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股色股香(完结) txt >

第13章

股色股香(完结) txt-第13章

小说: 股色股香(完结) txt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夹鞲蛔疟呒剩仓挥写耸彼拍训迷谙胂裰锌窭艘环喊耸欠窬褪橇等恕⑶槿耍康隙ú换崾亲约合衷诘恼煞颍《嗝蠢刖训赖姆欠种睿〖蛑笔切澳睿
  经过激战,她终于战胜了另一个自己。她想像自己从那个玲珑的吧台后面走出来,斜靠在台边,身着蓝底白花的旗袍,修腿毕露,披肩秀发在微风中轻轻飘荡,令异国高大健硕的男子们望穿双眼,对东方美女如醉如痴,大家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再到后花园的木桌边神侃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每每思绪抵达此地,她又不断设想:如果王晓野半夜敲她的房门,她是否会为他开门?她干脆把关掉的手机也打开了,看王晓野是否会先用手机打个电话过来。可她又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在期待着一个男人的电话?如果人们知道这一切之后会怎样看待自己?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是个荡妇,那是怎样的羞耻啊?而自己在众人眼里是多么幸福啊!可这又怎样呢?他们不是自己,无法替自己感受!黎明之际,她迷迷糊糊地进入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早上七点半,手机铃声突然响了!她的心立刻狂跳不止,不知该如何面对王晓野下一步的行动。无论从林洁那里还是从自己的直觉,她都感觉王晓野是放荡不羁的男人。她的手几乎哆嗦着打开了手机。但她的“喂”刚一出口,才发现打电话的人不是王晓野!

  基金经理 六

  来电者原来是渤大市副市长陈邦华!所有的紧张、激动顿时烟消云散!陈邦华说他眼下正在上海,由于渤大机械的H股项目要尽快落实中介机构,因此想约王晓野单独到上海面谈。但他打电话到王晓野办公室,才知道他在新加坡出差,前晚他的手机一直关机,故打给沈青青,看能否能找到王晓野。
  沈青青的第一反应是:这正是王晓野期待已久的电话,所以她必须马上通知王晓野!她
  太了解王晓野了!她知道他会立刻飞去上海。但现在已由不得她多想。她深吸了一口气,拨通了王晓野的房间电话。
  王晓野在酣睡中被电话惊醒,还以为这是酒店的叫醒服务。等他得知陈邦华约见他的消息,竟兴奋得从床上弹了起来!他花了半年时间费尽心机勾引陈邦华,却从未与他有过一次真正的“幽会”。而现在,这条钓了很久的大鱼终于上钩了!
  正如沈青青预料的那样,王晓野以最快速度收拾完毕,对其他人略做交代之后,乘最早的一班新加坡航空班机直飞上海。这就是王晓野的人间漫游:有时像悠悠漂浮的闲云,有时如疾驰而过的流水,有时是呼啸而去的山风!
  沈青青躺在巨大的床上,眼睛却望着天花板发呆,思绪漫无边际地漂流。她问自己:“男人到底想要什么?”一缕阳光从巨大的窗帘边上倔犟地照射进黑暗的房间。她进一步追问自己:“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后她开始不断叩问:“我究竟是谁?”
  这个简单的问题也许是世上最神秘、艰深的问题!王晓野曾告诉她人正是用自己一生的言行在回答这问题。她就不断追问自己究竟是谁,直到脑子里完全是一片空白。过了许久,她脑海里开始浮现克李斯托福演的那部《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的电影画面,故事的主人翁为找回逝去的爱而躺在床上不断尝试让自己回到前世,因为一个大学教授告诉他自己在威尼斯的一个古老饭店里试过,当时酒店房间里的一切都那么古老,没有一点现代的痕迹,于是他躺在床上闭着眼想像此刻生活在遥远的古代教授居然成功地让自己从1974年回到了1474年,而克李斯托福也找回了前世的爱
  电影中被用来作为主题曲的那段“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第十八段变奏起到了神奇的效果。那是拉赫马尼诺夫与神的对话,一段令人心醉神迷的旋律,它在电影中反复出现,令时间消失,灵魂浮出,此刻这旋律也在沈青青的脑海中回荡她渐渐开始理解为什么自己和林洁都那么不自觉地亲近王晓野,原来是因为灵魂,因为前世。他们曾在一起听这首钢琴协奏曲,还有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他们都喜欢令人如梦如幻的旋律,都渴望一种古典浪漫,还有弥漫着苍凉和孤独的氛围。此外,要有飘逸感 可是只有灵魂才可能飘逸,肉身太沉重了!
  时间又回来了!在相对世界里,王晓野突然被一个来自祖国的电话呼唤而去,那个副市长在转瞬间变成了他热恋的“情人”。美丽的女人就这样被孤独地留在了刚刚点燃她激情的南洋!一种久违的激情,一种青春的死灰复燃!王晓野曾对她说,除了男女之间的诱惑,世界还充满了其它的诱惑,不是有六根吗?肯定是另一根将他召去和一个市长“幽会”。她不愿多想,一句哀怨缥缈的词涌上心头: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第五章 上市指标 (1996年12月)

