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梦-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泻透辖舸攀樾呕氐搅随涔荨�
在驿馆里他把信拆开一看,是一封劝他投降的信,看完了信他知道南昌真的失守了,但他是绝对不会向长毛低头的,本想把这封信交给这里的统帅左宗棠以表示自己的忠心,但一看信上充满涂抹加上信上提到让他除掉左宗棠;胡中和害怕左宗棠及其部众怀疑,只得赶紧把这封信在灯下烧掉了。
信虽然烧掉了,但胡中和私收敌方来信的事还是在景德镇楚军中间传开了,第二天左宗棠特地召集诸将召开会议,一开始,左宗棠就一脸严肃地当着众人的面问道:“胡总兵,听说昨天长毛首领冯酋给你写了一封信,不知信里是何内容,能否向大家透露一下?”
胡中和见这是怀疑他,镇定地说道:“还能有什么内容,无非就是劝胡某投降罢了。”
“敢问那信现在还在?”左宗棠又问道。
“回大人,胡某当时一怒之下把信烧了。”胡中和挺胸抬头说道。
这句话一出,顿时引得众楚军将官窃窃私语,原本还站在他身旁的几位楚军将官也一齐撤开,立即把胡中和自己单独挑了出来。
“胡大人,这么重要的信件怎么能轻易烧掉?莫非信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一位年轻的楚军营官厉声问道。
胡中和当即大怒道:“胡某平生光明磊落,有什么见不得人?当时烧信就是一怒而为之,尔等胆敢血口喷人?”
楚军众将官也开始骚动了,毕竟胡只是一介外人且属于“曾系”,谴责胡中和的声音顿时此起彼伏。堂上的左宗棠见场面太过激烈,立即拍桌子制止众人道:“好了好了,无论怎样我相信胡总兵的为人,胡总兵绝对不会和逆匪勾结,大家不要再针对胡总兵了。”
就在这时门外跑来一个兵勇,呈上一封信道:“大人,刚刚从城外又射进一封信,信上写的‘胡总兵亲启’。”
众人一惊,胡中和更是惊讶;“胡总兵,不介意把这封信当众给大家看看吧?”左宗棠问道。
胡中和只好点头答应,于是大家拆开信件。
信的内容是对胡的“投诚”表示欢迎,约定今天下午攻城,城中的内应随时准备接应,并让胡中和想办法拖住左宗棠,一定要保证将左宗棠部全歼于景德镇中。
“好个姓胡的,原来你早就把我们卖了?现在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说的?”那位营官愤怒地对着胡中和吼道。
“是啊,怪不得上次识破长毛的事让你赶上了,原来是想骗取我们的信任!”又一位楚军将领指责道。
在一片谴责声之中,胡中和还想辩解但已无济于事了,无可奈何他只得把希望投向了座上的左宗棠,但此时的左宗棠故意把目光避开,明显不再庇护他了。
“不好了,大人,城南的长毛正在架设大炮,准备攻城器具,这是要攻城的信号啊!”就在众人谴责胡中和的“背叛行径”之时,突然有守城兵士来报。
众人大惊,一个副将高声说道:“大人,我们现在东西北三面都是长毛势力范围,城外匪军从南面攻城是想断我军退路啊。”“是啊,长毛这次是铁了心要全歼我们,大人,战争成败不以一城一池来论,我们还是趁早突围吧。”“大人,冯逆的信里都说了,城内有内应,我们恐怕难以再守了,还是力图保留实力,避免覆没吧!”众将纷纷劝道。
左宗棠见部下们军心已散,难以再守,况且对方明确表示要把他困死在城里,他不能让敌人得逞,思前想去决定集中兵力由东门弃城突围。下定了注意,左宗棠毫不犹豫命令整军,让一员副将带兵一千出西门诱敌,自己亲率六千精锐主力从东门突围,而那位“叛变”的总兵胡中和则被押解在突围队伍中。
开了东面城门,左宗棠立即指挥大部主力向东南方向狂奔,令他诧异的是一路上竟然没有遭到多少太平军的阻拦和截击,但此时的左宗棠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为了不重蹈李续宾的覆辙,左宗棠全力向着浙闽区域飞驰。
成功逼走左宗棠,剩下的千余楚军残余就已是强弩之末了,很快便被我的大军全部歼灭。在大军进入景德镇之时,周竹岐在一旁说道:“殿下真是厉害,用了两封书信就把清妖们离间得心神意乱,弃守而逃了。”
