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论语别裁(上册) >

第28章

论语别裁(上册)-第28章

小说: 论语别裁(上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0

    里 仁 第 四702

    叫过来:“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其他学问讲了半天,都是空的。 等于释迦牟尼说的不立文字,真理就在你自己内心里,内心随时随地都能宁静、安详、平淡,这个境界就差不多了。 你永远保持修养上的这个境界,久而久之即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但是一般同学们没有修养到这个程度,此中道理,并不是即讲即知,必须要有内涵的真正修养。 曾子也知道一般同学没有到达这个程度,因此就轻轻一推,推到行为上去,告诫他们先要留心作人做事的忠恕之道。孔子的学问,的确有一段内在修养、真实工夫,并不是完全谈空洞的理论而已。 这一段我们暂时讲到这里为止,恕我才疏学浅,言难尽意。 这类的问题后面还是有的,以后还可以谈到。

    仁义值千金

    再接下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一段记载,涉及到孔门的仁学,也就是心学。 这个“心”

    包括了现在所谓的思想等等的心理之学,但却不限于目前心理学的心,而是指“吾道一以贯之”的心性之心。什么叫“喻”?这个字要注意。 现代人喜欢讲逻辑,逻辑是西方文化,十六世纪以后逻辑之道大行,它是根据希腊的原始逻辑发展而来的。 逻辑是一种思考的方法。 我们曾经介

 221

    802论 语 别 裁

    绍哲学,哲学要问宇宙是怎样开始的?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男或者先有女?

    对此哲学家有两派见解:一种是唯物思想,他说宇宙开始先有水,由水变成火,而后冷却逐渐形成现在的大千世界。 印度也有一派讲地、水、火、风的四大是天地开始的根源。 相当于中国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道理。 这些理论慢慢演变成后世的唯物思想。 另一派是讲唯心的,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越物质的精神主宰,物质是由他所创造产生的。 这牵涉到哲学问题,解说很多。 到了后世,提出了问题,问及哲学家怎么知道宇宙从何而来的?哲学家说是靠学问思想来的,那么先行研究你哲学家那个思想(工具)的判断准确不准确。 因此产生了逻辑学——对思路法则的研究。 这种思路的法则学,在印度的佛学中,早在希腊之先就有了。对于这问题,世界学者也有两派说法:一派是西方人的立场,认为印度的思考方法是从希腊来的;一派是东方人——包括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认为希腊的逻辑,是从印度方法来的。 印度这套方法,我们翻译过来叫“因明学”

    ,比西方的逻辑还要完备,还要严密。 西方文化中妇孺皆知的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是举世闻名的。 所以有许多人谈到《易经》时,说我们的《易经》真了不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正、反、合”完全一样。 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我说,老兄!我们《易经》是五千年以前的产物,黑格尔几时才发明辩证法?为什么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拿来与西洋人比,还说同他一样?这等于在街上看到祖父拉着孙子走,说祖父长得像孙子,而不说孙子长得像祖父。怎么说因明的方法比逻辑高明?因明有几个步骤,简单

 222

    里 仁 第 四902

    的讲:“宗、因、喻、合”。

    “宗”就是前提,说话必有宗,引伸“宗”

    的理由为“因”。

    有时候有宗有因还讲不清楚的事情,只有用比喻来说明,这就是“喻”

    ,在《庄子》中叫做“寓言”。每个宗教里的寓言都很多,像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圣经》,就有很多寓言,每个大教主都很会讲譬喻,其中还包括了隐语和幽默话。宗、因都讲通了,那么就是结论的“合”

    了。因为讲到《论语》中的喻,所以引出这些闲话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如果拿孔子这个观点来看今天的世界就惨了,今天世界的一切都是喻于利,处处要把利欲摆在前面才行得通。 不过,满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单纯了,麻烦的是,始终还有小人与君子的分野存在,这就很难办了。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上面曾经讲到过,真正“仁”道的人,一定能爱人,不会讨厌人。 即使讨厌,也是要把讨厌的人改变过来,使他同样地能达到“仁”的境界。 在这里又补充这个道理说,我们看见一个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想达到他那个境界,跟他在造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贤的人、坏的人,最好当作自己的借镜,藉以自我反省。 上面一句话就是说明上文仁者爱人不能恶人的道理;下面一句话,就是解释上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的道理。

 223

    012论 语 别 裁

    孝子仁人不二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现在又讲到孝道中仁的范围,他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必须“几谏”。什么叫“几谏”呢?我们好几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员搞错了观念而出的毛病。宋儒以后论道学,便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名训出现。 因此“五四运动”

