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十龙夺嫡 作者:凤鸣岐山 >

第108章

十龙夺嫡 作者:凤鸣岐山-第108章

小说: 十龙夺嫡 作者:凤鸣岐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此法在明朝中叶以前算得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钢之法,已能用焦炭冶炼生铁,但距离胤祚所想要的效果还差得太远。产量低不说,炼制出来的钢质量也不行,至少达不到胤祚所想要的造炮的要求。
  康熙三十六年初,一个叫毛三娃地技工首先创造出了完整的焦炭大规模炼制工艺,使得焦炭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一个质的飞跃。胤祚特地奖赏了其人白银三万两。一时间引起了轰动,所有参与研发炼钢法的技师、技工都憋足了劲。没日没夜地研究如何实现大规模流水线炼钢地工艺流程。至康熙三十七年底,以一个名叫李达的山西人为首的研究小组率先实现了突破…发明转炉炼钢法,向转炉中的铁水吹空气,使铁水中硅、锰、碳等元素含量迅速降低,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使液态生铁炼成液态地钢,彻底解决了生铁成钢地难题。以山东即墨人陈顺为首的另一个小组则提出了模具一次成型法,将铸造工艺提升到了这个时代地顶峰。至此,胤祚想要实现的钢铁大规模生产和铸造已初步具备了雏形。
  胤祚的心很大,光有了这些基础的东西并不足以让他满足,他还想搞出诸如水电、机床、蒸汽机等等设备,不过这些东西比起炼钢来说那可是难上百倍了,想要逐一实现这些目标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得到的,为此胤祚也做了不少的前期准备工作。
  早在康熙二十七年胤祚奉旨办学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南北两所蒙学均是免费入学,从学童选取了一些天资尚可、家境贫寒,而又不足以高中的孩子进技校,所学的东西,正是胤祚凭着强大的记忆力生生默写出来的中学数理化知识,由于胤祚不可能亲自去教,也没有别的老师能教这些孩子,一切只能靠孩子们自己摸索,到如今十年过去了,虽然不是人人成材,可也涌现出不少可堪造就之人。胤祚将这些人除一部分留技校任教,一部分进入胤祚的那些厂子任职,其余的则给予大量的资金,提供各种便利,给出个目标之后就任由他们去折腾。
  对于那些技校出来的研究人才,胤祚是高度重视的,成立了不少的实验室,每年花在他们身上的银子足足有四、五十万两之多,虽说目下限于基础设施等因素,还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果,可胤祚却不急,他相信自己种下的这颗种子,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的,或许是不远的将来,或许是几代人之后,但终归会有那么一天的。


