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翻身贫家女 >

第214章

重生之翻身贫家女-第214章

小说: 重生之翻身贫家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氏想要反驳,老爷子却不给他机会,往炕上一趟,背对着她睡去了,江氏只得悻悻作罢,心却道,再富贵,还不是俺肠子里出来的,敢不听老娘的话?

第六十章 棉花出世

田家大房二房落魄回乡,很是被人津津乐道一阵子,田怀德他们也没敢怎么出门子,只在家里附近活动。睍莼璩伤而老爷子,也怕人家说大房二房真没指望了,倒是高调的说要建两间屋子,想要推翻家中那低沉的气氛,也让外道人知道,他们不凄惨。

拜田敏颜他们所赐,夏收那岔庄稼,田敏颜和家人商量过,那五成的粮食也没要,权当未来五年养两老的粮食,卖鱼的银子就更没要了。所以夏收后,老爷子他们也攒了三十来两的银子,再加上之前田怀德他们孝敬回来的,也有近百两银子的,要建两间屋子,也不是没银子的。

老爷子求到田怀仁这里,让他帮找些人,按着他们家的屋子建两间明敞些的屋子,只是,他们用不起琉璃窗,就用窗户纸了。

亲爹求到面上,田怀仁也没说不字,就帮着找了从前盖房的工匠,至于盖房子的材料,老爷子亲自交银子给他帮着购买,为此,田怀孝很是不满,也吵了许久,老爷子把他给骂了一顿他才消停。

田敏颜其实不同意田怀仁帮的这么全面的,但也知道,要是银子交给田怀孝他们去买,指不定会吞了去买些次货。房子可是要住人的,以次充好,万一出事倒塌了,那就真是阿弥陀佛了。

田怀仁帮着找了匠人,买了材料,田敏颜就以家中地里的事忙的理由,不再让他再管老宅建房的事儿,老宅那边人可多着呢,用不着他管。

而且,他们家也确实是忙,棉花已经开始吐絮,到采摘的时候了。现在谁都知道,田家种了一种了不得的农物,那些花就跟雪一样白,从山上看下来,就是一整片的白,端的是好看。

也没有人看过这种作物,都很好奇,有些人想要摘两朵,却被驻守在棉花地官兵给把守着,只要近了,都说你图谋不轨,这让人心里有了思量,也不知这些作物是什么玩意,竟然这么重要。

也不是没有人旁敲击推的去问,田敏颜家也没藏着捏着,只说是棉花,但旁的不多说,说是日后就会知道,留几分神秘。

定下了采摘棉花的日子,田敏颜将手头的其它工作都放在一边,只一心准备采摘棉花的工作,制作简易手套,也请了十个女工,仔细吩咐摘棉花的注意事项。

田敏颜请的短工工钱向来大方,也老多的人愿意做,李氏听到风声,就扭着腰上门,说也要做短工去摘棉花。

“二伯母,摘棉花是件精细活,你做不来,你还是帮着阿公他们建房子吧。而且,地里也要开始忙活了,这鱼也长起了,怕是有的忙呢。”田敏颜淡笑着拒绝,见李氏要说难听的话,便紧着说道:“卖鱼,也是技术活,多一个铜板,也是银子呢,大伯母许是极欢喜这差事。”

李氏听了脸色微变,便道:“这样啊,那颜丫头,你日后有啥活计,先紧着你二伯母,让你二伯母也攒两个铜板使呗,这摘棉花既然是精细活,俺就不掺和了。”话一说完,就慌脚鸡似的跑回老宅了,她得要和当家的商量好,别让大房得了这卖鱼差事去。

罗氏转了出来,对田敏颜笑道:“还是你对她有法子。”

田敏颜抿嘴一笑,权衡利害,只要不是笨的,就知道哪个重要。况且,李氏又是个要争一头的,怎么会肯让大房把便宜都占了去?她也就是攻其心理罢了。若是换了自己,肯定自己去做工赚银子要紧,父母的总是父母的嘛,可惜李氏非常人可比。

秋高气爽,杨梅村的棉花地陆续的开始吐絮。棉花是多次开花,陆续成熟的作物,需要分次采摘,可到了日子,齐十七还没回来,田敏颜也不能等了,让人开始摘取已经吐絮的棉桃球。

