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十大元帅之谜-晓亮 >

第55章

十大元帅之谜-晓亮-第55章

小说: 十大元帅之谜-晓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5月13日下午,两天时间,张灵甫仅前进了三、四公里。狡猾的张灵甫,发现坦埠附近我军有重兵集结,即行退缩,调整部署,企图在14日前全力占领坦埠。 
  在这个过程中,我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战役的组织工作。 
  陈毅响亮地提出:“歼灭敌七十四师,活捉张灵甫!”的口号。 
  广大指战员立下了“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消灭七十四师立大功,红旗插上最高峰”的誓言。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地方的同志积极支援前线,调运粮草;各级指挥员到第一线指挥,各个作战部队都准时进入集结位置,深入进行政治动员,完成了出击的准备,一场剧烈的阵地攻坚战展开了。 
  大军方集,战火纷飞。惊天动地的孟良崮战役终于打响了! 
  孟良崮,位于沂蒙山区。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怪石林立,地势极为险要。 
  5月13日晚,我军两翼的迂回穿插部队,各以一部向正面的敌人进行攻击,集中目标,指向敌军七十四师的外围阵地,切断了七十四师与周围敌军的联系。 
  敌七十四师开始遭到我军攻击时,还以为我军只是一部分兵力对其施行反击,所以仍准备十四日继续前进,实施占领坦的埠计划。后来,看到我军万箭齐发,都是指向他的,这才觉察到我军围歼的意图。可是这时再想逃脱,为时已晚。 
  张灵甫在我军紧紧的正面追击和侧翼袭击下,伤亡很大,行动困难,无法打开撤回垛庄的通路,当夜被迫收缩兵力,集结在孟良崮附近村庄防守。我军发挥了夜战特长,继续组织攻击,占领了垛庄,断绝了张灵甫的退路。我军各部队互相配合,封闭了合围口,张灵甫成了瓮中之鳖。 
  敌七十四师徒我军包围之后,蒋介石却以为他这个精锐部队处于有利地形,正是同我军决战的好机会。于是,他命令张灵甫坚守阵地,吸引我军主力,又命令周围的敌军向张灵甫靠拢,妄图夹击我军,与我决战,并解七十四师之围。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也给张灵甫打气:“消灭陈毅所部,我们就能保住东南半壁江山。” 
  陈毅知己知彼,指挥若定。他亲临前线,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对指战员们说:“我们一定要打赢这一仗,歼灭敌人在孟良崮一线!” 
  15日下午,我军调整了部署,从四面八方发起了总攻。敌人竭力顽抗,每一阵地都要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指战员越战越猛,进攻部队象波浪般地冲锋陷阵,势如潮涌。 
  围歼战是异常惨烈的。敌人缩集于孟良崮、芦山及其附近山地,依托岩石,居高临下,不断发起反击,敌人真的用上“人海战术”了,成群结队地往下打。每一个山头、高地、要点,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争夺,不仅刺刀见红,甚至枪托也砸上了脑浆,到处血染岩石,尸体成堆。敌人粮尽水绝,空投补给又大部落到解放军手上,数以万计敌军已陷入极端饥渴难支的困境。 
  16日上午,陈毅再次下令发起攻击,强大的炮火首先发挥了火力,向敌人盘锯的山头、高地猛轰,接着步兵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冲击,越战越勇,只进不退。下午,便攻占了所有高地,敌人的官兵有的打起了白旗,统统投降缴械。骄横的张灵甫等也被击毙,各路解放军健儿会师孟良崮、芦山顶峰,欢呼声震憾山岳。 
  在收拢部队,清点战果时,侦得有敌人电台活动,似有残敌隐匿。其时,黑云盖天,山雨欲来,能见度极低,严密搜索的部队在孟良崮与雕窝之间发现了数千敌人。粟裕即令第四、八、九纵队出动兜剿。至下午五时全部肃清。至此,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师被彻底、干净地消灭了。 
  张灵甫这个骄横一时的国民党王牌军的首领,在孟良崮山洞里打到了自己的坟墓!粟裕打电话来向陈毅报告以上情况陈毅在电话里兴奋地说:“我在电话里向全体将士祝酒致敬!”说完,如释重负般地坐下来,长叹了一声:“嗨呀,这三昼夜算是熬过来了。以后我的儿子,再不能叫他去带兵打仗!”他这话引出了满屋笑声。笑声未止,电闪雷鸣,一场暴雨倾盆而下。 
  在这场战斗中,共击毙、俘虏敌人三万二千多人。 
  刀丛扑去争山顶, 
  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看贼师精锐尽, 
  我军个个是英豪。 
  这是陈毅1947年在《孟良崮战役》一诗中,描绘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的情景。 
  蒋介石得知这个消息,在南京军官训练团发表了他的感想:“七十四师这次在鲁中攻击匪军根据地坦埠整个失败,这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是无可补偿的损失!” 