  上市指标 一

  王晓野和渤大市副市长陈邦华的“幽会”,源于一种中国特色:上市指标。因为中国经济是计划的,有计划就有指标,有指标就有争夺战。于是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战争。
  经济被计划以后,中国人渐离“天人合一”之祖训,开始相信“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神话般放大了政府计划的有形之手。于是各种指标成了时代的标志。比如“工农兵大学生
  ”、“回城”、“当兵”、“招工”、“高考”等等,皆有指标。股市出现后,上市指标就火起来,投资银行也就跟着火。
  H股是自1993年起中国政府推动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途径之一,至今已有几十家H股在香港上市。由于这块业务跨越国内外,国内券商也争做项目的国内协调人;于是中外中介机构都卷入了这种中国式的战争。1996年年底,各路中介已风闻两个H股的上市指标会分给华北省的渤大市的两个企业,即环保机械制造商渤大机械和副食品公司华北食品,于是“渤大”这个名字突然在中介机构的想像中勃起、伟大起来。
  渤大市最初是个不知名的小渔村,一个半世纪前因外国人来通商而兴起,逐渐发展成一个拥有五百多万人口的海滨城市,并成为华北省的入海港口。清政府最初拒绝与外国通商,并试图撵走来华经商的老外。鸦片战争后,皇上发现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才被逼无奈而开放了香港、上海等港口,并办起了洋务和新学,渤大市由此应运而生。解放后,渤大与国际市场断了轨,一封闭又是几十年,直到政府再度发现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它才开始重新与国外接轨。渤大机械最初是一个用法国技术装备的民族资本企业,也就是当时的民营企业,五十年代被政府强行公私合营,业主后来因言论不当被打成坏分子,企业就完全被国有了。
  渤大机械两年前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沪江证券是帮其上市的主承销商。此次渤大机械又获H股指标,准备到香港市场再度上市,目标是筹集15到20亿港币。这对于渤大机械是个巨大数字,超过了政府十年来对该企业投资的总和,也超过了公司十年来净利润的总和。渤大机械很快成了各类中介机构追逐的香饽饽。
  对于参与该公司上市的中介机构来说,15亿到20 亿港币的集资额意味着大家共享约1。5亿港币的收入,其中近一亿港币由负责本项目的投资银行收取。一家银行平均只需五个人组成一个项目班子,工作一年半时间,一亿港币就这么赚到手,听起来如同神话。
  可是做投资银行的最难的是如何到拿项目。
  中介机构都对上市指标异常灵敏,他们每家都有一份精美的吹捧自己的业绩证明。渤大机械的传真机因为要接收这些长达数百页的资料而数度卡纸,最后竟换了两台。接下来是川流不息的登门拜访,有时从香港飞来的同一架飞机中有三分之一的乘客来自中介机构。

