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史记(译注版) >

第25章

史记(译注版)-第25章

小说: 史记(译注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王元年,晋人入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①。十六年,子朝之徒复作乱,敬王奔于晋。十七年,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

①城周:为周筑都城。城,筑城。 

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①。

①“齐田常”句:田常于齐简公四年杀简公,立平公,自任齐相,齐国之政由此归田氏。至周安王时,命田常曾孙田和为诸侯,齐由田氏代替了姜氏统治。事详《田敬仲完世家》。 

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四十二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
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①,分有其地。
二十八年,定王崩,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

①三晋:指韩、赵、魏三国。 

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①。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①续周公之官职:周公黑肩被周庄王杀了之后,周公之职就空缺了,这时又让桓公来担任周公之官位职事。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
二十四年,崩,子安王骄立。是岁盗杀楚声王。
安王立二十六年,崩,子烈王喜立。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①。”

①“始周”三句:这是太史儋(dān,担)所说的一段预言吉凶祸福的谶语,《史记》中四见,不可信。对这三句的解说历来不一,《会注考证》引中井积德曰:“秦祖事周,未别封,是始合也。襄公始列为诸侯,是别也。及西周献地,是复合也。霸王,指始皇一人。若年数少差,固所不论,是谶文之常也。”今录于此,以供参考。霸王(wàng,旺)者,称霸称王的人。 

十年①,烈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显王五年,贺秦献公,献公称伯。九年,致文武胙于秦孝公②。二十五年,秦会诸侯于周。二十六年,周致伯于秦孝公③。三十三年,贺秦惠王。三十五年,致文武胙于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
四十八年,显王崩,子慎靓王定立。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时东西周分治④。王赧徙都西周。

①十年:《会注考证》曰:“据《表》,‘十’当作‘七’。②胙(zuò,作):祭祀用的肉。③致伯:送给“伯”的称号。④东西周分治:周赧(nǎn,上声南)王时,周天子微弱,实际已成傀儡,所以东西周分治,各自为政。东都在巩,西都在洛阳。 

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死,有五庶子①,毋适立②。司马翦谓楚王曰:“不如以地资公子咎③,为请太子。”左成曰:“不可。周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疏于周也④。不如请周君孰欲立,以微告翦⑤,翦请令楚(贺)〔资〕之以地。”果立公子咎为太子。

①庶子:非王后所生的儿子。②毋适立:没有嫡子可立为太子。适,通“嫡”。③资:助。④知(zhì,智)困:智谋不利,主意行不通。知,同“智”。⑤微告:暗中告诉。微,暗中。 

八年,秦攻宜阳,楚救之。而楚以周为秦故①,将伐之。苏代为周说楚王曰:“何以周为秦之祸也?言周之为秦甚于楚者,欲令周入秦也,故谓‘周秦’也②。周知其不可解,必入于秦,此为秦取周之精者也③。为王计者④,周于秦因善之⑤,不于秦亦言善之,以疏之于秦。周绝于秦⑥,必入于郢矣。”

①楚以周为秦:楚国认为周帮助秦。为,助。《索隐》:“宜阳,韩也,秦攻而楚救之,周为韩出兵,而楚疑周为秦,因加兵伐周。”②周秦:《索隐》:“周秦相近,秦欲并周而外睦于周,故当时诸侯咸谓‘周秦’。”③精者:指精妙之计。④计:考虑,打算。⑤于:为。⑥绝于秦:与秦断交。 

秦借道两周之间①,将以伐韩,周恐借之畏于韩,不借畏于秦。史厌谓周君曰:“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之敢绝周而伐韩者②,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质使之楚’③?秦必疑楚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曰‘韩强与周地④,将以疑周于秦也⑤,周不敢不受’。秦必无辞而令周不受,是受地于韩而听于秦。”

①两周之间:东周与西周之间,为秦伐韩必经之路。②绝:横过,穿过。③发:派出。质:人质。④强(qiǎng,抢):强行,竭力坚持。⑤疑周于秦:使周被秦怀疑。 

秦召西周君,西周君恶往①,故令人谓韩王曰:“秦召西周君,将以使攻王之南阳也,王何不出兵于南阳?周君将以为辞于秦②。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踰河而攻南阳矣③。”

①恶往:不乐意前往。②以为辞:拿它作为托辞。③踰:越过,渡过。 

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说韩王曰:“西周故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宝。王案兵毋出①,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

①案:压住,止住。 

王赧谓成君①。楚围雍氏,韩征甲与粟于东周②,东周君恐,召苏代而告之。代曰:“君何患于是。臣能使韩毋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曰:“子苟能③,请以国听子。”代见韩相国曰:“楚围雍氏,期三月也④,今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⑤。今相国乃征甲与粟于周,是告楚病也。”韩相国曰:“善。使者已行矣。”代曰:“何不与周高都?”韩相国大怒曰:“吾毋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故与周高都也?”代曰:“与周高都,是周折而入于韩也,秦闻之必大怒忿周⑥,即不通周使,是以高都得完周也⑦。曷为不与⑧?”相国曰:“善。”果与周高都。

①王赧谓成君:《集解》引徐广曰:“《战国策》曰:‘韩兵入西周,西周令成君辩说秦求救。’当是说此事而脱误也。”按:今本《战国策》无徐广所引一段。②征:求。③苟:如果。④期:约期,预期。⑤病:疲。⑥忿:怨恨。⑦:同“弊”,破旧的。完:完整的。⑧曷:何。 