刘继盛说道:“殿下这招其实不是离间,而是用书信向清妖透露了一些假信息,通过施压一步步指引那左妖放弃抵抗。可真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啊”
听着幕僚们在赞颂我的计策,我的心里十分得意,其实我也没想那么多,一开始就是想写信搅合搅合守军的心理,没想到起到了奇效,看来困守景德镇的左宗棠也没有之前想象的那样有底气。
“送”走了左宗棠,景德镇迎来了新的主人,拿下了景德镇,我在江西开辟的属地与皖南根据地就此连成了一片,我也一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方实力派,可以与控制苏中的李秀成、执掌皖北的陈玉成和把持皖西的李世贤相提并论。我命令刘官芳留守景德镇,由他负责安民和管理;与此同时,南昌的周国虞发来消息称赣南天地会在首领朱洪音的带领下赶到了南昌。
在返回南昌的途中,一向负责为我整理情报的刘继盛对我说道:“殿下,您请来的那位天地会首领朱洪音,五年前就已率众在湘起义,被镇压得一直在这一片流窜,现在他的部下已经不满两百人了,可以说如果不是殿下,那朱洪音估计下个月就要被清妖消灭了。“
“很好,看来这个朱洪音正是我们需要的人物。”听了介绍我的心里终于有了底了,朱洪音原属天地会,且对这一带较为熟悉,是个可以被我放心拉拢任用的人。
回到了南昌,那个朱洪音早就蓄好发、换好了太平军的绣袍,一见我立即拜道:“卑职朱洪音,拜见城王千岁殿下。”我立即扶起他,他说道:“多亏殿下此次吸引了那曾妖头的大量兵力之后挥师南下解了卑职的围,卑职以后定当誓死效劳殿下!”朱洪音一上来就宣誓向我效忠令我有些意外,一旁的刘继盛低声说道:“殿下,朱将军以前曾向我天国求过援,但那时天王和北王没有应允……”看来现在他对我是感恩戴德。
“朱将军转战五年之久,开仓济民,杀富济贫深得百姓支持,说明将军在这一带很有威望。所以瑞城想请将军来主管经营南昌城,将军意下如何?”我说道。
见我一上来就予以重任,朱洪音感动地说:“殿下大恩,卑职定当以死相报,请殿下放心,卑职定会与南昌城共存亡。”有了他这句话,我算是放心了,嘱咐他了一些安民练兵等经营策略后,我又从军中留任了一些辅助行政的人员,这样一来我旗下的太平天国南昌政府也就就此成立了。
“殿下,九江那边传来了最新情报,曾妖头大部暗算我军失败后,已于昨天全军撤回两湖了。”刘继盛说道。
“哦,这倒是件怪事,看来我们得早些回去处理。”我说道。###第二十六章 天妹登门
稳定了南昌城的防务,我就率部众向九江方向撤退,准备会同九江城下的赖文光部一同回大本营安庆;一路上我都在纳闷,就在我挥师南昌和景德镇期间,其实对北面的九江、安庆一带的防务很是担心,毕竟曾国藩他们这次可是集结了全部湘军精锐,即便不能按原计划将我的主力部队全部吃掉。也可以临时改变策略进攻任何一个地方,为什么就这样无缘无故地撤退了呢?这不符合历史上湘军那种坚韧的风格。
一旁的周竹岐看出了我的疑虑,笑着说道:“殿下,曾妖头他们逃走大概是粮草弹药供应不济,毕竟我们这儿离他们两湖大本营有很长距离,长途运粮极不方便。”
刘继盛说道:“依我看,供给是一方面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来自他们的上头,那咸丰妖头。”
我点点头道:“咸丰向来不信任曾妖头,只要曾妖头打不了胜仗或者被同僚弹劾就随时有被赶下台的可能,估计这次就是;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新攻下了省城南昌,清妖不会坐视不管,过不了多久必会反扑,我军需早做防备才是。”
他俩都表示赞同,很快大部就到了九江城下,赖文光率部前来向我汇报,称我军南下之后曾妖头曾一度指挥大军企图对九江进行水陆合围,“铁桶阵”里的“曾铁桶”也一度蠢蠢欲动,但赖文光部和东南的黄文金部保证了九江与外界的联系,无可奈何的曾妖头只得半途而废,在我军回师之际选择了撤围回湖南。