第165章 有朋自远方来
  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八,大雪初晴,多日不见的太阳总算是露出了笑脸。迎着午时暖暖的日头,一队马车在江南威武镖局镖师、趟子手的护卫下缓缓地进了朝阳门,镖局里的一位镖师策马来到一辆不大的马车前。笑呵呵地说道:“姑娘,进京师了,鄙局地任务算是完成了罢。”
  马车内传出一个清脆的声音道:“多谢刘镖头一路相送。胡叔,将镖银付了,找家客栈安顿一下。”
  赶马车的是个中年壮汉,恭敬地回首向马车内答道:“是。”接着手一杨,一个钱袋子飞入了刘镖头的怀中,也不说话,径直赶着马车向城内而去。刘镖头看着远去的马车,暗自吞了口口水。愣了好一会儿才纵马赶上了前面的镖队。
  胡叔是个常走江湖之人,对京师也不陌生。很快地到了一家名为“鸿运”的客栈,老练地定了一个院子之后,低声对马车内说道:“姑娘,先进客栈歇息一下可好?”
  车内默默了良久才回道:“胡叔,麻烦你了,奴家想先到福源记去看看。”胡叔躬了下身,没有说话,赶着马车直奔“福源记”而去。
  “福源记”,天下第一商号,实力雄厚不说。身后的背景更是吓人当今六阿哥毅郡王胤祚。“福源记”的门面极大,在京师这么个寸土寸金地地方愣是占了半条街,一个大院子内数栋三层楼房气派非凡,老远就能听见内里传来的算盘声、议价声,能进入“福源记”总部地都是大富大贵之人。别说平民百姓,就算是差一些的富贵中人连门都进不去,“福源记”门口那一溜地大轿子、豪华马车就足以让人侧目不已。
  胡叔赶着那辆小马车刚到了“福源记”的门口立刻被门房拦了下来:“哎,这里不能停车,要谈生意请到外头那个铺子去看货。”
  胡叔眼瞅着门房脸上那副不耐烦的神色。脸一沉。刚要发火,马车的帘子掀了起来。走下一个身着狐裘,蒙着面纱女子,后面还跟着个小丫环,胡叔顾不得跟门房发火,回头对蒙面女子道:“姑娘,这里就是福源记”
  蒙面女子点了下头道:“有劳胡叔了。”那声音之清脆悦耳,登时将那几个门房都迷住了,压根儿忘记了自个儿的职责,只顾得看着那蒙面女子的风姿卓越,嘴张得老大,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蒙面女子上前一步,对着那几个看傻了眼的门房福了一下道:“请问福源记大掌柜刘明川,刘老爷子可在?”
  那些个门房愣愣地没个反应,胡叔冷哼了一下,才有人回过神来,一听是来找自家大掌柜的,倒也不敢怠慢,忙客气地招呼道:“姑娘贵姓,找我家掌柜何事?”蒙面女子想了一下,从怀里取出枚玉佩,拿在手中道:“小女子姓萧,有人让小女子拿这枚玉佩交于刘明川、刘掌柜。”
  “啊,姑娘来得不巧,我家掌柜出外公干去了,最快也得两个月后才能回来。”一个门房客气回道。
  这女子正是当初胤祚在扬州时遇到的那个琴中高手萧倩娘,此番来京就是指望着胤祚能帮她一个忙,故此一到京师便寻到“福源记”门上,不曾想刘明川这会儿正好去上海代表胤祚去为远航船队送行,竟然不在京中。萧倩娘迟疑了一下,还是将手中的玉佩递了过去,说道:“这位大哥,麻烦你将玉佩送进去,看其它掌柜地是不是认得此佩。”
  “成,您等着,小的这就进去。”能在“福源记”当门房的都有几分眼力,一眼就认出了萧倩娘手中的那枚玉佩价值不菲,不是一般人能使用的,立刻自称小地,屁颠屁颠地跑进门去。多半会,一个身着重裘的年轻人匆匆地走了出来,恭敬地对蒙面女子行了个礼道:“在下刘长鄂,家父正是福源记的大掌柜,不知萧姑娘从何得到此玉佩的?”
  萧倩娘犹豫了一下道:“是位年轻公子所送,嗯,他说过,若是来京可凭此玉佩寻刘明川、刘掌柜的。”
  “哦,原来如此。”刘长鄂原本是胤祚手下地情报头子,自然知道那位年轻公子哥必然就是胤祚,可不清楚面前这女子跟胤祚究竟有何瓜葛,也不敢立刻就将萧倩娘带入王府,只得沉吟一下道:“姑娘住哪家客栈?且容在下代为通报一下,看那位爷是否要见您,如此可好?”
  能让“福源记”少掌柜称为爷地必然不会是普通人,萧倩娘听了刘长鄂的话不由地愣了一下才道:“如此也好,奴家住鸿运客栈,有劳刘少掌柜代为通禀了,奴家告辞。”言罢,福了一下,径自上了马车而去。刘长鄂想了一下,叫过身边地一个门房,低声吩咐了几句,自个儿也上了轿子,直奔胤祚的王府而去。
  京城里人原本就多,加之年关将近,采办年货也繁忙得很,大街小巷都是人来人往,大有挥汗成雨的架势,萧倩娘的小马车也就只有一匹马拉着罢了,在大街上压根儿就不显眼,也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可就是这么辆马车却惹出了事来那匹马赶了大半天的路,早已饿了,前面一个挑着大白菜担子的小贩正哟嗬着叫卖,那马毫不客气地伸嘴偷吃了起来,惹得路人哈哈大笑。胡叔刚要喝止马匹的行为,察觉到不对的小贩抖了下肩膀,打算回头察看一下,可就是这么一抖肩,扁担无巧不巧地击中了马匹的右眼,那马一吃疼立刻放开蹄子狂奔起来,一时间大街上人仰马翻,惊叫声四起。
  胡叔虽身有武功,怎奈马惊难制,不由地急了,高声疾呼:“快让开,快让开!”双手死死地收紧缰绳,试图将惊马控制住,只是一时间根本没法奏效,街上的行人惊叫着四散而逃,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避开的,一个手拿着冰糖葫芦的七、八岁幼童估计是被吓傻了,呆呆地站在路中间,眼看着即将惨死于马蹄之下,街边的人都有些不忍地闭上了眼。正值此危难之际,一道人影闪过,一手抄起早已吓傻的孩童,另一手出掌如刀,一掌轻飘飘地切在惊马的耳根,但听惊马发出一声哀号,趔趔趄趄地冲了几步轰然倒地。马车上的胡叔措手不及,紧拉着缰绳被倒下的马匹拽了个跟头,在地上滚了几圈,被地上的冰渣子擦得满脸是血。
  车厢内的萧倩娘主仆二人惊叫着滚出了车厢,眼看就要狼狈地滚落在地,那个出手救人的老者身形一闪,已到了近前,手一抬,一道柔和的力道将萧倩娘主仆扶了起来。萧倩娘经此一难,脸上的纱巾早已不知掉哪儿去了,露出了一张天姿国色的脸儿,脸色苍白地愣了一回儿,才回过神来,忙向老者致意:“小女子多谢老先生出手相救。”
  老者面无表情地看了眼萧倩娘刚要离开,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人走了出来,伸手拾起萧倩娘刚才翻滚时落在地上的玉佩,看了一眼,问道:“姑娘,这玉佩从何而来?”
  萧倩娘低声道:“是一个萍水相逢的朋友送的。”
  “哦。”中年人点了点头道:“那好”中年人话未说完,大街上一阵混乱,数百名衣甲鲜明的军卒驱散了围观的人群,冲到了近前,一个满脸是汗的将军也不理会满地的冰渣、泥泞,一头跪下道:“皇上,臣等接驾来迟,惊了圣驾,罪该万死!”
  皇上?远处围观的人群一阵骚动,忙都跪倒在地,三呼万岁。康熙老爷子有些不高兴地皱了下眉头,淡淡地道:“回宫,将这两丫头也带上。”话一说完,大步走向不远处正忙不迭赶来的御驾


