,别人留给你们这么多时间了吗?”。

    (双十一,光棍节,什么时候这日子变成了消费的狂欢了……哎,还是回归其本质,让大家伙今天“脱光”吧,男女光棍们凑成一对是一对!祝大家光棍节快乐……)

 第75章 游说(第二更,求月票!)

    置身于这间可以用“空旷”来形容的办公室中,尽管是坐在桌上,但史司依然感觉自己似乎有些紧张,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体验,或许是这间两百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给予他这种感觉,就像是第一次进入教堂一般,紧张而又充满渴望。

    宽敞而又高大的空间会令人心生渺小之感,这是建筑心理学上的原理,对此史司当然不清楚,现在他只是看着那位穿着军装,在软木地板上踱步的元帅。

    因为铺设着软木地板的关系,尽管那位元帅穿着皮鞋,但踏在地板上却没有发出多少声音,他的指间夹着一根雪茄,雪茄烟于其指间弥漫着烟雾,他似乎是在思索着,犹豫着。

    为了让自己内心更放松一些,史司又一次把视线从元帅的身上,转向面前这张宽大的办公桌,桌上有几个文件筐,其中放满了文件。而真正吸引人的还是还有个特制的能保持定湿度的雪茄烟盒,他知道里面装的是同铅笔一样粗细的古巴黑色雪茄烟。元帅喜欢吸雪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只有了解唐浩然的人才知道,他只会在思索问题的时候才会吸雪茄,就像现在。

    在海军的扩充计划得到批准,派出代表往欧洲谈判购买军舰的同时,舰政处开始了新型军舰的设计工作,作为总工程师的史腾阁提出了一个相当稳妥的方案,以AmiralCharner级装甲巡洋舰为原型,放大建造一级6500吨左右的一级装甲巡洋舰。

    这个方案看起来无疑是极为稳妥的,不仅适合海军的发展。同样也适应仁川造船厂的技术能力。但是这个方案却在舰政处引起了争持。准确的来说是总工程师与副总工程师之间的争持,后者,也就是从德国来的船舶工程师史司,他认为应该建造一艘主力舰,以令东北海军实现实力上的跳跃式发展。

    但史司的这个建议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且不说舰政处那边的争持,就是海军自己内部也有几种声音,一种是既然技术上允许。那就应该建造,一种是造主力舰太自不量力了,还有一种就是认为应该购买一艘主力舰,以增加海军的力量。

    一个建议搅得大家都不得安生,最终现在三个人都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前,等待着自己的拍板,可是如何选择呢?

    无论是造与不造或是购买,都有各自的理由与依据,站在海军的角度,自然是希望购买。就如同容尚谦这位海军处长一般,而在技术方面却产生了分歧。一个认为技术条件成熟,一个认为技术不成熟。

    如何选择呢?

    这是一个问题,若是以唐浩然的本意来说,他自然希望中国能够实现战列舰的自造,毕竟作为一个大国,战列舰不可能依靠购买,更何况在这个时代,战列舰是所有战舰中最具威慑力也是最为复杂的,对于建造条件的要求无疑也是最为严苛的,同时对于武备、装甲、动力装置、船体等分系统的设计制造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也有着极高要求。要判断一个国家造船工业乃至综合国力的真实水平,那么考察战列舰的建造情况足一个非常直观和极具权威性的方法。

    如果东北能够建成战划舰,那么无疑将会向外人“说明”,东北实业的强大,并以此提醒关内的人们,谁才是未来中国的希望,政治上的声誉无疑是极为诱人的,尤其是对于唐浩然这个并不怎么讨传统士林喜欢的的“乱臣贼子”来说更是如此。

    但真的有这个实力吗?

    “我们真的能这个能力吗?”。

    转过身,停下脚步的唐浩然将视线投史司,投向这个已经可以用生硬的中文进行简单对话的德国工程师。

    “元帅阁下!”

