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林家有女名青筠 >

第80章

(红楼同人)林家有女名青筠-第80章

小说: (红楼同人)林家有女名青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瞥见林青筠懒洋洋的坐在暖榻上,身上搭着波斯毯,腹部高高隆起,屈指算算,已有七个多月,便道:“王妃这胎怕是要生在腊月里头呢。瞧王妃面色红润,精神亦佳,可知小世子健壮。”

    “怎地都料定是个小子。”林青筠笑笑,并没过多辩解。虽然她也希望头胎是个儿子,如此压力小很多,但旁人恭维倒罢了,樊术却说八成可能是小世子。太医们遇到贵人们诊脉,多半不敢说这话,樊术那天才辞行,顺手诊了一回,这才说出这话。又说但凡行医多年的大概都摸得出来,只是只能有七八分准。

    “我倒盼着再生个小子呢。女人一辈子不容易,生不了儿子就没底气。以往我要强,总不肯承认,自从有了葵哥儿才明白一些事情是注定的。”王熙凤叹口气,想到过去那些年强撑着料理一家子大小事情,赔嫁妆,耗精力,不仅没换来一句好,反倒招骂招恨。如今生下了葵哥儿,便是一贯吝啬的大老爷大太太也常有东西赏她,又嘴里直夸她能干。

    “你何必想那么多,总归有了葵哥儿了,便这胎是姐儿也不怕。况且还年轻,想要儿要女还不容易。”难得有人登门来,林青筠便与王熙凤闲聊起来。

    王熙凤走后,林青筠在屋子里来回走了走,又朝外看了看天色,暗沉沉的,风刮的紧,怕是夜里要下雪。果然,到了下午雪珠子就噼里啪啦的下了起来,徒晏顶着一身寒气回来。现在外间儿脱了大氅,热水洗了手脸,这才进里间儿来。

    徒晏习惯性的先摸摸她的肚子,问了她几句饮食休息如何,这才道出一条消息:“今儿我去宫里给母后请安,听说了一件事。昨夜贤德妃陪驾,御前失仪,被贬居偏殿,撤除封号,降为贵人。”

 第72章

    林青筠闻言一惊。

    想着又疑惑:“昨夜的事?贾元春的事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往皇上都忍着暂不处置,怎么在和亲的时候曝出来?”

    不管和亲的起因是什么,惜春去和亲乃是对朝有功,自然要惠及家族。按理来说,皇帝在宫中应当对贾家代表贾元春施宠才对,怎么会严厉发作了贾元春?况且贾元春那谨小慎微的性子……

    徒晏解了她的疑惑:“这件事外人不知,父皇只与母后说了,对外称贾元春言语失仪被禁足,暗中封锁了其宫内人与外界通消息。至于降位的旨意并没发出来,等着战事结束再说。”徒晏喝了两口茶,凝视着茶汤,眼神微眯:“你道贾贵人为何触怒圣上?可还记得她曾与甄贵太妃走动亲密?”

    “这如何牵涉到往事?”林青筠以为皇帝压着那些,是留着打算与贾家一起算总账的。

    “她与甄贵太妃为一己之私,利用太上皇做了多少干涉朝政的事儿?皇上只是不愿一次动的太多,引得举国震荡,谁知她安分了些日子,又固态萌苏。自贾家四姑娘定为和亲人选,皇上便对她多有赏赐,也去往她宫里几趟。昨夜便是在她的凤藻宫,据说这位贾娘娘擅琴,然弹奏中几次三番失误,总张口欲言想说什么,又有顾虑不敢张口。后来为皇上奉茶,竟失手打翻了茶碗。”

    林青筠听着,模模糊糊有了点儿猜测。

    果然,徒晏冷笑道:“这几日凤藻宫里有什么人进出,皇帝岂会不知?有个小太监是甄顺嫔的人,两人一向没甚交集,却借着夜色偷偷摸摸去凤藻宫。那甄顺嫔在后宫已然失宠,日子过的艰难,定郡王妃略比她强一些,前两日正好进宫看过她。当初甄家左右逢源,不仅与定郡王府是亲家,与南安王府亦关系匪浅,此回定郡王妃便是受南安太妃之托入宫,借由甄顺嫔与凤藻宫搭个关系,想试探皇上态度。朝廷说南安王爷已葬身海底,老太妃不信,希望贾贵人去试探。贾贵人那般谨慎小心,哪里敢,可有把柄在别人手里,又是利益相关,使得她频频失仪。皇上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下厌恶,这才借着机会将其降位贬斥,也免得那些人又闹出什么别的来。”

    林青筠叹口气,也不去想贾元春结局,只是问他:“老太妃既有疑惑,难保不会私下里去查,哪怕查不出什么,传出来到底不好听。皇上就没对策?”