因为牛屯村那边也有棉花地,田敏颜和夏光分了工,他去那边掌看,田敏颜则掌着杨梅村这边的棉花地,两边都不落下,务必在冷冬到来之前,将所有棉花摘取晒干存放。

田敏颜说过摘棉花是件精细活,这话是一点都没差,收花时要做到不烂株,不漏朵,找净“落地棉”“眼睫毛”僵瓣棉等,真正做到朵瓣归仓,没耐心也不够细心的人,是做不来的。

摘棉花这日,有不少村民围观,只见大片的地里,有好些头发绾成辫子,腰间挂着一个袋子,双手戴着手套的女人在地里站着忙活,精心地采摘那如白雪般的棉球。

摘棉花的是一批人,另外还有一批则是分棉花的好坏,将好花次花分类存放,这个田敏颜尤其注重,所谓质量嘛,棉花也有好坏,肯定要分仔细的,总不能混着了。

当女工将满满的一袋棉花送到田敏颜跟前,她将软绵绵的棉花攒在手中,感受着那柔软,那微湿的感觉,心里激动莫名,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油然而生。

“姐,你咋哭了?”小五惊愕地看着田敏颜。

田敏颜愣了愣,摸了一把脸颊,原来自己不知啥时候流眼泪了,这就是喜极而泣么?

“你姐是高兴。”田敏瑞看了她一眼,笑着对小五说道。

小五偏头想了想,笑道:“喜极而泣。”

田敏瑞给了他一个包栗,眼中却闪过赞赏,看着田敏颜,他能感到她心里的激动,就是赚了银子,也没见她这么激动,这棉花,她所花心血是最大的,如今棉花有收成,怎么能不激动?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恒古不变。

田敏颜擦了眼泪,看了看家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道:“哥说的对,我是真高兴。且不说这棉花会为咱家带来什么,以后,咱们可不用怕寒冬了。小五,等棉花处理好了,姐给你做一件棉袄,一准儿让你喜欢。”

她高兴,是因为付出得到回报,这棉花,是她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战绩,也是她花了最多心血的。

而棉花的出世,代表着大南朝会更繁荣,代表着,从此,寒冬不惧,她是真的为大南朝献了一分力。

第六十一章 荣光

棉花收了几天,齐十七才赶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众官员,郑知府,温善初都在其中,还不泛武将。睍莼璩伤

“王爷吉祥。”田敏颜屈膝福身,然后又向他身后的官员行礼,跟在田敏颜身边的人自然是有样学样。

“都做自己的事去。”齐十七挥了挥手,看向田敏颜,见她双眼亮晶晶,嘴角也不由露出一丝愉悦。

田敏颜按捺着激动,往身后打了一个手势,紧跟在他身边的谢城忠便机灵地将那已经存放入袋的棉花抬了过来。

“王爷和诸位大人请看。”田敏颜打开袋子,将棉花小心拿出,一一放在他们的手中:“这就是西域番邦说我大南朝种不出的棉花。棉花全身都是宝,它。。。”

田敏颜轻快而喜悦地说着棉花的种种好处,因为自信,整个人像是周身会发亮一般,让人移不开眼睛。

而当她说到棉花可加工成棉衣,棉被等抵御寒冬的物件时,跟随在齐十七的一个武将眼睛发亮了。

“田姑娘是说这棉花可以做成衣服,可取代皮革麻草抵御寒冬?”武将一脸的兴奋地问。

这是驻守青州的武将门千总,姓苏,从衣饰装戴来看,是个正六品的官员。

大南朝没有棉花这样的御寒物,冬天时候,都是用的蚕丝,动物皮毛,皮革,麻纱等来御寒,那些有钱人家用的都是高档的毛皮蚕丝。穷等人家哪有这些,屋子烧火炕堆火盆,上身的衣裳则是丝麻做的冬服。

所以,驻守边关的战士最俱寒冬,尤其怕冬天起战事,因为御寒衣物这些装备实在太短缺了。

如今棉花一面世,它将取代丝麻,这样的好东西大量种植出来,制成冬衣,这简直如天降甘露一般,让人无法不兴奋。

“棉花虽保暖,但高档的动物毛皮自是最保暖不过,只是那些寻常百姓轻易不能得,寒冬腊月也仅靠丝麻蒲草取暖,每年冻死的百姓不少,也就是保暖衣物不够。棉花若是能大量种植出来,就能制衣御寒,性价比还不低,比丝麻绝对能保暖许多。”田敏颜笑着说道:“不仅如此,还能制成棉被等物保暖,也能制成寻常衣物,棉花处理好了还能做药用棉花止血,用在军中更是最好不过。”

田敏颜侃侃而谈,将棉花的好处一一说出来,围在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那些村民百姓更是不敢置信,原来这棉花是这样的作用啊。

苏千总双手握成拳,脸上神色已经不是兴奋所能表达的了,他突然作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动作来。

