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嫡女贤妻 >

第9章

嫡女贤妻-第9章

小说: 嫡女贤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依将他们二人的神色看在了眼里,舅舅和大哥就要回京了,在这个节骨眼上,三叔犯了大错,只怕是有人故意为之。

苏伟叹了口气道:“父亲,母亲,其实三弟的事,没有那么严重。只不过是受些日子的罪是免不了的。儿子细想过了,这次,三弟不会有性命之忧,只是,这前程,是不可能了。”

老夫人急问:“你是说,成儿再不能为官了?”

苏伟点头:“只怕,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老太爷摇了摇头:“伟儿留下,你们先回去吧。静依也留下陪陪爷爷吧。”

老夫人看老爷子神情坚定,只好作罢,起身回了院子。顾氏看了静依一眼,也起身退了出去。

静依看屋中再无旁人,大着胆子对老太爷道:“爷爷,是不是这次想要惩治三叔的人是咱们惹不起的人?”

苏伟听了,正想斥责她乱说话。只听老太爷道:“依依怎的如此聪明?说说看,你是怎么会有这般想法的?”

静依笑道:“爷爷,很简单呀,是您刚才说三叔以往的行为一直就不对,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被人捅了出来。若非是有人故意为之,岂能如此顺利?而且爷爷刚才也说了,三叔的上司一直是给父亲薄面的,这次,如此的狠绝,只怕是受了比爹爹更厉害的人命的。”

苏伟听了,浑身一颤,目不转睛地看着静依,像是要看透她的想法一般。苏伟想不透,一个七岁的孩子,哪里来如此深的心思和反应如此敏捷的头脑?

老太爷听了,刚是大笑:“好,好,我苏家的孩子果然聪慧!”

苏伟此时细想,自己是立了无数战功的将军,后来,战事平息,自己被封为平南候,又被加封为从一品的兵部尚书。可以说是位高权重!眼下,皇上正值春秋鼎盛,尚未立太子,可朝中内外,已是隐隐有了各派系之争。自己一直得皇上信任,所以一直没有加入任何一派,只怕皇上也是知道的。所以皇上才会对他一直信任无比。看来,这次的事,正如静依所说,是比自己更';厉害‘的人精心布的局。

苏伟想通了这一环,便不再着急忧心,反而是轻松了不少。他看向老太爷,老太爷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苏伟心下一惊,看来,父亲早已是看到了这一层,所以才会如此。

老太爷笑道:“让他从此离开仕途,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保全他的性命。你与老二都是身居要职,总要有一个人为平民百姓,人家才会放心。”

苏伟的眸子闪了闪,自是明白老太爷说的';人家’是谁。

静依则是笑道:“爷爷,您不是教过我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太爷和苏伟听了,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静依,这个孩子实在是聪慧!二人隐隐觉得这个孩子今日说的话都是意有所指,却是故意不肯明言。可是毕竟只是一个小孩子,真的会有如此的大智慧吗?

老太爷用手摸了摸静依的头道:“咱们的依依长大了。伟儿呀,咱们苏家的女儿断不可只会女红,自今日起,让她与她兄长一起上课!”

苏伟自是应下,这也正是他想说的。

又过了几日,山东那边传了消息回来,苏成被革职,将其在山东的所有财产全部充公,令其终身不得再入朝为官。苏伟派人去了山东,打算将其一家人全部接回来。

老夫人虽是不悦,却也没有办法。谁让自己的儿子让人抓住了把柄呢?没有被判流放,已是感激上苍了。只盼着能早日回来与她团聚,也就安心了。

刚派出人去接苏成,便又有消息传了过来。原来是苏清和舅舅顾文一起回京了,二人进京后,直接进宫面圣。

顾氏急得在屋子里转来转去,苏伟看不下去了,劝道:“夫人,别急,我已派人去宫门口接着了,待出了宫,就马上回府。你且安心就是。”

顾氏点了点头,坐下却是仍不时地往屋外看。

不一会儿,院子中传来小厮的喊声:“候你、夫人,大喜,大喜呀!”

几人出了屋子,看到一个小厮跑来跪下道:“给候爷、夫人贺喜了。大公子因上场杀敌,立下战功,皇上特下旨亲封大公子为正六品的前锋校!”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十七章 兄友弟恭

这个消息像个炸雷一样,在候府里产生了巨大的震荡!苏伟忙让人去请了老太爷和老夫人去了大厅。而顾氏,则还是沉浸在那句‘上场杀敌,立下战功’中,未醒过神儿来。

静依轻推了一下,“母亲,母亲!”