    “皇上打算等战事结束,派船打捞南安王爷遗体。”

    “……但愿南安王府得了消息安分下来。”若一直闹下去,皇帝可没那么多的耐心。毕竟就算南安王爷身死,后面还有一摊子旧账要算呢,皇帝不会让其威望依旧存于军中,老太妃等人越不甘,皇帝清算的越厉害。

    宫中这则消息不为人知,徒晏虽告诉了她,却是信她能不传扬。她也清楚事情的敏感与轻重,别说贾家那边,便是黛玉都不能说。况黛玉怀孕呢,听了这些消息心情难免沉闷。

    月底传来消息,战事结束,朝廷取得大胜。

    这场蕴含权谋算计的战事终于尘埃落定,西海沿子诸小国注定要失败。且不说那些小国家人心不齐各有谋算,朝廷这边,皇帝一早就准备充分。

    领兵的将领仍是启用驻扎于广州的原南安王爷部属,卫老将军为主帅,皇帝又从另外两地水师各调来一名副将从旁辅佐与督战,另有一支特别从火器营调集的兵士,配备了五十支最新洋枪,又有本朝仿造这些洋枪改进的燧发枪一百支,每支枪上都配备有锋利刺刀。这其中因枪支填充火药耗时的问题,有专门的填充火药的士兵,专门负责射击的枪手,每个枪手平均三支枪,足以保证突袭时连续不断的开火。皇帝亦将此次战事作为火器的试验场,他要看看火器在大型战事上的威力。

    结果没令他失望,当水师打退了沿海诸小国,一旦登陆,火器营的威力就发挥了出来,一片枪火之中,藩兵竟是溃不成军无可抵挡,朝廷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攻入了王宫。此番回京献捷,被俘的几个小国的皇室成员们及重要大臣尽皆在列,这绝对是开朝以来绝无仅有的盛事。

    此次战役亦有伤亡,卫老将军战死了。

    言及主帅战亡,却是另有内情。

    卫家是南安王爷一手提拔起来的,此番南安王爷出事,卫家父子亦察觉到异样,但事已至此,唯有乘着此回战事“将功折罪”。立功心切,卫老将军身先士卒,不幸中了流箭,伤及要害,其子卫若兰亦伤了腿。

    皇帝看了战报,又听督军讲述了详情,便道:“卫老将军虽贪功冒进,但勇猛无畏,且此回大胜,便将功补过,不奖不罚。其子卫若兰,作战勇猛,功绩可嘉,擢升正五品武德将军。”

    卫家能撑得起门户的唯有卫家老将军,卫老将军一死,只卫若兰一个男丁。五品小将军,在京中实在不够看,不过是皇帝安抚罢了。卫家乃是南安王爷嫡系部下,依着皇帝对南安王爷的厌恶,卫若兰的腿即便是好了,只怕也没机会回军中了。

    照林青筠来看,能避开一死已是大幸。

    可惜,卫老将军死了,卫若兰要守孝三年,史湘云又得继续等下去。况这边战事一了,剩下的摊子也要料理了。

    果然,没几天就曝出一件事,在南安王爷军中行辕处发现了五十支最新式的崭新燧□□,又有揭发南安王爷私下练兵,况年年朝廷准时拨饷,军中将士却称兵饷月月延迟,时有欠饷。又称军中器械陈旧,多年不曾更换,又称冬日里棉服单薄,数量不足等等。

    那五十支枪,自然是暗卫得了塞进南安王爷的行辕里,只为以此为引将南安王爷旧部余党肃清。再者,暗卫在行辕另有收获,在一处看守严密的小院儿内竟养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女子,若非其外族人的样貌,倒像是金屋藏娇。暗卫们同样将人秘密带往京城,交予皇帝处置。

    当徒晏告知她那人身份,着实吃惊,竟是丽莎!

    林青筠之前就得到消息,丽莎胸前中了箭,伤的很重,可能活不了。谁知丽莎仍旧活着,似乎还被南安王爷软禁了。

    “丽莎的确是贵族私生女,为了生计,她做了大公爵的情人。南安王爷之所以软禁她,乃是她想回国,但南安王爷觉得她仍有价值,便强扣了下来。丽莎到底做过大公爵几年情人,多少知道些隐秘,且得公爵一定的信任,否则也不会派来本朝。”这些都是徒晏亲自从丽莎口中问出来的。

    徒晏的学习能力一直令林青筠叹为观止,在英文学的应用自如后,竟开始学习法语。他们两个一起学,现在她是半吊子,张口发音还容易出错,偏徒晏就学得了六七分,寻常问话对聊都不成问题。

    当然,他找了个好老师,本朝传教士还是不少,一般传教士都是好脾气。

    林青筠觉得以前上学时没这么笨,肯定是怀孕降低了她的智商,俗话说“怀孕傻三年”。当时她玩笑般的这么说,把徒晏笑的险些岔气。

    她怀孕后比以前的消遣更少了,没事儿就与徒晏闲聊,那些内宅消息当八卦,朝事做闲谈,一来打发时间,二来或许无意中能帮着分析分析。这会儿听了他的话,她顺口就道:“皇上秘密扣押着丽莎,是想和法兰西大公爵私下联系?”