  在我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驻地,召开了一次庆祝大会。陈毅以宏大的气魄说:“我们才不过吃掉了一个七十四师,江南、东南还有那么大地方没有解放,还有南京,还有上海,还有全中国嘛!” 
  六月初,孟良崮战役中放下武器的敌第七十四师将校举行时事座谈会,陈毅和到会者会见,一一握手并致慰问。当将校们谈到七十四师失败的原因时,陈毅说:“历次国民党军失败均归咎国防部,归咎陈诚,我在此替陈诚分辩几句,其实陈诚本人也很难作主,一切都有蒋介石老头子紧紧控制着。”陈毅进一步谈到了蒋军失败的原因,“蒋介石自北伐中期叛变人民,走上法西斯独裁专政的道路。蒋介石的这一条反人民的错误的政治路线,必然产生错误的战略路线。在蒋介石独裁媚外的政策与战略的双重错误之下,国民党军队之遭受失败是必然的。例如贵军在抗战中的战功表现很好,战斗力亦堪为国民党军队之冠。可是一到内战战场,仍然逃不脱被歼的命运。各位应深深研究其中的原因。” 
  正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于一九四八年底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这一战役的胜利,不但使长江以北的局面大定,就是全国的局面也已基本上解决。下面这段故事,可以作为这次战役中小小插曲的一段趣闻,也可以作为陈毅概括蒋军失败原因的一个例证。 
  淮海战役中,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向徐州西南突围被华野追击包围在永城之野,离双堆集不足七十里了,如果堵不住,让他与双堆集的黄维兵团合流,其后果可想而知。正在这关键时刻,陈毅从淮海战役总前委向华野司令部打来了电话,他的嗓音很响,震得张震耳根子发麻: 
  “张震啊,我们这里正在收拾黄维这个老冤家,你们那里一定要把杜聿明看住,绝不能让他跑出来了啊!” 
  “好!好!”张震狠劲地点头,“请你放心!请刘司令员、邓政委放心!” 
  在鲁楼的阻击战坚持了十天十夜,杜聿明集团终于未能前进一步。村聿明见突围无望,决定就地固守。他连连电告蒋介石,速调大军前来增援。 
  华野将士乘势紧缩包围圈,将杜聿明集团重重叠叠地包围在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陈官庄地区。杜聿明的前线指挥部设在陈官庄农民陈瑞兴家里。这是一个四合大院,南房住邱清泉,北房住中将副参谋长文强等高参,西房住杜聿明。院子中间有一棵水桶粗的老槐树,叶落枝秃,在寒风中发出呜咽的风鸣声。 
  一天,杜聿明正在院子里的阳光下理发,没有突围出去的原十六兵团监察官尹天晶来了,在院子里看了看,欲言又止。 
  尹天晶善观天象,深谙阴阳五行,又会江湖艺人的拆字。 
  有一天,孙元良对邱清泉说:“你叫他给你拆个字吧,可知吉凶。”邱清泉不信生死报应却信吉凶,他那时不愿驻防商丘就是如此。听孙元良一说,也就写了个“笑”字,以为不会不吉。可尹天晶看了,皱着眉头不说话。 
  “说嘛!”邱清泉很豁达,“穷算命,富烧香,只不过一场游戏。” 
  尹天晶说:“笑乃二人升天也!” 
  邱清泉的脸立即黑了。 
  在尹山晶眼里,杜聿明的指挥部设在一个不祥之地。 
  邱清泉正从住室出来,看见尹天晶,就想起二人升天那句话,心里不畅,说:“尹监察官,今日天象如何?” 