顾氏这才回过神来,拉着静依的手道:“依依,刚才你可也听见了?我没有听错?”

静依笑道:“母亲莫不是太过高兴了?母亲没有听错,大哥的确是做官了。”

顾氏眉头深锁,哪来有半点的笑意?静依看出不对,轻道:“母亲,可是有哪里不适吗?”

顾氏摇了摇头,牵着静依的手去了大厅。

大厅内早已是人声鼎沸了。特别是老太爷,脸上的笑意半天不退,可见有多得意。

老夫人则是较为安静,脸上虽有笑,却是未达眼底,不像是真心地为苏清高兴。静依也懒的多想,毕竟不是她的亲孙子,她不捣乱就算是不错了。

老太爷大声道:“伟儿呀,此事可是准了?你确定不是有人以讹传讹?”

苏伟点头道:“刚才宫里有人送出消息,圣旨和皇上的赏赐都已经在路上了。估计会和清儿一同进府。”

老太爷点点头,提到大孙子,眼里全是宠溺和骄傲!

苏明也是一脸的雀跃,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苏伟对苏明和苏谦道:“你二人要用功读书,将来也可向你们大哥那般出息。父亲只希望你们三人要相互关爱,才能保全我苏家的基业和清誉。”

苏明和苏谦二人忙恭敬地应了声,各自站在一边。

不到一刻钟,便有小厮来传话,说是宫里的公公已经快到门口了。众人听了,忙起身出门相迎。

苏清和公公一并到了府门口。苏伟请了传旨公公进了花厅,备了好茶。那公公饮了一盏茶,看了已备好的香案道:“候爷,苏公子,请接旨吧。”

言毕自旁边小太监的手中接过圣旨,众人齐齐跪下。那公公开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平南候府长公子苏清,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多次助威远大将军平定叛乱,实乃我大渊之才。今册封苏清为正六品前锋校,赏黄金百两,良田百顷。平南候苏伟及夫人顾氏教子有方,特赏纹银千两,绸缎五十匹,珍珠十斛,夜明珠一颗。钦此。”

众人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伟命人给传旨公公递了一张银票,那公公看了一眼,收下。笑道:“恭喜候爷,贺喜候爷呀!十二岁的六品官儿,这可是闻所未闻哪,可见皇上对苏家的恩宠之盛哪!”

苏伟忙抱了拳道:“还望公公能多多美言几句。”又对管家使了个眼色,管家会意,又奉上了一包上好的大红袍。

那公公笑眯眯地接了,又说了些客套话,便起身告辞了。

苏清站在大厅中间,整了整发冠,轻撩衣袍跪下道:“清儿不孝,未能在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身边尽孝,请受清儿三拜!”

说完,苏清行了三拜九叩之礼。礼毕,老太爷亲自上前,将他扶了起来,笑吟吟道:“好孩子!我苏家的儿郎自当如此呀!”

顾氏的眼中早已是热泪盈眶,上前摸了摸苏清的头和脸,哽咽道:“清儿,可算是回来了。你怎么就这么狠心,竟然随你舅舅去了战场?若是有个好歹,你让母亲可怎么办?”

苏清也是眼角湿润:“母亲,是孩儿不孝,劳母亲忧心了。孩儿回来的途中听人说母亲有数月缠绵病榻,儿子却不能在床前尽孝,多亏了弟弟和妹妹在母亲身边侍奉。是儿子不孝!还请母亲责罚!”

说完,再度跪在了顾氏的身前。顾氏此时早已是泪流满面了,双手拖起了苏清。静依和苏明二人也是红了眼眶,凑上前去,依在了顾氏身旁。

苏伟起身,看着这母子四人团聚一起的场面,也是有些动容了。缓缓开口道:“好了,毕竟是大喜事。夫人,清儿刚回来,先让他和弟弟妹妹们说说话。”

说着,将顾氏扶到了一边坐下,苏清兄妹几人都擦了擦眼角。苏明先开口道:“大哥,你可回来了!再不回来,我就认不出大哥了。”

苏清大笑:“二弟都长这么高了,该我认不出来了才是!”说着,眼瞧见了一旁站着的苏谦,笑道:“这是三弟吧?也是长的这般高了!”