三十四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①,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搤剑②,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③。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④,少焉气衰力倦⑤,弓拨矢鉤⑥,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今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⑦,攻梁,一举不得,前攻尽弃。公不如称病而无出⑧’。”

①扑:打败。②释:放下。搤(è,扼):握。③支左诎(qū,屈)右:指左手伸直,撑住弓身,右手弯曲拉开弓弦。诎,弯曲。④以善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停下来。息,停止。⑤不焉:一会儿。⑥拨:不正。钩:不直。⑦倍:同“背”,背向。⑧称病:假称有病。 

四十二年,秦破华阳约①。马犯谓周君曰:“请令梁城周。”乃谓梁王曰:“周王病若死,则犯必死矣。犯请以九鼎自入于王,王受九鼎而图犯。”②梁王曰:“善。”遂与之卒,言戍周③。因谓秦王曰:“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王试出兵境以观之。”秦果出兵。又谓梁王曰:“周王病甚矣④,犯请后可而复之⑤。今王使卒之周,诸侯皆生心⑥,后举事且不信⑦。不若令卒为周城,以匿事端⑧。”梁王曰:“善。”遂使城周。

①秦破华阳约:《正义》引司马彪云:“秦昭王三十三年,秦背魏约,使客卿胡伤击魏将芒卯华阳,破之。”又《会注考证》引中井积德曰:“‘约’字疑衍。”译文据删。②图:谋,这里是给……出主意的意思。③戍:防守,守卫。④甚:《索隐》:“《战国策》甚作‘瘉’(愈)。”译文从之。⑤请后可而复之:《索隐》:“犯请后可而复之者,言王病愈,所图不遂(没有成功),请得在后(以后)有可之时(可能的时候)以鼎入梁也。”⑥生心:产生疑心。⑦且:将,将会。⑧事端:这里指诸侯怀疑梁伐周这件事情。 

四十五年,周君之秦客谓周(最)〔冣〕曰:“公不若誉秦王之孝①,因以应为太后养地②,秦王必喜,是公有秦交。交善,周君必以为公功。交恶,劝周君入秦者必有罪矣。”秦攻周,而周冣谓秦王曰:“为王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声畏天下③。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于周④,合天下于齐,则秦不王矣。天下欲秦,劝王攻周。秦与王下⑤,则令不行矣。”

①誉:称扬,赞美。②养地:即食邑,供养之地。③声:名声,声势。畏:使害怕。④:疲,这里是使疲惫的意思。⑤秦与天下:《战国策·西周》作“与天下俱罢(pí,疲)”。 

五十八年,三晋距秦。周令其相国之秦,以秦之轻也,还其行①。客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国之情②。公不如急见秦王曰‘请为王听东方之变’,秦王必重公。重公,是秦重周,周以取秦也;齐重,则固有周聚以收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秦信周,发兵攻三晋。

①还其行:意思是返归周。②情:实情。 

五十九年,秦取韩阳城负黍①,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②,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③,令秦无得通阳城。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④。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

①负黍:亭名,在阳城西南。②约从:相约联合。纵,南北为纵。约纵就是合纵东方诸侯联合抗秦。③锐师:精锐部队。④口三万:人口三万。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①。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狐。后七岁②,秦庄襄王灭东(西)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③。

①东亡:向东方逃亡。②岁:年。③既:完结,尽。不祀:没有人主持祭祀之事。意思是周朝灭亡了。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①。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所谓“周公葬(我)〔于〕毕”,毕在镐东南杜中。秦灭周。汉兴九十有余载,天子将封泰山,东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②,封其后嘉三十里地,号曰周子南君,比列侯③,以奉其先祭祀。

①综:综合考察。②求:访求。苗裔:后裔,后代。③比:并列,与……等同。 
秦本纪第五

解惠全 白银亮 译注

【说明】这篇本纪记载的是秦氏族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
秦本为地处偏远的西方的一个部落,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代屡屡有功:柏翳(yì,益)佐禹治水,舜赐姓嬴氏;费昌为汤驾车败桀于鸣条,中潏(jué,决)在西戎为殷保西部边境,造父(fǔ,甫)为周缪(mù,穆)王架车,日驱千里以救周乱,其族由此为赵氏,周宣王时秦仲为西垂大夫,襄公救周难,又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建立了秦国。秦国本为西方一个小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到后来相当强大了,还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不让它参与盟会。但秦国一方面在戎族地区扩充土地,一方面与中原各国来往,通婚,吸取中原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强国。
这篇本纪主要取材于《左传》、《国语》和《战国策》,通篇以秦为中心,同时把周王室和其他各诸侯国的情况穿插进去,条分缕析,勾勒出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社会概貌。秦国的发展与强盛,起关键作用的是有几代励精图治、开明能干的君王,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人的事迹刻意叙写,如缪(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而且抓住了他们广招贤才、知人善任的特点,泼墨重写,这一历史时期许多著名的谋臣武将都在这篇里出现过,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也为后面有关的各篇列传提供了总的背景。在这些叙写中尤以缪公写得生动真切,如他以五张羊皮赎来百里傒(奚),百里傒又向他推荐蹇(jiǎn,简)叔;与晋惠公战于韩地,在关键时刻乡民报食马之德;秦晋殽(崤)之战后,缪公的自责、为战死的将士筑坟发丧,作誓“今后世以记余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