  上市指标 二

  在渤大市内,真正把握这个项目的关键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渤大市的副市长陈邦华,一个是渤大机械的董事长孙树和。陈邦华47岁,是渤大市最年轻的副市长。他长得矮而敦实,但目光炯炯有神,深不可测!在高个儿居多的北方,他到哪儿都矮得突出,于是他经常将自己的形像自嘲为“浓缩人生精华”。
  陈邦华农民出身,智力过人。他早年当过县里的通讯员、县委书记秘书,然后一步步爬
  上来。有一次他跟县委书记到受灾现场给数千群众搞动员,见首长身披军大衣,豪情满怀地挥手说:通过几十年的奋斗,革命形势大好!大家咬紧牙关干几年,形势会更好,就一定能解决温饱问题!
  饥寒交迫的农民们听到这么大的领导讲话诚惶诚恐,些许的救灾物资马上令他们感激涕零!他们当然不会说‘皇恩浩荡’这类话,但都会高呼“毛主席万岁”和“共产党万岁!”领导居高临下的发言如君临天下,给了陈邦华极大的刺激。他有理由认定自己可以当好官,因为领导的发言稿都是他起草的。而这个当年在受灾群众面前振臂一挥的县委书记,就是现在主管全省工业和金融的马副省长。跟着马副省长,陈邦华也当上了副市长。
  陈邦华虽然当副市长,但也有苦恼。国企亏损和破产的越来越多,下岗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国企成了领导心中的痛!更让他苦恼的是:腰包里的钱太少!每次出国、出差,尽管全是公费,买东西和活动也有人替自己付帐,甚至连赌城里几万美元的赌注也有人付,可他还是常常因囊中羞涩而苦不堪言。前年他女儿要去美国留学时,他为那六万美金的区区小钱都快急出病来,幸亏华北食品公司的老总金建国帮了他一把,才顺利办完签证。当然,他知道该如何回报人家。他后来帮金建国批了块地,就让他赚了两千万。
  陈邦华为什么敢收金建国的钱呢?因为他对金建国放心。有一年金建国组团到美国考察,特邀陈邦华一同前往美国指导工作。他们一路考察了旧金山、芝加哥和纽约的市容和名胜。在逛完纽约四十二街的红灯区后,陈邦华抱怨说资本主义好像也没什么真玩意儿?领导点到为止,金建国心领神会!等到了赌城拉斯维加斯,金建国建议大家分头行动,于是皆大欢喜,四散而去,他正好可以单独陪同领导。
  当他把金发碧眼的外国妓女招来房间时,陈邦华还扭扭抳抳,不置可否。金建国当时急中生智,自己先上,这样既给领导当了先锋,做了试验,同时还让领导有充分的时间考虑:to be or not to be?上还是不上?而且万一出事还可以由我金建国扛着,只有这样领导才会感觉我是自己人!果然凭此一举,金建国成了陈邦华的心腹之一。眼下的H股指标就是陈邦华为金建国争取到的。可问题是,华北食品公司的资产质量不好,利润也掺了水分,再加上数量庞大的退休职工,目前还没有哪家券商敢接手。
  但陈市长有他的招数。渤大机械是本市国企中效益最好的企业,其环保概念也很受追捧,目前已成为券商争抢的项目。那好,你们想做这家好的,就请搭上华北食品公司一起做,至于怎么把那些烂账摆平,那是你们中介机构的事。他力主香港裕兴证券同时做两家公司的国际协调人,因为裕兴证券与马省长的儿子马川及陈邦华近年的合作一直很顺。裕兴证券与欧美投资银行不可相提并论,但它的老板是政协委员,为人厚道,香港话叫“识做”。每次业务完成后,他都会以最安全的方式把各位领导应得的份儿打理好,这是裕兴的强项。所以裕兴证券是陈市长的最佳选择。
  但这场战争的一开始,陈市长就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渤大机械的董事长孙树和。八十年代以来,渤大机械通过与法国ABF公司合资,引进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公司产品畅销国内外。合资企业的利润已经占其利润总额的百分之八十。在与ABF公司的合作中,法国标准证券一直是ABF的财务顾问,其介入使中法双方的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标准证券也与渤大机械管理层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因此它自然成了孙树和的首选。
  通常由市长做出的决定,厂长、经理哪敢说三道四?但陈邦华这次碰到了普遍性里的特殊性,特就特在渤大机械的老总孙树和!论年龄,他比陈邦华大十岁,论资历他是渤大市两任市长手下的劳模,论人缘他更是有口皆碑。此外,他还特倔,一旦认准一个理,九头牛也把他拉不回!也正因为他的性格,使他在“反右”运动中成为当时华北环保设备研究所最年轻的右派。他父亲是国民党投诚的高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