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上册)-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向上报,赶快跪下来接驾,奏明原因。宋太祖安慰他说没有关系,公事明天早上再说。 他仍在客厅转来转去。突然看见贡品中有一个大瓶子,上面写好送赵普的,宋太祖大感希奇,打开来看看,连赵普在内谁也没料到里面都是瓜子金。 赵普夫妇吓死了,立刻又跪下来奏明实在还没有仔细看过,并不知道是黄金。宋太祖说:“你身为一个宰相,别人不知道,以为天下事决定在你书生之手。 外邦既要送你这么一点东西,算得了什么?你收了,照收不误!”不论宋太
438
泰 伯 第 八524
祖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了不起的。 但另外一个人曹彬,原来与赵匡胤是同僚,也是好朋友,他是五代时周朝的外戚。 赵匡胤常常约他去喝酒,他却坚持不肯,始终中立不倚,守住岗位。 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认为他人品好,和赵普一样重用。 有人在赵匡胤面前打这人的小报告都打不进去,这就是赵匡胤识人于微的地方。这些故事,就是说才德俱全的人,就是国家的大臣,是社会上了不起的人物。 现在孔子也是说到才与德不能相配合的问题。 中国文化经过周公整理集中起来,孔子不过继承他的道统。 周公从事政治,做国家的首相,有名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是他的典故。 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来;吃一餐饭,三次把饭吐出来,去接见客人,处理公事。一国的首相,内政、外交都要他办,所有来见他的人,又从不拒绝,是如此的忙。 不只是忙,他对于下面的人,所有的事务,如此尽心,如此好的态度,这就是周公的才能与美德。如果真具有周公的才能与美德,但骄傲看不起人,悭吝得连同情包容都不肯付出,又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帮忙别人,勉励别人,舍不得给人家一纸奖状的话,那也免谈了,他做出来的成绩,一定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才能而且很努力,还要修养弘毅的胸襟,深厚的美德,要不骄不吝。 不骄傲就是谦虚,不悭吝就是同情、包容和气魄。
439
624论 语 别 裁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
下面开始是第二篇的呼应,也就是为政之道的发挥,与学问修养达到外用的一个重点。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 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而是为了职业。 跟着他求学三年,所为的只是“谷”
,也就是“俸禄”。俸和禄是两回事,前面“子张学干禄”中也曾讲过,“俸,是薪俸,就是现在的薪水,以官位的高低,发给相当的代价,”禄“
,则等于现在的实物配给,不过制度不同。 如前清,一个学生“十年窗下无人问”
,为什么要苦苦急于考取功名?中秀才是第一步最起码的功名,考中了就有禄,得到实物配给,可以维持生活。 这是功名的方面,不问官位。 假使有功名再去做官,“俸”与“禄”加起来,数字就相当可观了。 孔子当时这个“谷”字就代表了功名和利禄。 他说来我这里求学的学生,目的都在找职业,假使求学三年而目的不在找职业,为学问而学问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孔子距现在两千多年,可见古今中外,求学的目的,都为了待遇,讲好听一点,为了前程。提到教育问题,感慨很多,很多人说现在的教育成了问题。 我说中国的教育,三千年来都是问题,也可以说世界上人类的教育问题,本来就存在。 为什么呢?三千年来的观念
440
泰 伯 第 八724
都是重男轻女,为什么重男轻女?男孩将来长大可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因此就望子成龙。 而古代望子成龙最好的出路是读书,古人于是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 当然现在不同了,这副对联要改作:“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这是我个人观察现代化社会的感受。 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所有职业,以做官这个职业最好。“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
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一连串来的,几千年都是这个观念。 包括我们大家在内,当年在家开始读书,有没有这种观念作祟?在我个人反省,不能说没有。 如果严格讲学问的道理,有了这种观念的成分,就很不纯洁了。 到现在,因为西方文化一来,教育制度变了,教育的精神、方法都在变,变了以后如何?看了几十年的情形,据我了解,与以前并没有两样,不过换了一个名称。“生活即教育”
,教育就是为了生活,这和我们所讲过去的观念,没有两样。所以现在大专联考选科系,最好考上医科,将来当医生,不求人。 因此教育的目的一直是为了生活,由生活的观念一变,就是为了赚钱。 除此以外,说是自己真正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求真理而求学问的,实在很少。 并不是每个时代绝对没有这种人,而是太少,这种人往往能影响整个时代的,东西方都是如此。 试看每个时代的动乱,他真正的原动力是思想。而改变时代思想的人,往往当时默默无闻,乃至穷死、饿死,可是后来他的思想却影响了整个时代。 例如因满清入关而引发的民族观念,是受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李二曲几个人的思想所影响。 一直发展下来,也就形成了现代的民
441
824论 语 别 裁
族思想。 在西方文化中,影响本世纪最大的马克思,还不是穷死饿死的。 当时他也没想到自己的思想,竟会影响了整个世界。 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出思想问题的严重性了。 像孔子也是一个例子,在生那么可怜,死后影响千秋万代,没有空间的范围,也没有时间的界限,这就是真正的学问。 可是一个读书人开始念书时,说是立志为这种学问而学问的,那就太少了。 孔子当年已有这个感叹,更何况现在?我们要了解思想的道理,就要从这个角度去体会、去研究。
入山唯恐不深的隐士