苏谦恭敬地施了礼,“大哥!两年没见大哥了,大哥比以前黑了不少。”

苏清拍了拍苏谦的肩:“三弟的身子骨不错,回头和二弟一起来找我练武吧!不求能练的多么高强,至少也可以强身健体!”

苏明和苏谦自是高兴地应了。

老太爷看着苏清并不嫌弃苏谦这个庶弟,眼中脸上全是欣慰之色。

静依则是抬着头打量着苏清。他虽只有十二岁,身高却已有一米六左右,身穿青色的长袍,袖口处扎紧了,许是方便练武。头戴发冠,足上穿着黑色的长靴。俨然就是个小将军的打扮!

苏清也在打量着静依,他离开时,静依不过才五岁,两年过去,应是早已记不得自己的样子了吧?

苏清看着静依明亮的大眼睛,却有些怯怯的表情,他近前一步,半蹲了身子,看向静依:“依依?可还认得哥哥?哥哥以前经常带你出去玩儿哦!”

静依看她语气放地这样轻,生怕吓着自己的样子,不由失笑,“哥哥好温柔哦!”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顾氏也是轻笑了起来。苏清怔了怔,随即放声大笑,然后一把抱起了静依,将她锁在了自己的怀里。

静依吓的将胳膊环在了苏清的脖子上,而苏清则是笑哄道,“依依别怕,以前哥哥经常这样抱着你的。”

静依看着这个大哥,虽然相貌陌生,可是从他的眼神和脸上能得出,他是真心的疼爱自己的。

静依甜甜一笑,“哥哥,你会不会教依依练武呀?依依也想学。”

老太爷和苏伟听了,则是忍不住放声大笑。老太爷道:“依依呀,你可是咱们候府的千金小姐,哪里舞刀弄枪的?”

苏伟则是转头看向顾氏,小声道,“你先回去梳洗一番吧。待会儿便要开席了。”

顾氏点点头,由身边的嬷嬷丫头陪着,回了自己的院子。

老夫人看着屋子中笑闹的几人,面上不显,眼中却是闪过一道暗茫。手也不自觉地将手中的拐杖握的更紧了。

老太爷和苏伟看着兄妹几人能够和谐相处,自是十分的高兴。特别是老太爷,对这个嫡长孙,可是满意的不得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用完了午膳,各自散去,花厅里只留下了老太爷和苏伟。

老太爷神色严肃地说道:“果真是应了依依的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苏伟点点头,“父亲,看来,这应该是皇上的意思了。”

老太爷点点头:“圣上有意扶持我苏家,可又不想我苏家的势力太过庞大。留下一个继室所出的嫡子在家中,是最合适不过的。如此,老三犯的事儿大,既饶了他,给了咱们苏府恩典,又断了他仕途,是想着让我苏府不可太过势大。同时,也是对咱们的一个警告,什么功劳、权势,全都是他的一句话而已。一个正四品的知府,他可以说废就废,一个小小的六品前锋校,他还不是想如何便如何?”

苏伟面有忧色,心中暗道:这是在警告自己呀!自己手握兵权,圣上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是不允许他向任何一个派系靠拢,否则?这是敲山震虎!果然是伴君如虎呀!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十八章 菩萨心肠

次日清晨,静依早早地起来梳洗完毕,陪着祖父用了早膳,求了祖父半天,才被准许去别院看看,还要带上十几个护卫才行。

静依高高兴兴地和何嬷嬷、柳杏和柳桃一起出了府。柳桃在院子里做的不错,何嬷嬷观察了她几个月,觉得她为人老实,手脚利索,而且平时的话也不多,所以便禀了静依,提成了二等丫头。

四人坐在马车里,有说有笑,向别院的方向行去。马车的上空还有一只小麻雀盘旋着,一路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到了别院,静依没有先去找师父和晴天,而是去了一处空着的院落。进了院子,静依让人们都退下,守在院门口,谁也不许进来打扰。

静依转了个身,四处看了,坐在了院子中的石凳上,说了一句:“都出来吧,我知道你们跟了我好几天了。”

没有人回答她,只有偶尔刮过的一丝清风,划过静依的脸庞。静依笑笑,也不急,又道:“我很好奇你们是什么身分?是暗卫吗?可是你们为什么要跟着我呢?”

静依的话音一落,她面前就凭空出现了两个蒙着面纱的人,这两个人岁数都不算太大,约摸有十三、四岁,可是看上去,功夫应该不弱。不然,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