    要打倒孔家店时,这些也成为罪状的重点。 其实孔子思想并不是这样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的劝阻。“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闹,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因为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 这种孝道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父母一定会不对,只是说如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即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因此:

 224

    里 仁 第 四112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 这种解释,我不大同意。 有哪一个人出门会没有一定方向乱走的呢?到月球去也还是个方向。 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但本篇到这里,为什么又单独的提出来呢?这是接到上面一句“游必有方”所引起。 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 同时,对于古人在上面解释这句话的错误,也有了明证,而可以纠正过来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以上是由仁讲到孝,现在要由孝重返于仁的道理。

 225

    212论 语 别 裁

    仁 者 之 言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是讲到用仁之重要。 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便说话呢?

    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义的人,往往不轻易答应,不轻易发言。我们历史上有句话——“重然诺”

    ,这就是说不肯轻易的答应一句话,答应了一定要做得到。 我们又在历史上看到“轻诺则寡信”的相反词,这是说随便答应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兑现守信,所以孔子指出了这个道理。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因此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就是约束、检束、小心、谨慎,意思是要常常约束自己。 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 所以个人行为道德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最后又讲到仁的言行之重要。“讷”

    ,是嘴巴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书、吹牛、唱歌以外,没什么用。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做起事情,行为上却很敏捷。 换句话说,先做

 226

    里 仁 第 四312

    后说,不要光吹而不做。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依我对《论语》的研究,认为每篇里面的章句是连贯而不能拆开的,二十篇前后次序也是连贯不能拆开的,现在这里又可以证明。 这篇《里仁》,并不是教你去找一个仁爱路去住。 古人的解释,即是选一个住处要找一个仁里,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里?到哪里去找?孔子自己的家乡,当年也不一定是仁里。哪里是仁里?

    假如我们的故乡是不仁统治的世界,我们就不管他了吗?

    我们正要把他恢复回来,把罪恶打垮。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

    其实那个“里”字,就是“自处其中”的意思,脚跟站得稳的地方就叫“里”。

    “里仁”

    ,是我们作人的立足点处于仁道。 所以“德不孤,必有邻。”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大学》里的修、齐、治、平也是这个道理。 一般人往往以现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为无用之修养。讲到这里,我最近读了一本清人的笔记,提到有一个人很清廉,告老回乡,一天在门前看到乡下人卖一条新鲜的鱼,问价以后,摸摸口袋中没有钱,没有买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说你何不写一张条子给他呢!他问写什么条子可以买到鱼?太太说你写上“清官”两字,他就把鱼给你了。 太太幽他一默,这个老头子被逗得笑了。 这说明什么?

    就是说明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认为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那就可以讲道德了。 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难讲真学问真道德了。 但是在此,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

 227

    412论 语 别 裁

    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讲到这里是一个结论了,上面全篇几乎都是孔子的话,最后这两句则用子游的话: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我们看《论语》,好像《庄子》一样,最后往往吊两句,好像毫不相干的话。 这里最妙的不用孔子的,而用他学生子游的话。 子游这话的意思是说,要讲仁爱之“行”

    ,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乱干。对君子尽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对,每次见了劝他,次数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命都丢了。 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不对,你劝他劝多了以后,他不听你的,就会变成冤家了。子游的话为什么放在这里?这是人性的另一面。 虽然行仁之道,义所当然,但是要讲究方法。 譬如大家喜欢看《贞观政要》这本书。 魏征的忠贞和他的道德学问,使唐太宗很敬畏,而且信任他。 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天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唐太宗怕他讲话,赶快把小鸟藏到怀里,魏征假装没看到,故意留下来和他谈国家大事,唐太宗心里虽为鸟着急,也拿他没办法。 等魏征走了,唐太宗拿出怀里心爱的小鸟一看,早已魂归奈何天了。 于是伤心得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这个田舍翁(乡巴佬,指魏征)不可!”长孙皇后问明了原委,立刻穿了大礼服向唐太宗行礼道贺,唐太宗说有什么可贺的?

    皇后说,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好臣子,又有你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的兴盛是可期的,这还不可贺吗?于是唐太宗息怒不谈了。 以

 228

    里 仁 第 四512

    唐太宗这样器量宽宏的人,对魏征的意见,样样接受,到最后唐太宗还气得要杀他,若不是唐太宗的皇后暗中救魏征一把,这个老头儿的头也是要保不住的啊!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终于信了谗言,还是把他的墓碑给推倒了。 一直到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