第166章 再战朝堂(上)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远航朝鲜的五艘海船满载着当地的特产及大量的银子首先归来;五月,远航日本的六艘海船归来;六月初,远航爪哇巴达维亚的九艘海船也满载铜、铁、大米、自鸣钟之类的物资归来;三路海运连带回的货物折合成银子,共计获利近四百万两,上缴关税共计两百二十余万两,初次远洋大获成功。
  牛刀小试,获利丰厚固然喜人,更让胤祚开心的是大批的水手得到了锻炼,而实事也证明了新型大海船足以抵御大洋上的风浪,二十艘海船无一损失便是明证。有了大批经受过大海考验的水手,胤祚心中有了底,正踌躇着准备第二次远洋行动,这一次的规模要远远大于第一次,预计将投入近百艘大型海船,规模之大为大清朝开朝以来之最,不料事情却不像胤祚所想的那般顺利据“鸿鹄”消息,朝堂中正酝酿着一场针对胤祚的风暴,矛头直指海外贸易。这一消息令胤祚气恼万分,不得不立刻召集邬、林二位谋士商计对策。
  “二位先生都已看过这个联名折子了,说说看,这事儿究竟该如何应对?”胤祚有些又好气又好笑地将手中的一份折子扔在桌上,这份折子自然不是原件,而是“鸿鹄”搞来的副本,不过那上头地署名却与真本差不了太多。那上头啥人物都有,既有几位阿哥的门下,也有不少的老冬烘先生打头第一位就是现任礼部尚书缪彤、缪老爷子,满满当当的两百余位大臣联名上奏,可不是小事一件。
  整篇折子都是圣人语录,陈腐得很,尽是些所谓的君子不言利、阿哥带头经商有违圣人教化之类的东西,提出所谓逐利之举有碍圣人之道,主张再次实行海禁。废除奇淫巧计之道,矛头直指胤祚在直隶一省所搞的钢铁项目。这帮子冬烘开口闭口都是尧舜之治如何、如何之类的屁话。胤祚若是为帝,早将这帮子冬烘赶回家去了吃自己的了。可惜他不是皇帝,而康熙老爷子向来爱面子,素来以圣人弟子自居,若是胤祚不能于朝堂之上驳倒众人,而阿哥们又群起而攻地话,只怕刚开始的海运还真有就此被废地危险,这等后果不是胤祚能承受得起的。
  邬、林二人原本就不是很赞成胤祚搞海外贸易,当然这并不是二人才识不足,而是两人一来是受时代所限,看不到海外贸易所能带来地巨大变化。目光仅仅局限在中华之地,而胤祚也没办法将自己所知道的未来告知二人;其次,二人都是老谋深算之辈,早就算到一旦海外贸易展开,必然会出现现在这种守旧朝臣联名上奏的局面。这其中自然也有着阿哥们推波助澜的功劳,一旦处理不慎必然满盘皆输,二人都没有急着开口,各自默默地沉思着。
  胤祚咬着牙道:“本王年幼之时就曾驳倒过沈正文,大不了再来一次就是了。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