    元帅的询问让史司的心底只是一阵激动,他知道眼前的元帅同样心动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剩下的问题只是说服他,说服他相信这个选择没有任何错误,于是他深吸一口气,以按下心底的激动。

    “元帅阁下对西洋的了解是众所周知的,那想来元帅阁下一定知道,在半个世纪前,普鲁士的几乎没有海军,甚至在战争期间,弱小的不值一提的海军,只能龟缩于港口中,就连同商船队也是如此!”

    出人意料的是,史司并没有直接回答唐浩然的问题,反倒是给其上起了历史课来,可实际上唐浩然却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了解德国,所谓的“西洋通”不过只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剽窃后世的成果罢了,可稍微一想,也知道那会德国的海军并不强大,德国的公海舰队那可是二世皇帝的事情,好像就是现在这会才开始崛起的吧。于是只能默默的点点头。

    “1848的“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当时的普鲁士海军的力量就极为薄弱,在那场战争中原为丹麦领地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想要并入德意志联邦,而作为波罗的海主要海军强国的丹麦海军,因此封锁德意志北部与波罗的海沿岸的所有海上贸易,此时英国与荷兰宣布保持中立,奥地利海军远在地中海无法驰援,德意志联邦本身没有海军,德北的海上贸易完全停顿。1850年战争结束,获胜的丹麦海恢复了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区的统治……”

    德国的历史瞧着似乎与中国有些相似,听他这么一说,唐浩然倒是找到了与中国的共通之处。

    “战争的教训是痛苦的,这时德意志各邦终於觉得有必要建立一支自己的海军,於是法兰克福国民大会授权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表弟艾伯特亲王建立“德意志皇家舰队”,当时德国的造舰工业还很弱,船舰主要是向英国订造,人员训练也很差,常常发生海难造成不少悲剧,不过这至少开始了德国的海军之路……”

    似乎与这正是后进海军的道路,战争的教训使得一个大陆国家开始走向海洋,史司的“历史课”让唐浩然意识到,历史上曾经被行英国人视为眼中钉的德国海军,原来也只是一个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的“婴儿”,甚至直到现在,也谈不上强者。

    “在普法前夕,针对自身海军力量薄弱的缺陷,普鲁士政府一直热衷于海军的扩充。然而当时,普鲁士的造舰工业发展落后,海军装备的主要军舰大都依赖从国外定制,这对于新生的德意志帝国而言无疑是不可接受的,为此德国海军部曾与伏尔铿公司商谈有关自行建造铁甲舰的事宜。但是在当时的德国,此事对多数人而言风险无疑太大,使得谈判处于停滞状态。”

    史司提级德国的历史时,无论是唐浩然也好,还是之前持反对意见的史腾阁也罢,即便是主张购舰的容尚谦也同样处于沉思中。

    “确实,反对者的意见确实很充足,当时德国甚至没有建造超过4000吨商船的经验,更何况是铁甲舰,所以这场谈判从普法战争前,直到普法战争后,双方争持了几年的时间,当时反对者也是希望通过逐步发展的方式,用十年的时间去发展德国的造船业,由小至大的建造军舰,这样的确非常稳妥……”

    注意到三人都在倾听自己的讲述,史司知道能否说服他们,就全在最后一句了。

    “但是最终造舰工程师鲁道夫?哈克却说服了海军,令其相信——世界不会给德国十年的时间去等待,同样也不会给德国海军十年时间,他果断的承担起了责任,并获得了成果成功,1873年由伏尔铿建造的德国第一艘国产铁甲舰“普鲁士”号顺利下水,从而使得德国造船和钢铁行业在世界的声誉获得显著的提高,德国海军的造舰订单从此留于本土!”