    总不会皇帝也想向对方□□吧?

    “当然不是。”徒晏领会她的意思,笑着摇头:“本朝火器营中亦有能人,以往只是不得重用。但此回仿造洋人的燧□□改进本朝的枪支,战事上的威力着实惊人,皇上已命重整火器营,一概统领都要重新筛选,父皇有意让我兼领。”

    火器营虽不被看重,但亦有兵五六千人,分城内城外驻扎,也分担着一定的京师警戒之责。皇帝已看到火器的威力,引为重视,自是不放心随意交予人管理,选了徒晏可谓信任。

    意识到徒晏有话不曾说完,她便笑道:“那你意下如何?”

    徒晏轻轻摇头:“倒是鸿胪寺清静些。”

    徒晏虽对火器营有兴趣,但此位过于显重,他却不愿接手。

    又半个月,林青筠的身子已经沉得很了,每日房门都不出,只在屋内活动。天气越发冷了,断断续续下了三天雪,地上压的尺厚,若是往年,姊妹们早高兴的邀人起社了。

    “王妃,庄大奶奶打发人送东西来了。”外间儿响起百灵的声音,隔了一会儿才见百灵举着只美人瓶进来,瓶子里插着支红艳艳的梅花儿。“王妃快瞧,到底庄大奶奶是雅致人,寒冬里头也不忘赏花,赏花也不忘了王妃。庄大奶奶说是他们园子里梅花儿开的好,特折了一支来送与王妃插瓶赏玩,另有几样福瑞斋的干果,都是王妃惯常爱吃的。”

    “好俊俏的梅花儿。我倒也想出门去踏雪赏梅呢,只是眼下不成了,只好等明年。明年我定要起个梅花社,请姊妹们都要作诗,再弄点儿鹿肉什么的,做个烧烤。”林青筠说着想起昨日闲着画的一幅画儿,命白鹭找出来,再备上一盘苹果一盘梨子,让打发人给黛玉送去。末了又道:“昨儿王爷刚从宫里带回来的蜜桔,倒是比这些苹果梨子新鲜的多,甜的很,给庄大奶奶送一篓子去。”

    皇宫每年都要储存好些水果,以备冬日里享用,引储存方法很好,如今吃来依旧觉得新鲜。而蜜桔则是江浙年底进献的船运来的,各色鲜货种类繁多,除了宫里皇帝皇后,自然是他们亲王府享受的最多。

    想着也是凑巧,干脆又吩咐张保进来,命他将各色鲜货备出几份来,除了送给黛玉,又有林家,平日里来往不错的几位夫人家,王熙凤与几位姊妹们都送些时鲜瓜果去。毕竟只是份心意,并非年节之礼,备的重了那些人还要犯愁回礼,倒麻烦。

    刚吩咐完,徒晏顶着一身风雪进来,满身满头落满了白雪,看得她一怔,又是扑哧一声笑出来:“王爷这身打扮可是少见。”瞅了瞅,不见他手里的暖手炉,不由得皱眉道:“早起出门时不时带着手炉么?”

    “哦,落在车上了。你进里间儿去,别冻着你。”徒晏已脱了外头的大氅,画眉捧出去抖雪,红绫绿罗端水递帕子,服侍了梳洗。

    “我如今本就怕热,偏生一天到晚闷在暖榻上,难受着呢。出来外间儿透透气倒舒坦些。”说着摸了摸他的手,倒是很热,这才真的放心。果然那金莲子有用,不但使得他身体痊愈,且比寻常人康健,往年别说寒冬腊月,即便是夏日里头大半他的手都偏凉,哪里有这样旺盛的火力。

    徒晏又何尝感受不到,现今和以往真的是不一样了。

    他从没觉得一个人的身上能有如此旺盛的精力,仿佛做什么都不会感到疲倦,天热了,他会和常人一样出汗,天寒了,他却手脚温暖,再不必像以往那样裹的大毛衣裳窝在暖阁儿内。他都要记不清楚上回生病在什么时候了,偶尔想起过往喝苦药汁的经历,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