“田姑娘大才,为我大南朝带来福祉,我代表大南朝所有战士向田姑娘致最高敬礼。”他一脚跪地,一脚成九十度,右手握成拳抵在胸口,眼睛炯炯的看着田敏颜,一脸的尊敬,而在他身后的士兵,也都这么做,齐声说道:“为我战士向田姑娘敬礼。”

田敏颜吓了一大跳,慌忙跳开,结结巴巴地道:“这,这是怎的了?当不起,当不起的,大人快起。”

她又求救似的看向齐十七,齐十七双眼满是笑意,她不知道,这是大南朝军人给的最高敬礼,就冲她种出棉花,让边关战士不再俱寒,老百姓从此多了一条出路,她就值得。

“你值得。”齐十七很高兴,也很满意,她得的荣光越高,才能走得更远,也才能——走到他身边来。

对苏千总等人此举,所有人都震惊无比,而郑知府那样久居官场的人,就是个老狐狸。苏千总此举一出,田家是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听说田家大儿还考取了童生之名,还有那小儿也是机灵聪慧的,而王爷?

他瞄了一眼笑意溢满双眼的齐十七,只见他笑眯眯的看着田敏颜,似乎看不到旁人一般,心里一紧,再看向田敏颜。

十二三岁的姑娘,身姿修长,少女身形已然开长,脸容虽称不上绝色,却也清秀温婉,最难得的是那一双慧眼,那聪慧,就让人说不得她是个丑的。

她有些羞恼,有些不知所措,有些惊愕,可看向齐十七,却是有些娇嗔,双颊嫣红,少女羞涩的形态让人忍不住想逗弄。

贤王爷好像还没娶正妃,如果真有那心思,田敏颜,身份不够做正妃,可她得了如今这荣光,莫不成会成侧妃?郑知府对自己窥破的这点有些震惊,看向田敏颜的眼光多了几分慎重。

想到此处,郑知府也出列来,一脸激动地道:“田姑娘大才,棉花一旦推广开去,我大南朝的作物又多一种,百姓从此不惧寒冬,当受本官一拜。”说着,他深深打了个揖。

不管将来如何,和田敏颜家交好就是好的,田家,得罪不得。他却没想到,将来田家的荣光,远不止于此。

田敏颜避开,压下心中惊愕,淡声说道:“郑大人也折煞民女了,能种出这棉花,远不是民女一个人的功劳。乃是皇上天恩浩荡,仁义治国,爱民如子,上天感动,才赐我等文华和棉花。”

“西域番邦借棉花笑我大南朝无人,实是井底之蛙,可笑至极。焉知道我皇文武双全,功德无量,朝臣亦能人辈出,就是我一个小小农家女,也能种出棉花来,故可知我大南朝人才济济。”田敏颜一副正经的样子冲着齐十七说道:“此番功劳,当记功我皇,还有王爷慧眼识珠,再还有诸位大人鼎力双助,还有众多长工百姓提点,民女一家只是打下手罢了。”

这话一落,田敏颜还跪在了地上,额头贴地,高声道:“皇上天恩浩荡,赐万民之福,为百姓谋福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这一跪,旁的人只好也跟着跪下歌颂功德了。

“好,好,田姑娘果然非寻常女子可比。”郑知府听得心里熨帖,连声说好。

也难怪人家得此荣光啊,瞧这话,说得多好听,将功劳全部归咎于皇上和头上的人物,最后才不忙提一下自己,进退得宜,不贪功,也不邀功,还不忙点旁人,这马屁拍的明白,却让人听了心里舒服。

这折子,他可要好好的琢磨怎么写才行,虽然知道棉花实验种植点有好几处,可青州是他管辖的,如今试验种植成功,多少也能得些功劳,只要皇上高兴了,他们的政绩也就再添一笔了。

不成,今晚就得写好了送上去,不能让其它点抢先一步了,这么想,郑知府就琢磨着折子的内容了。

田敏颜松了一口气,对上齐十七那似笑非笑的目光,吐了吐舌头。

这种出棉花,要说是她一人的功劳,那些个大佬们谁都不高兴,就是皇上,也未必见得高兴,谁喜欢一个孩子比自己还得百姓之心啊,你这是想造反么?

不是她不想要这功劳,是她知道这功劳,独占是完全没可能的,就是有可能她也不能独占,这分些功劳出去,大家跟着一起得好处,这才是谨慎之道,也让人心里熨帖,将来就是接赏赐,也不至于让人眼红到胡说八道。

所以,她感恩戴德的歌颂皇帝,将功劳全记在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