  尹天晶走到邱清泉跟前,神秘地说:“邱司令官,说真的,这个院子不吉啊!”“嗯?”“是这样”,尹天晶在手里比划着,“这院子四院合围,而中间却是一棵大树,即木,你看,”他在手中划了一个“A”,又在中间加一个“木”说:“邱司令官,这不是‘困’吗?” 
  邱清泉心里怔了一下,来到正剃头的杜聿明面前,指着尹天晶如此这般地学说了一遍。 
  “啊?”杜聿明也迷信起来,心里很是焦燥,“砍掉!”杜聿明说。尹天晶自告奋勇:“我去组织人。” 
  树倒是砍了,围却是未解。尹监察官未曾想到,四合院里虽然没有了树,却依然住着人。“A”里虽无“木”,“人”却是在的,岂不又成个“囚”字了吗? 
  杜聿明们岂不知自己由“困”变“囚”不是老槐树的原因,而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大趋势,正如陈毅对敌七十四师放下武器的将校们说明的七十四师与整个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一样。 
   
   
2 兴邦治国之谜 
  从百战沙场走进十里洋场,陈毅成为大上海一市之长。将军战则善胜矣,治民理财之道通否?这位“共产党化学家”是如何从上海这个大染缸里开始“分解与化合“的? 
2.1 “瓷器店里打老鼠”——攻占上海
  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陈毅坚定地贯彻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卓越地执行了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在华东战场上打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胜仗。然而,淮海战役炮声未停,中共中央就已将注意力转向渡江解放南京、上海、杭州问题了。 
  早在一九四九年二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大会报告里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论断,命名使陈毅感慨万端,曾慨然表示:“我的意见自己准备搞城市。”而且选定了当时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其实,此时毛泽东主席已个别征求过他的意见,担任上海市市长如何?他还提出意见,主要的一条是希望中央象当年全党抢东北一样重视接管上海。 
  确定上海市长人选是件大事。毛泽东曾就陈毅任上海市长之事,征求过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几位老先生的意见,他们对陈毅将军早有所知,柳亚子先生在1945年就曾赋诗赞陈毅:“兼资文武此全才。”以“儒将”出长上海,他们一致赞成,陈毅自到丹阳起,便正式进入“市长”角色。在丹阳,陈毅告诉接受干部们:毛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说,进入上海,中国革命要过一大难关。 
  难在何处?陈毅解释:担心两大危险:一是我们打上海,美国出兵干涉;二是我们接受不好,进城后停工停电,大混乱,上海变成一座“死城”。两种假设中只要有一种成为事实,便会使国内国际局势受的牵动。对于第一种危险,陈毅曾说: 
  “要警惕美国人干涉,可是我们决不向它示弱。要打就打,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作战本身要力求势如破竹。更严重的是第二种危险。我军渡江后,由于战线推进太快,铁路运输跟不上,接受干部到不齐,更要紧的是入城政策纪律教育来不及深入进行,如果就这样稀里哗啦开进去,非乱套不可。 
  于是,小小丹阳城突然热闹起来了。首先是汇集、研究大量情况和材料,汇集成关于上海的200多种小册子,陈毅自己看,也交给干部战士们读,确定接受的县体方针、政策与步骤;成千的干部从解放区、从北平、香港日夜兼程地赶来,投入接受上海的集中整训。几千名接管干部,几十万大军,经过20多天的集训和准备,一切就绪。陈毅的豪迈的声音宣布:“今天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们接管上海了!” 
  南京解放后,在即将进行淞沪战役的时候,毛主席曾指示: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不仅要军事进攻,而且要政治进攻。 
  上海战役,是陈毅生平所遇的一次最特殊的战役。20多万守敌,有蒋介石亲临督阵,要拼死固守六个月以待“美军援助”。市区内外遍布3000座美式碉堡,4000个钢筋水泥永备工事,1  多野战卫星工事,2万多颗地雷,汤恩伯称此阵地“比斯大林格勒还强固33%”。在此情况下要攻占上海,同时又要严格保存市区建筑,工厂、电力、交通等设施的完好,就绝非易事了。有人将此形容为“瓷器店里打老鼠”,甚为确切。 
  陈毅认真地研究了毛主席的指示。他在部署解放上海这场大战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