    作为鲁道夫?哈克那位德国军舰建造史上的传奇人物的助手,史司曾参加过“普鲁士号”的建造,自然深知其中内幕,这会提及旧事时,他的语气依然显得有些激动,以至于最后他直视着唐浩然,继续说道。

    “二十年前,德国的造船业所拥有的技术、设备都远逊于今天的仁川船厂,但是德国通过一次技术上的冒险,完成了造舰业的跳跃式发展,从而为成为欧洲造船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今天,同样的问题不也正如二十年前一般,摆在元帅阁下的面前吗?”。

    发出这声反问之时,史司的话声微微一顿,注意到元帅一副思索的模样,便继续加重语气说道。

    “诚如那一年德国面对的选择一般,世界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去完善造船业,积累造船经验?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让中国海军去等待他的主力舰?”

    此时史司已经全然不顾自己毫不客气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说的话,那么他的梦想恐怕就会破灭,五年,五年中有太多的变化,而现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说服唐浩然接受他的建议,同意他的造舰方案。

    (双十一,光棍节,什么时候这日子变成了消费的狂欢了……哎,还是回归其本质,让大家伙今天“脱光”吧,男女光棍们凑成一对是一对!祝大家光棍节快乐……悲剧的我依然在码字!)

 第76章 道路(求月票!)

    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让中国海军去等待他的主力舰?

    会给十年的时间吗?

    眉头紧蹙着,对于历史唐浩然比谁都清楚,尽管他相信未来十年,只有那个老娘们不会再干出“向十一国列强宣战”的蠢事,战争就不会降临到中国的身上,尽管现在的蝴蝶的翅膀已经令历史变得面目全非,但相比于历史上同期,现在的“我大清”无疑更加强大了,去年那场利索的“东北战役”尽管结果让人瞠目结舌,但却没有撕破“我大清”的那层老虎皮。

    而在另一方面,在战争结果的刺激下,通过一年的锐意进取,现在的“我大清”非但拥有亚洲最强大舰队,同时还拥有亚洲最强大的现代化陆军,这陆军可不是淮勇、防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西法建制和操典条令的新式陆军,如若包括东北军在内,现在的“我大清”可是拥有13个师、11个混成旅,三十余万新式陆军,论规模超过晚清新军的规模,论战力——嗯,即便最不争气的八旗新军在南苑的会操中的表现,也让洋大人们跌破眼镜,虽有不足却依然赞誉有加。

    再过两年,待到北洋舰队定购的新式战舰到交付后,北洋舰队的规模甚至有可能超过俄国海军,当然前提是在这两年间俄国海军不发展,但超过土耳其海军居世界第五完全没有问题,即便是现在,其吨位与美国海军相比也是半斤对八两。

    总之,现在的大清国披着的那张老虎皮,虽说瞧着被分成十份儿,可在西洋人眼里,即便是自己都不算是军阀。这大清国的武力值还是相当“牛”的,有了这份武力值摆在那,非到万不得已,没有那个国家会再次挑战大清。

    可问题在于,自己可等不了十年,更准确的来说。历史没有给自己十年时间去慢慢的发展,慢慢的完成实力的积累,尽管厚积薄发是唐浩然制定的计划根本,但那是对国内,不是对国外,俄罗斯的威胁就是根心头刺一般,压的唐浩然几乎喘不过气来。

    相比于历史上的俄罗斯,未来中国所要面对的俄罗斯将是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远比另一时空中日俄战争中的俄罗斯更为强大。正如最初的意料一般,在俄罗斯吞并日本后,日本移民便出现在远东,不过并不是日本人主动移民,而是俄罗斯主动“邀请”的——十余万日本劳工进入远东参与铁路的修建。

    对日本的战争使得俄罗斯充分意识到西伯利亚铁路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战争期间,他们依然固执的修建着铁路,而现在战争结束了。俄国人不仅没有放缓铁路的修建,反而因为廉价劳动力——日本劳工的使用而得到加快。

    另一个时空中。西伯利亚铁路每向东延伸一英寸,距离战争的爆发就近上一分,而在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