下一节孔子接着讲学问的道理与个人的修养。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这个观念要配合《礼记》的《学记》和《儒行》两篇书来研究。《学记》就是讲学问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儒行》是说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怎样训练自己,成为自己的人格。 人有很多种型态,形成各种不同的“人格”
,并不要求各个一律。 可是哪一种个性,适合哪一种学问,要怎样培养自己,都有一个标准。现在孔子所讲的这一节,也等于《礼记》中《学记》和
442
泰 伯 第 八924
《儒行》两篇所讲的个人问题。“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一个思想、一个信仰的问题。 服从真理,要绝对笃信,还要好学。 真理是不变的,不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不受区域环境的影响,也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 所谓“守死善道”就是守住这个信仰、这个主义,“善道”就是最好的道路,最好的思想原则。 下面说到个人有了守死善道的抱负,就“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并不是滑头,而是保持文化的精神。 危乱的时候,要有出世的修养,危险的地方不要去,因为这个地方的思想一定有问题,最好不去。 动乱中的社会,不可以停留。“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这两句话是中国人的隐士思想。说到这里,有个值得讨论的大问题。中国的历史文化,素来认为儒家、道家是分途的,绝对不能合流。 道家多半趋向于当隐士。 说到隐士,问题就大得很。 假使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就会感觉到一件事很古怪:学问越高,道德越高的人,多半是退隐了,不愿出名,乃至于最后隐姓埋名,连自己的真姓名都不要了。 我们都知道张良的老师是黄石公,而黄石公只是一个代号,究竟是谁?没有人知道。因为他连姓名都不要了,对名利更看得毫无道理。可是这一类隐士思想,在中国古代,自上古以来,一直存在。这是道家走的路子。孔孟以后的儒家,则绝对反对隐士思想,而讲究用世之道,所谓学以致用。 学问那么好,对社会国家要有贡献,认为退下来做隐士是不对的,这是后世的儒家思想。而后世儒家这种思想的依据,多半是提出孔孟的思想来反对隐士。 事实上最能影响历代政治的,是隐士的思想。 如果以西洋文化的政治思想来说,中国的隐士思想有点像所谓“不
443
034论 语 别 裁
同意“的主张,但并不是”不合作“
,“不合作”又是另外一个观念。 西方文化现在还保留这一思想形态,如民主社会的投票,不投同意票,也没有投反对票,可就是不同意的意思,先保持自己的立场,这还只是勉强的比喻,可是中国历代政治受隐士思想影响非常巨大。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如汉高祖时代的商山四皓。 所谓皓是头发都白了的老头子。 从秦始皇时候就当隐士不出来的四个老头子,学问很好,名气很大,道德很高,可是不出来。到了汉高祖的时候,年纪很大,须发都白了,被尊为四老。 汉高祖当了皇帝,请他们出来,他们认为汉高祖不会礼贤下士。因为汉高祖好谩骂,喜欢开口说粗话,他还没有得天下以前,对跟着他的那些知识分子,看见他们就讨厌,把人家的博士帽子拿来当便器。 陆贾劝他要尊重读书人,他说:“乃翁天下马上得之。”照现代的白话:“老子的天下是打来的,你们噜苏什么?”后来天下太平了,知识分子出来替他摆布了一下,他才尊重读书人。 这也是陆贾告诉他:“乃翁天下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的善意结果。 汉高祖是绝顶聪明的,他问该怎么办?
告诉他要建立制度等。 制度建立以后,第一次上朝,他坐在上面当皇帝,这个味道很好,这时才认为读书人有道理。 于是礼请商山四皓出山,他们不答应。 后来他要立太子传位时,宫廷中发生了一个大问题,汉高祖几乎要把吕后所生的孝惠帝——当时的太子——废掉,改立他所喜欢的戚姬所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问计于张良。 张良就告诉吕后,只要孝惠帝——当时的太子把商山四皓请来,汉高祖就不敢废太子了。 吕后果
444
泰 伯 第 八134
然教孝惠帝以卑辞厚礼把商山四皓请来为上宾。 汉高祖见到这情形,就告诉戚姬,太子党羽已成,连自己请不到的商山四皓都请来了,改立如意为太子的事免谈了。 这就看到政体问题、社会的思想问题,为什么学说思想对政治发生如此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隐士的重要。隐士们后来到魏晋被称为高士。 有一本书名《高士传》。
高士即高尚之士,学问很好,才干也高,也许出来可为治国的大才,可是一辈子绝不出来做事。 当然,不出来也有好处,否则出来万一做不好,这一辈子英名也没有了。 越不出来越高,有人一辈子做“高士”。到了宋朝则称“处士”。当然,有的处士是怕考试考不取,故意当处士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贵,因此名气越来越大。 有时候皇帝特别起用,不经考试还可以做做官。 当然真的处士还是有,宋代有这样一位处士名叫杨璞,宋真宗请他,他不出来,后来硬是下命令给地方官,用各种方法,软硬兼施逼他出来了。 到了京师,真宗对他很客气。 问他说,先生一路来,一定有很多人送行,其中有好的诗吧!他说只有我的老伴送了我一首诗。 真宗说,夫人的诗一定很好。 于是要他念出那首诗:“更勿落魄耽杯酒,切莫猖狂爱作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了哈哈大笑,留他在京里玩了几天,就送他回去。 他和同时的种放一样,都是真正的处士,硬不想出来。另外像唐朝武则天时的卢藏用,因终南山地近京师,倡言隐居,结果被征召入朝为官,这又是处士的另一种手段了。所以后来成语所说的“终南捷径”就是指这么回事。 陆放翁曾有一首是批评也是称扬隐士的诗:“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
445
234论 语 别 裁
已是负初心。 不须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
后世儒家认为这些“不同意”主义的隐士、高士、处士们,很可恶,不应该。 而认为有学问的人们应该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为什么一辈子作学问不肯出来?他们就说孔子是骂隐士的。 在后面的《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碰到好几个当时的隐士,都挨了骂。那么孔子挨了骂后怎么讲呢?
下论中就讲了很多。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