到了九江停歇了两日,从各方情报中我获知了此次曾国藩湘军撤退的真相,刘继盛和周竹岐各说对了一部分,湘军此次绕过九江会战我军,供给线过长不利久战;咸丰皇帝的“回援命令”也是一个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曾国藩及其湘军的老巢湖南后院起火,而此次“放火”的人正是翼王石达开。
两个月前石达开放弃在浙江和福建建立根据地,率部辗转由两广边境挺进湖南,先败追兵萧启江部,又在郴州击毙巡检卢铨,很快又分兵攻取桂阳;之后石达开挥师北上,就在湖南湘军全力在衡阳构筑防线时,石又率主力迂回绕过湘军据点祁阳继续前进,就在湖南湘军被石达开远征军搅得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所以时,石达开已挥主力出现在了重镇宝庆城外,原来石达开此次进攻的目标是湖南中部的重镇宝庆。与此同时石达开还积极联络广西“大成国”,在湘军后方狠狠地插了一刀,迫于压力曾国藩他们只得选择回师。
由于江西的战局让左宗棠“狼狈不堪”,也加速了石达开进入湖南腹地的步伐,石达开比历史上提前进入了湖南,而著名的“宝庆会战”恐怕要提前进行了。
曾国藩他们全力回援,我也不能闲着,立即让南昌的朱洪音加紧募兵练兵以巩固这一带,同时我又让在皖北和胜保鏖战的陈玉成做好准备与我一起南北威胁湖北,一定不能让曾国藩他们安心回去对付翼王石达开,如果陈玉成能威胁到湖北那么曾国藩湘军现在极有可能出现崩盘,如果现在就能把湘军打垮那对我来说实在是收获巨大。
我派黄文金率部逆江而上进入湖北,同时命令屯兵皖中的陈玉成也一起由江北挥师湖北。而我自己则亲率本部人马回安庆大本营整顿,毕竟这次打了一大圈对我来说身体还是有些吃不消,身心俱疲的我现在只想着回到安庆的王府好好休息一番。
惠蓉早就带众姐妹在王府门口欢迎我的凯旋,“殿下真是厉害,连那曾国藩都不是您的对手。”那个惠玲迎上来就说道。
而我则被惠蓉扶着进了房,啥也不顾倒头便睡去。
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我也不知道为啥这么疲惫,就在我迷迷糊糊之际,惠蓉在门外敲门道:“殿下,您醒了吗?有人前来求见殿下……”我的意志还不清醒,便问道:“能等一会儿吗?”
“恐怕不行,”惠蓉的声音出现阵阵颤抖,“殿下,您最好快点……”
我的脑袋一惊,居然有人能让我不值一等,估计是个相当重要的人物;我的精神立即紧张起来,赶紧穿好衣袜,出门迎客。
我摇摇晃晃来到大堂,只见前堂已站了一排太平军官吏,我定了定心神,只见在他们中间站着一位雍容华贵、珠宝满身的黄衣女子;闻我到来,那女子缓缓转过头来,只见她面目秀美,就是妆束浓重,堪比戏班的戏子;但厚重的浓妆却毫不遮挡她美丽的外表,就是一身如道士般的黄衫与珠光宝气有些不太搭调。
“城王冯瑞城接旨。”女子响亮而青翠的长音飘荡而来,只见她手持天王圣旨,我赶忙拜道接旨。
女子把圣旨大声宣读了一遍,内容主要是对我此次夺取南昌拿下景德镇的‘壮举’进行了大肆表彰,并赐我“御赐城王令牌”,已显示我的“王室”身份,据说持此令牌可以调动所有五军主将及其部属。接了圣旨,那女子把这“令牌”郑重地递给了我,得此厚重赏赐,我心里直犯迷糊,但还是赶忙叩头谢恩。
这是一块金制方形令牌,四头镶有玉石,令牌正面刻有“城王”二字,背面则是一行小字:“顶天扶朝纲城王瑞千岁”,也就是我的具体封号,“顶天扶朝纲”大概是指“国家栋梁”,王号“城王”,“瑞千岁”是尊称,而我的王号全称竟是“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明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城王瑞千岁”。没想到太平天国的官职封号竟然这么复杂。
接了令牌,就在我还对这厚重封赏一头雾水之际,那女子突然转而率众向我拜道:“西王娘洪宣娇拜见城王千岁殿下。”
洪宣娇,我的心里顿时大吃一惊,眼前这个扮演传令官的女子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天王之妹”——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